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院从2011年起,依循“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实行全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根据学生志愿以及选拔考试,组建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方向的“电气平行班”和“弘深电气班”,以及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方向的“建筑电气班”。本文阐述了人才实施分类培养的必要性,对比了上述三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勾勒出电气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总结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情况,重点阐述了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以及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果。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采取重大举措,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由教授和博导开出创新研修课,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建立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利用第二课堂,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并取得丰硕成果。文中还对进一步的专业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探索新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手段,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主要学科基础课实验独立设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课程的设置。灵活实施实验教学,加强学生自主管理,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新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实现差异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多途径培养高素质教学师资队伍。通过自制仪器、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省精品课程、“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精品教材、教研论文、学生发表论文和教学成果等形式在全国形成了较好的影响和较大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电气类专业基础、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工作,本着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设计了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自主型→现场实习→科研训练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在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提高了电气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运用浩辰电气软件进行"建筑电气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涉及到的计算、设计和绘图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性的实验设计,经过两个学期的实施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对我院通信类本科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与探索。我们主要讨论了基于社会需求制定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学校的学科与研究优势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研究式学习方法;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与加强实践技能培养;以及通过各类科技项目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实验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也承担着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综合素质人才的任务.本文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电工实验教学中心自实验课程单独设课以来,在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阐述,探索出一种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主要内容,我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了综合改革与实践,三年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学生人才培养和教师教学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地方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凤芹  曲娜 《通讯世界》2017,(20):291-292
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施工、建筑及人居智能化是建筑背景下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产物,本文分析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地位,讨论了土建类专业背景下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结合点、合作模式及机制保障三方面问题,提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徐昊明 《电子技术》2022,(2):272-273
阐述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发展的特点、智能化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和应用策略,建筑电气智能化的设计要结合预想的效果、考虑实用性、结合未来发展的方向制定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筑技术是由多个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和方法.本文从智能建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分析了该领域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培养方法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新环境下“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面向消防专业设置“电工学”课程,使学员从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与消防救援相关的电工学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分析我校学员学情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应急人才培养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挖掘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针对学情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思政内容能够有效融入到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电信枢纽智能化工程建设的经验,针对电信 枢纽的特点,对其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范 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同时探讨了系统集成存 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广电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高度人性化的用户体验,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结合目标用户特性,以中老年用户群体的需求为核心,研发并建设了广电云“父母乐”智能融合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智能终端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造了广电行业首款服务于老龄化社会的智能终端产品。系统集家庭媒体中心、网络中心、智能中心于一体,为用户全面提供家庭娱乐、智慧健康、智慧社区等信息服务,是广电网络实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不断探索提高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改革措施,以“电接触研究”交叉方向博士生培养为例,从校内外多学科的合作、国际合作,企业合作,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该研究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义飞  张建军  谭绍琼 《电子测试》2017,(23):113-114,116
本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煤炭等行业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安全培训的系统架构,并给出了高空作业感知体感、配电台区停电作业虚拟体感两个应用实例,实例中的部分应用已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了先期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振明 《电子质量》2002,(7):33-34,29
本文对智能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对“以人为本”的涵义从五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详细的阐述。指出“以人为本”的内容是变化,动态的,智能化的专业人员必须不断地探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多媒体教学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在系统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先进可行的多媒体智能双向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中央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智能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对“以人为本”的涵义从五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详细的阐述。指出“以人为本”的内容是变化的、动态的、智能化的专业人员必须不断地探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北京智能网的网络结构、业务应用两个方面论述了北京本地智能网的应用,并对北京智能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