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对除锈等级因素对钛纳米聚合物涂料的防腐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和拟舍,结果表明:在实验测试周期内涂层电阻Rpo在开始浸泡时呈快速下降,经一段时间后下降速度明显减慢,逐渐趋于稳定,而涂层电容Cc则正相反,在开始时呈快速上升态势,经一段时间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除锈等级为St3级的钛纳米聚合物涂层防腐效果显著优于除锈等级为St2级的钛纳米聚合物涂层。  相似文献   

2.
防腐蚀涂料性能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电位-时间法、交流阻抗法、电化学噪声法以及多重动电位扫描技术等腐蚀电化学方法在评价涂层耐蚀性能中的应用,阐述了电化学方法评价涂层耐蚀性能的基本原理、一般规律和特点,指出电化学方法评价涂层性能具有快速、准确、方便、能提供较多定量和半定量有关涂层失效和涂层下金属腐蚀信息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喷涂铝封闭涂层的保护性能。采用了两种热喷涂方式,电弧涂和火焰喷涂;两种封闭涂 料体系;磷化底漆体系和氯化橡胶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涂层体系的保护性能相关较大,不同的喷涂方式对封闭涂层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氟碳涂层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流阻抗测试,通过分析涂层孔隙率、膜下金属电荷传递电阻的变化研究了武汉地区不同曝露角度对涂层材料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材料耐腐蚀性能随曝露季节和曝露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曝露角度对涂层材料抗蚀性能影响的差异性随曝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采用交流阻抗测试能较准确地描述不同曝露角度对涂层耐蚀性能及膜下金属腐蚀行为的影响,随膜下金属腐蚀速度和腐蚀产物的增加,金属/溶液双电层电容被具有弥散效应的电容元件替换.  相似文献   

5.
张飞洋  蔡舒  凌瑞  王丰武  于念 《复合材料学报》2017,34(12):2819-2825
采用微波辅助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植酸镁/羟基磷灰石(PA/HA)复合涂层。利用FESEM、EDS、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涂层的表面形貌、物相组成以及耐蚀性能,探究了植酸溶液的pH值对PA/HA复合涂层形貌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浸泡实验研究了镁合金及PA/HA复合涂层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矿化行为。结果表明:在植酸预处理中,植酸溶液的pH=5.0时制备得到的PA/HA复合涂层表面均匀、无裂纹,与镁合金基底的界面结合良好;并且在此pH值下PA/HA复合涂层包覆镁合金样品的交流阻抗最大,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说明其耐蚀性最好。在SBF中,PA/HA复合涂层能够快速诱导磷灰石的生成,并显著提高镁合金基底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机富锌底漆中锌粉形状对涂层及其复合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分别选用球状和片状锌粉制备了无机富锌底漆,并与H702环氧云铁中间漆、H703灰环氧面漆一起构成了重防腐蚀复合涂层体系。通过盐雾腐蚀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无机富锌底漆涂层及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片状无机富锌底漆涂层的耐蚀性能更强,经过长时间的盐雾腐蚀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复合涂层交流阻抗谱的Bode中低频阻抗模值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在107Ω·cm2左右,Nyquist谱中的容抗弧半径明显增大,片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优于球状复合底漆涂层。  相似文献   

7.
不同氟碳涂层在武汉地区老化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地区对两种不同氟含量的氟碳树脂涂层进行户外曝晒试验,并对曝晒1 a后的试样进行盐雾试验,使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检测涂层的特征基团变化,用常规方法检测光泽度及结合强度.同时,通过对结合强度变化数据的拟合,分析了氟碳涂层中含氟分子链降解及结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曝晒时间下,含氟量低的氟碳涂层老化较含氟量高的严重,且含氟量低的氟碳涂层的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随曝晒时间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8.
离子选择性酚醛涂层对碳钢防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涂有不同离子选择性酚醛层的碳试样在3%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用不同的等铲电路解析了不同涂层体系的频谱行为,讨论了不同离子选择性涂层对钢碳的防腐蚀性能,分析了各自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双极性和阳离子选择性能酚醛涂层对碳钢的防腐蚀性能比酚醛清漆好,而阴离子选择性酚醛涂层比酚醛清漆差。  相似文献   

9.
几种耐磨合金在酸性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的方法研究了A05、A33-308、A49 3种耐磨合金在酸性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实验表明,这3种合金在介质中呈现出全面的腐蚀状态,极化曲线和阻抗解析数据亦证明A33-308和A49合金的耐蚀性能较好。3种合金的耐磨性能测试表明,A33-308合金是一种优良的泵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聚酰亚胺(PI)在防腐蚀方面前景良好,但目前国内报道不多。采用静电喷涂的方法在N80钢表面制备了一种聚酰亚胺防腐蚀涂层。通过盐雾试验、浸泡试验评价了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耐蚀性能;通过硬度测试和抗冲击试验评价了涂层的力学性能;采用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交流阻抗、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等方法研究了涂层的失效过程。结果表明:涂层耐盐雾性能良好,3 080 h盐雾试验后仅表面发生微观物理破坏,在人工划痕处产生少量腐蚀产物;涂层在3.5%NaCl溶液和25%HCl溶液中耐蚀性能优异,电化学性能不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但在涂层表面产生少量微观缺陷;涂层力学性能良好,但提高腐蚀介质温度会使得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应用极化曲线测定,盐水浸泡试验和交流阻抗剂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缓剂对阴极电泳漆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锌等缓蚀剂的加入能使涂层下铁的腐蚀电位正移;NOBS和硅酸铝加入可增加涂层电阻,提高电泳漆的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氧化石墨烯(GO)浓缩浆分散法制备GO改性环氧隔热涂层,在浓度(质量分数)为3.5% 的NaCl溶液(50℃)中进行腐蚀实验并测试其腐蚀前后的隔热性能。432 h的腐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用0.5%(质量分数) 的GO改性显著提高了涂层低频阻抗,涂层的耐蚀性优于无GO改性和1.0% GO改性的涂层;SEM分析结果表明,用0.5%和1.0% GO改性的隔热涂层腐蚀432 h后表面形貌完好,涂层/基体界面处没有出现裂纹和腐蚀产物,而未经GO改性的涂层出现了明显腐蚀破坏。腐蚀试验前,0.5%、1.0% GO改性的涂层与没有改性的涂层的隔热性能没有明显的区别;腐蚀432 h后涂层对250℃热源分别降温98℃、123℃、115℃,粘结强度分别降低了3.9、1.0、2.3 MPa。实验结果表明,用0.5% GO改性的涂层耐蚀和隔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几种防锈液对T52(10Ti热)钢在pH=5.0酸性水溶液中耐蚀的影响。用线性极化和交流阻抗法对这些防锈液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亚硝酸钠类、含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类两种防锈液的耐蚀性能较好;并用动电位扫描法对上述防锈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表明:上述防锈液主要是抑制电极的阳极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镁稀土合金Mg-Gd-Y-Zr的耐高温和抗腐蚀能力,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该合金板表面制备了氧化铈掺杂氧化钇稳定氧化锆(CYSZ)的耐蚀涂层.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分析结果显示该涂层主要由CeO2-Y2O3-ZrO2等氧化物组成.析氢法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表明CYSZ涂层在5%NaCl溶液中比铬酸盐转化膜耐蚀性能更好,溶胶-凝胶膜贮藏和缓慢释放缓蚀剂显著增强了耐蚀涂层对基体镁合金板的耐盐水腐蚀能力.高温氧化动力学行为表明,在623 K时该膜对基体镁合金能够进行长时间保护.  相似文献   

15.
贾营坤  陈培  张青红  孙静 《无机材料学报》2017,32(12):1257-1263
将高温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GO)作为二维纳米填料添加到聚酰亚胺(PI)聚合物基质中, 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TRGO/PI纳米复合耐蚀涂层, 采用交流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评估了涂层在模拟海水(3.5wt%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 与纯PI涂层相比, 添加TRGO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电阻和腐蚀防护效率; 当TRGO的添加量为0.3wt%时, 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 最大涂层电阻为1.3176×106 Ω, 最高腐蚀防护效率可达到99.65%, 其防蚀增益与片层结构TRGO的物理阻隔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锌基烧结涂层基本工艺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李宁  陈玲 《材料保护》1998,31(12):16-18
探索了球状锌粉锌基烧结涂层的基本工艺条件。观察并研究了所得涂层的形貌、涂导必锌粉规格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涂层与镀锌白钝层的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小粒径锌粉的增多,涂层减薄,铬含量提高,耐蚀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渗透实验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别研究了氯离子在氟碳涂层游离膜中的渗透规律以及不同温度、不同溶液对复合涂层体系耐蚀性能的影响.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氯离子在氟碳涂层游离膜中的扩散存在一个时间临界点.在临界点之前,氯离子在游离膜两侧浓差作用下迅速达到动态平衡;在临界点之后,氯离子在游离膜中的扩散则呈线性增加趋势,并且氯...  相似文献   

18.
树脂含量对半无机型无铬无取向硅钢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含量对以Al(H2PO4)3为基料的无铬无取向硅钢绝缘涂层各项性能的影响.用盐雾实验、动电位极化及交流阻抗等试验手段研究了不同树脂含量对硅钢绝缘涂层的耐盐雾性能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SEM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和附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含量为19.9~29.4%时,涂层的耐蚀性和附着性最好;树脂含量过多时,涂层的耐蚀性和附着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19.
高熵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及耐蚀性能在涂层工业领域备受关注。采用同步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CoCrFeNiMox高熵合金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涂层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oCrFeNiMo0.1、CoCrFeNiMo0.2高熵合金涂层是由fcc相组成,而CoCrFeNiMo0.3高熵合金涂层则由fcc相和σ相组成。合金的晶粒主要呈树枝晶,枝晶间富集Cr、Mo元素,枝晶内富集Co、Fe元素。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CoCrFeNiMox高熵合金涂层具有优良的综合耐蚀性能;并且随着Mo元素含量的增加,涂层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少,钝化区间变长,阻抗弧半径增大,电极反应阻力增强。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证明,涂层较高的耐蚀性能与表面致密的钝化膜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钢材表面硅烷处理后的防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硫酸铜点滴、线性极化、交流阻抗等试验对比研究了经硅烷偶联剂(SCA)和铬酸盐表面处理后冷轧板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不但提高了基材的防腐蚀性能,并且还提高了基材与涂层的结合力,明显增强了钢材的耐蚀性.SCA处理能够起到和铬酸盐钝化相同的防护效果,有望取代造成环境污染的铬酸盐钝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