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超细颗粒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黎明 《化学世界》1991,32(1):40-41
<正> 超细颗粒的制备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产生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经过成核和生长两个阶段制备超细颗粒的全部过程。所谓超细颗粒是指粒径在10至1000 A之间的固体粒子。随着物质的超微粒化其晶体结构、表面特性和电子结构都发生改变,从而呈现出与块状物质不同的特性,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磁性、活性、光吸收性、热传导性、表面张力、熔点等方面。超细颗粒所具有的优良性能使之作为一种新材料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早在1935年日本上田良二教授首次制备出锌的超细颗粒。1960年世界各国已先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超细颗粒的性质并比较了其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提出一种新型的制备方法——微孔扩散技术制备法。微孔扩散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膜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散技术,然后对微孔扩散技术制备超细颗粒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制备产物过程时的基本特征作一简述,并对微孔扩散技术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洗涤塔脱除燃烧源超细颗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填料洗涤塔中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燃煤和燃油超细颗粒凝结长大并高效脱除的实验研究;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SEM及XPS对两种燃烧源细颗粒凝结洗涤前后的数浓度、粒径分布、形貌和元素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考察了洗涤塔进口气液温差、进口烟气含湿量及液气比等对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和燃油产生的超细颗粒形貌和组分具有较大的差别,燃煤超细颗粒主要为硅铝矿物质,而燃油超细颗粒主要为含炭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煤超细颗粒相变脱除效果优于燃油超细颗粒;脱除效率随洗涤塔进口气液温差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进口气液温差下,增大进口烟气含湿量可显著提高超细颗粒的脱除效率;液气比的影响与填料洗涤塔内是否存在蒸汽相变有关;通过合理调节进口烟气含湿量及进口烟气与洗涤液的温差在填料塔内建立微粒凝结长大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可有效脱除燃烧源超细颗粒。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在数控机床刀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选择合理的刀具材料,是保证加工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该文主要探讨了数控机床刀具的特点;新刀具材料在数控机床的应用,特别是超硬材料领域;W、Co类涂层和细颗粒(超细颗粒)硬质合金材料领域;含Co类粉末冶金高速钢材料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细颗粒的出现对国民经济许多行业的应用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较详细地介绍了超细颗粒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工,电子,陶瓷,生的医学领域的应用实例,并探讨了颗粒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健  潘伶  王帅  张昊 《化工学报》2020,71(11):5090-5098
传统的除尘系统脱除粗颗粒效率高,而脱除超细颗粒效率非常低,我国燃煤电厂脱除超细颗粒效率无法达到国家标准。湿式相变凝并技术是脱除烟气中超细颗粒的新技术。考虑颗粒性质以及通风因子,改进了超细颗粒凝并长大数学模型。将改进的数学模型写入颗粒群平衡模型中,模拟对比了超细颗粒在管束型相变凝并器和波纹板型相变凝并器内的长大特性及脱除效率。结果表明,两种相变凝并器都能明显提高超细颗粒的脱除效率,但管束型相变凝并器对烟气的冷却效果比波纹板型相变凝并器好。管束型相变凝并器能促进颗粒长大7.71倍,是波纹板型相变凝并器的1.4倍。管束型相变凝并器对颗粒数量浓度脱除效率高达64.7%,而波纹板型相变凝并器对颗粒数量浓度脱除效率为27.2%。  相似文献   

7.
冰冻氢氧化铝凝胶法制取氧化铝超细颗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物理化学原理研究在不同的温度下制取氢氧化铝凝胶,经过冷冻法后脫水,煅烧制取氧化铝超细颗粒的过程。实验证实了采用冰冻凝胶法制取工艺后, 形成了多孔、质地疏松的α-Al_2O_3超细颗粒的可行性。本研究所获得的超细颗粒均小于0.1μm。这种工艺的成功有可能使我国超细颗粒的制备从实验室步入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北京科技大学近日推出纳米级超细晶粒无钴硬质合金制备技术,该项技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技术为生产超细颗粒WC粉末提供生产原料。只有WO3粉末的粒≤500nm才能保证生产出WC粉的粒径≤300nm。目前第一部分技术可保证每日(24小时)生产20~25kg超细颗粒WO3粉末(采用超声喷热转换技术)。  相似文献   

9.
超细炸药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细炸药制备为主线,对国内外硝胺类炸药(RDX、HMX和TATB等)的超细颗粒制备进行了综述。对多种超细颗粒制备方法及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今后研究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直径40mm的流化床中,考察了Al2O3、CaCO3等超细颗粒的流化特性,测定了床层压降变化、床层的坍落及膨胀规律.通过对超细颗粒自团聚现象的分析,探讨了超细颗粒稳定流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当前化学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几个研究领域 ,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体系相平衡、超临界化学反应以及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超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等方面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作了全面阐述 ,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温敏超细颗粒对亲水药物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仲慧  王锦堂  朱红军  稽鸣 《精细化工》2000,17(5):265-266
用微乳液聚合方法以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了温敏性超细颗粒 ,研究了其对维生素B2 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低温 (LCST以下 )下吸附药物 ,而在高温 (LCST以上 )下释放药物。在LCST前后 ,1g超细颗粒吸附的维生素B2 的质量分别为 2 9 59μg和 1 8 1 4μg ,吸附的盐酸普鲁卡因质量分别为 1 1 92 μg和 7 80 μg。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M)超细颗粒有可能作为控制药物释放的智能载体。  相似文献   

13.
在内径50 mm的流化床实验台上,测量SiO_2、Al_2O_3和TiO_2 3种超细颗粒原生粒径从30 nm增加到5μm的临界流化速度(Umf),并以Geldart A类颗粒(粒径45μm)为参照。结果表明:3种超细颗粒的Umf随粒径的变化规律一致,随原生粒径从30 nm增加到5μm,Umf逐渐增大;当颗粒粒径增加到45μm,Umf大幅度减小,其与原生粒径为30和200 nm时接近。对于不同材料,Umf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TiO_2、Al_2O_3、SiO_2。粉体安息角测量表明:对于同种材料颗粒,原生粒径对超细颗粒的Umf和安息角的影响规律一致,即5μm超细颗粒的安息角最大。聚团尺寸模型计算表明:稳定流化时,聚团尺寸随原生粒径的变化趋势以及随不同材料的变化趋势均与Umf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为超细颗粒流化临界速度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金刚石刀具的应用趋势持续呈上升趋势发展,已经在在数控机床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制造业的加工技能受金刚石刀具行业的影响较大,而制造业的发展也会促进金刚石刀具行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金刚石刀片的发展,详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硬质合金材料及涂层利用增多。细颗粒、超细颗粒硬质合金材料是发展方向;纳米涂层、梯度结构涂层  相似文献   

15.
颗粒物凝并技术是强化超细颗粒粉尘收集和脱除的有效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角型管道式凝并器的凝并区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凝并区内设置的横条可以产生扰流效果,为超细颗粒的碰撞凝并创造良好条件;综合考虑扰流效果和压力降,设置3组角型横条,角型开口角度设置90°是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洗涤塔内相变对燃煤超细颗粒的脱除,在洗涤塔液相进口上方注入蒸汽使烟气达到过饱和,由高效除雾器脱除凝并长大的含尘液滴。系统研究了蒸汽添加量、洗涤塔入口气液温差、液气体积比、烟气在相变区域的停留时间等操作参数对燃煤超细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塔内添加少量蒸汽,可显著促进燃煤超细颗粒的脱除,蒸汽添加质量浓度为0.03 kg/m3时,数量浓度脱除效率由10%增至60%以上;液气体积比的提高有利于燃煤超细颗粒的脱除,特别是当洗涤塔入口气液温差较大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洗涤塔内相变脱除燃煤细颗粒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流体(SCF)因其具有很多优异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在萃取、制备超细颗粒材料、化学反应、酶催化、高分子科学、化学分析以及精密仪器清洗几个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颗粒技术     
颗粒超微化对国民经济许多行业的应用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介绍颗粒的基本特性、表面改性技术 ,并阐述超细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流体技术与超细颗粒的制备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基础  沈忠耀 《化工进展》1995,(2):28-31,53
本文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超细颗粒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RESS过程、GAS过程和超临界流体反微乳技术的机理和装置。  相似文献   

20.
超细粉碎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细粉体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在制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药物超细颗粒在外用药、内服药及悬浊液针剂中的使用 ,可进一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增强药物的疗效。目前 ,市场对微粉化固体药物的需求量正逐年增长。在制药过程中 ,一般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获得超细粉体药物。微粉结晶 :通过控制结晶工艺条件 ,制得超细颗粒晶体 ,再通过过滤、洗涤、抽干、烘干而获得 ;超细粉碎 :将大颗粒结晶获得的晶体颗粒经过超细粉碎处理而获得。用微粉结晶法制取超细粉体药物 ,由于晶体小 ,不仅难以进行过滤、洗涤、抽干、烘干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