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魏衡 《山西建筑》2012,38(29):25-26
对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进行了分析,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我国城市化转型的方向和措施,以期推动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深圳特区外重点改善地区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法定图则编制时应着重考虑产业、配套和环境等重要因素,不宜采用大拆大建式的方法将现状工业用地转向房地产开发;提出合理引导产业转型、控制住宅开发增量和强化落实配套设施等策略,引导片区转型和更新,真正实现完善功能、提升建设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深圳:实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作为改革开发之后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正面临20多年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土地、资源、人口、环境难以为继的严峻压力.深圳市域面积1952.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8万人(实际管理人口已接近1300万),人口密度居国内大城市之首,无可避免将走向适度高密度的空间发展之路.因此,探索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战略关系,坚持集约化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深圳在城市转型的背景下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基地规划创新,能助力城市二次腾飞。在深圳新开发建设的产业基地及集聚区中,留仙洞产业基地启动较早,且建设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的示范及带动意义。留仙洞产业基地规划的创新点在于以街坊为平台实现园区投融资开发创新、刚弹结合的技术指标创新、符合产业特点的设施配置指标创新。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土地利用演化时空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高速城市化的代表,深圳特区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演化频率快和空间结构稳定性差的特点,其实质是人为干预下的城市生态景观的自组织机制作用过程。根据城市生态组织理论,本文构建了基于特征的城市土地利用演化CA模型,并对深圳特区1997-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化进行了仿真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基于城市生态组织理论和地理特征的城市土地利用演化CA模型,对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了这一地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而发展遗产旅游正是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振兴历史街区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以深圳观澜古墟为例,从遗产旅游的开发类型、管理模式等角度入手,阐述如何因地制宜的利用本地历史资源,将保护和旅游相结合,以旅游为动力带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相似文献   

7.
陈萍 《城市建筑》2012,(17):4+6
深圳宝安区观澜版画产业基地选址于宝安区观澜街道东北部,基地范围内不仅有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还有大量质量良好、仍具有相当使用价值的住宅、厂房。通过深圳宝安区观澜版画产业基地裕新路整治改造,探讨如何在保护好基地传统村落风貌的前提下,运用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发掘基地上既有建筑生存的可能性,使之不仅在功能上并且在景观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赋予环境特殊意义,让既有建筑在新的生命周期实现更丰富的价值积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5)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依靠出口拉升经济已经不再可行,而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以及使实体经济大量产能过剩,未来一方面要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保持经济稳步增长,一方面要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如何应对挑战,是本文讨论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7):222-223
独立后,印度在经济上从殖民地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政治上进行民主制改革。它在转型时期处理民主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上春 《南方建筑》2006,(12):30-32
在分析重庆特色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前提下,基于生态工业自身的生产规律和工业群落的共生模式,结合城市规划学科相关空间布局理论,侧重强调重庆特色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以期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快速建设背景下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核心工具,对其进行修订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技术的优化与完善,更是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复杂过程。在反思历版深圳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剖析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地位、内涵和体系的基础上,深圳首次构建了"规划用地分类+开发控制规则"的城市用地分类体系。深圳用地分类由单一标准向标准体系、技术分类向制度体系逐步转型,有利于促进用地的合理开发、建设、使用及用途变更,保障城市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深圳特区城中村改造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圳经济特区城中村改造,应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改造、综合配套的原则。比较深圳市现行采用的开发模式,力争将城中村改造的项目运作更为科学合理。村股份公司与土地开发公司共同组建城中村改造开发公司,可通过相互控股、共同经营的形式完成改造前期工程,城中村改造完毕后按熟地的标准通过对外招标的形式出让给发展商,发展商将完成后期的商品房建设。  相似文献   

13.
贺传皎  邹兵  王吉勇 《规划师》2012,28(3):55-59
我国出口加工区正经历着从单一加工制造向物流、研发、展示、维修等业务拓展的发展历程,未来将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向更高级的综合保税区升级,二是撤销围网,成为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深圳出口加工区为适应转型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满足近、中、远期的功能需求,主要从功能布局衔接、用地结构弹性、交通组织灵活、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密度分区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城市的超常规发展对于规划决策的理性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讨论了城市密度分区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的城市密度分区实践,并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案例,提出城市密度分区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策略.在宏观层面上,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密度;在中观层面上,建立城市密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密度分配;在微观层面上,以街坊作为容量控制单元,制定地块密度细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its urban construction have an unusu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 However, the prevailing emergence of urban parks built in a super speed i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is not paid much attention by the academia regarding its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through dual lenses of „nation–state” and „global–local” with a hope to explore the genealogy and reason lying behind the local practice of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i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from a transnational global perspective.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i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in the 1980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Moreover, the national form adopted in park design during this period coincided with that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a nod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Relying on the global flow of idea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provide interpretative view to comprehend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urban parks in China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公共设施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GIS构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分析的方法体系,从公平性和可达性角度探讨现状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分区优化方法,并针对不同分区周边用地资源情况、现状基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和布点、限制条件等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建议与措施,以实现基层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衡。  相似文献   

17.
孟兆祯 《风景园林》2020,27(10):10-12
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笔者著文对深圳特区表达挚贺。简要回顾了北京林业大学以孙筱祥教授为主的三代人在鹏城的风景园林实践。以“天人合一”为哲学总纲,仙湖植物园、锦绣中华等设计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深圳是风景园林重要的产学研基地,“北林苑”和《风景园林》杂志在此创办并发展。强调在新时期继续坚持中国园林传统特色和循时代创新发展并济,凝聚风景园林力量,投入特区建设,携手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公共开放空间研究领域内评价标准的缺失,立足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规划案例,提出了人均公共开放空间和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两项基准指标,并进一步探讨了趋势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孙明  牟晓梅  秦鑫 《规划师》2007,23(8):71-74
寒地林区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属于资源再生型城镇.随着资源的枯竭与政策的调整,其发展陷入了困境.应通过增加用地弹性、进行集约紧凑的用地布局等措施进行用地规划调整,促进寒地林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界定了开发区的研究范围,指出了探讨开发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开发区的研究范围应是整个开发区的规划范围,不仅包括已征用且具有一定基础设施的非农用地,还应包括未征用的农业用地,随后探讨了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内涵,特点及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