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燃料油硫化物中的噻吩类硫化物较难脱除,采用经济、适用的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技术是车用燃料油深度脱硫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加氧脱硫、非加氢脱硫、联合脱硫等噻吩类硫脱除技术,指出为了实现高效、经济、环保的目标,联合脱硫技术将得到更多使用,非加氢脱硫技术中的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在克服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后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油品中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孙志娟  余谟鑫  张心亚  陈焕钦 《化工进展》2005,24(9):1002-1005,1010
从原理和机理等方面介绍了各种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技术。指出由于加氢脱硫具有成本高、难以深度脱硫等缺点,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等非加氢脱硫技术将是下一步研究重点。同时指出,为了早日实现非加氢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加强其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焦化苯粗品中噻吩含量普遍偏高,脱除焦化苯中的噻吩类硫化物,可提高焦化苯的质量,有利于其进一步的深加工利用。目前,焦化苯中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技术主要有萃取精馏法、选择吸附法、选择氧化法、催化加氢法、酸洗精制法等;另外,Friedel-Crafts反应脱硫法和氯甲基化脱硫法也可将焦化苯中纯苯与噻吩类硫化物分离。选择吸附法脱硫技术具备硫酸酸洗精制法操作简单和催化加氢法脱硫精度高、以及萃取精馏法可回收噻吩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工业化推广应用价值,提高吸附剂吸附容量以及吸附剂的稳定性将是选择吸附法今后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离子液体已用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的脱除,这对将来采用离子液体脱除焦化苯中噻吩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目前多孔炭吸附剂在脱除噻吩类硫化物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多孔炭及改性多孔炭在吸附脱硫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改性多孔炭包括氧化改性及金属改性法的活性炭和介孔炭吸附脱硫研究,指出采用氧化一金属复合改性活性炭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吸附脱硫能力。介孔炭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窄的孔径分布、极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用在吸附脱硫将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吸附法脱除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综述了吸附脱硫的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重点介绍了化学吸附中的π配合吸附、M-S吸附、π配合与M-S协同效应吸附、形成络合物的吸附等各种吸附脱硫方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未来吸附脱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由氯化石蜡-42与N-甲基咪唑合成了新的萃取剂石蜡基甲基咪唑氯化物([P(MI M)x][Clx]),测定了该萃取剂在不同浓度的水、甲醇溶液中的电导率,进行了热重分析,确定了其热分解温度为140℃。研究了该萃取剂及其四氟硼酸盐对油品中噻吩类有机硫化物的萃取性能,计算了在不同油剂比、不同温度下的脱硫率及硫分配系数。在油剂质量比为2.1∶1、80℃下该萃取剂对油品(含二苯并噻吩)的脱硫率达到36.5%,对油品(含三甲基噻吩)的脱硫率达20.8%。  相似文献   

7.
吸附法深度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吸附法深度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的吸附机理及技术进展,主要包括物理吸附脱硫、反应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的研究进展。物理吸附脱硫技术对硫化物的选择性较差且很难实现深度脱硫,而反应吸附脱硫在高温下才能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剂的再生温度较高。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最具发展前景,操作条件温和,投资和操作费用低,能深度脱硫,是近期最有希望实现零硫目标的脱硫技术,但吸附剂对含硫化合物的选择性和硫含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生产超低硫燃料油的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 《当代化工》2005,34(5):292-294,312
介绍了燃料油品中硫的分布特点,对有关氧化脱硫技术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技术经济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其发展情况及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过程(FCC)中使用催化剂脱硫对生产清洁燃料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文献调研,阐述了噻吩类硫化物在FCC催化剂上的裂化依赖于B酸和L酸的协同作用原理,指出以L酸碱对化合物修饰FCC催化剂可改善其表面的弱L酸分布,增强催化剂对噻吩类硫化物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提高FCC催化剂脱除噻吩类硫化物性能。氧化钒作为典型的L酸碱对化合物,利用其修饰FCC催化剂可改善裂化催化剂的脱硫活性。鉴于氧化钒对FCC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子筛存在一定的破坏作用,FCC催化剂的载体是较适宜的修饰位置。低价态钒较高价态钒对噻吩有着更强的化学吸附能力,因而采用还原预处理后的催化剂可得到较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吸附工艺脱除噻吩类有机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李明 《江苏化工》2006,34(20):16-19
概述了吸附法脱除噻吩类有机硫工艺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分子筛、金属氧化物、活性炭及其他吸附剂。探讨了吸附脱硫在油品精制和焦化苯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将定位于吸附工艺的设计优化和高效吸附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1.
马健  刘冬梅  王海彦  赵伟林 《当代化工》2013,(9):1288-1290,1293
综述了烷基化脱硫技术脱除FCC汽油中噻吩硫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噻吩烷基化反应机理以及在FCC汽油精制中的工艺,详细阐述了噻吩烷基化催化剂要求及发展现状。建议为推动烷基化深度脱硫工业化进程,应大力发展对新型烷基化催化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焦化苯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脱除对苯的进一步加工利用非常重要.根据苯和噻吩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可选用的脱除方法有硫酸精制、催化加氢、萃取精馏、冷冻结晶、选择吸附等.本文对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硫酸精制法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大;催化加氢法耗费氧气、操作费用高;萃取精馏法能耗高、脱硫效果差;冷冻结晶法易形成混晶.与此相比,选择吸附脱硫(SARS)具有设备腐蚀小、环境污染少、操作费用低、不耗费氢气、能回收噻吩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GC-SCD测定石脑油中5种噻吩类硫化物的方法,采用一系列混合标样分别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研究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噻吩、2-甲基噻吩、3-甲基噻吩、5-甲基苯并噻吩、3-甲基苯并噻吩浓度在2.5~100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5 99~0.999 45,检出限0.24~0.37 mg/L。采用浓度为20 mg/L的混合标样进行精密度的考察,精密度为0.39%~0.88%。与其他检测方法比较,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稳定性高,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分子层面探索焦化粗苯中噻吩类硫化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指导焦化粗苯加氢脱硫精制,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方法,在适宜的分子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在473.15~673.15K时,单组分噻吩类硫化物在FAU分子筛上的吸附,获得了吸附热、吸附等温线和吸附位等信息;在焦化粗苯催化加氢条件,即压力0.01~1.0MPa、温度573.15K下,考察了多组分硫化物的竞争吸附。结果表明:在473.15~673.15K下,各硫化物的吸附热大小顺序为:2,5-二甲基噻吩>噻吩>2-甲基噻吩;在同一温度、压力下,分子量越小,饱和吸附量越大,饱和吸附量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在焦化粗苯催化加氢条件下,在多组分噻吩类硫化物的竞争吸附过程中分子大小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徐民 《山东化工》2015,(1):67-69
本文简述了车用尿素-SCR催化还原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就目前国内外车用尿素的技术进展现状进行分析;概述了国内外车用尿素的生产流程,并对车用尿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NKC-9,CT-175,D005-II和LSI-600四种不同磺酸树脂在噻吩类硫化物和烯烃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KC-9有优于其它树脂的烷基化催化性能,其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常压、90 ℃和料剂体积比15∶1.在此条件下,硫的转化率高于92.32%,NKC-9对FCC汽油中硫醇向高沸点产物转化也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考察了NKC-9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发现它适合催化噻吩类硫化物与C4和C5烯烃的烷基化反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气体净化》2008,8(1):25
天然气中有机硫化物脱除技术的研发和选择是川东北地区高含硫气田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综合了分析国内外天然气中有机硫化物脱除工艺技术。目前已开发出的多种类型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以Sufinol法为代表的物理/化学混合溶剂吸收法。  相似文献   

18.
以固体复合酸为催化剂,对汽油中的主要硫化物噻吩(T)、2-甲基噻吩(2-MT)、3-甲基噻吩(3-MT)、2,4-二甲基噻吩(2,4-DMT)烷基化硫转移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噻吩类硫化物转化率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适宜的动力学考察温度为403.15~433.15 K,当反应温度为433.15 K时,4种硫化物的转化率均达最大,大小依次为2-MT3-MTT2,4-DMT。4种硫化物的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均符合一级反应速率方程。T,2-MT,3-MT和2,4-DMT的烷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7.92,25.98,45.25和27.29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4.427×103,5.316×103,9.98×105和3.91×103h-1。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13X、Ni2+-13X和Co2+-13X吸附剂,利用XRD、FT-IR和Laser-raman等对其进行表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含有噻吩、2-乙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的正己烷溶液为模拟汽油,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与动力学吸附实验研究了3种吸附剂对噻吩、2-乙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吸附性能与机理,并采用Langmuir模型对静态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和Crank单孔扩散模型对动力学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分子筛对噻吩类硫化物有较高的吸附含量;改性后分子筛的选择吸附性能取决于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π络合作用和吸附剂的表面酸性,而受硫化物的空间位阻影响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20.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入下个世纪之前,实现汽油无铅化已刻不容缓,许多炼厂将面临挑战,鉴于此种状况,本文从调合汽油和催化剂及工艺两方面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改进措施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