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新的中心传火具,用高速摄影的方法研究了该传火具的传火过程,用炮膛模拟器研究了该传火具在点火时的膛内压力分布及其对药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包覆火药装药结构,该传火具的点传火效果要明显优于制式点火具。  相似文献   

2.
一种提高点传火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善点传火的同时性、一致性,降低压力波,提高点传火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一种点传火模拟装置。用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结构替代传统的药包形式,进行点传火模拟试验,并对提出的3种试验方案进行模拟、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结构能缩短轴向传火时间,维持较高压力,降低压力波,提高点传火一致性和发射装药点传火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大口径火炮发射装药点传火系统的模拟试验装置,用于测定大口径火炮装药点传火实体的燃烧特性。通过在该模拟试验装置上进行不同点传火结构方案的试验研究,筛选优化出点传火结构方案,进行了装药内弹道验证试验,测得膛压曲线光滑,压差曲线呈衰减状。实验说明该模拟装置,可以对不同点传火结构方案进行对比、筛选,为大口径火炮装药点传火结构设计以及火炮射击试验初期的安全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粒状高能硝胺发射药为基础药,经过表面钝感、包覆、模压处理,制备颗粒模压发射药。设计底部结构和传火管结构两种点传火结构方案,利用30 mm高压模拟火炮,研究颗粒模压发射药装药的点传火性能。结果表明,与底部结构相比,传火管结构将颗粒模压发射药装药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15.2%,膛内最大负压差降低8.41 MPa,装药床受到的最大挤压力减小11.93 MPa。传火管结构方案使颗粒模压发射药装药具有良好的点传火性能。  相似文献   

5.
陈安  余永刚 《含能材料》2020,28(8):731-739
为了深入了解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的药粒散布特性,设计了可视化模块装药点传火试验平台,针对Φ130 mm×100 mm的单模块装药的点传火过程进行试验,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记录了单模块装药点传火、药盒破裂及药粒飞散过程;基于气相-颗粒相耦合的方法,建立了模块装药药盒破裂及药粒飞散三维非稳态气固两相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模块不同初始装填位置对单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粒散布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模块初始装填位置距底火端分别为40,80,120 mm和150 mm四种模拟工况下,单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粒最终均分布在药盒及其破裂端面右侧的药室内,自底火侧向控压膜片侧分别呈现为水平堆积和坡状堆积的组合形态;模块初始装填位置与底火端距离从40 mm增为150 mm时,水平堆积轴向长度由269.5 mm减为200.4 mm,坡状堆积坡度角由25.03°降为21.31°。随着模块初始装填位置向右移动,药粒水平堆积轴向长度变短,堆积厚度增加,坡状堆积坡度角减小;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观测到的药粒坡状堆积形态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廖万予  薛晓春 《含能材料》2022,30(5):502-510
为了深入研究主装药的装填密度对点火药燃气在药床内传播特性的影响,搭建了某大口径密实装药床点传火系统试验平台,试验拍摄记录了火焰序列图及部分测压点压力变化情况;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药室内的颗粒药床,建立了与试验装置对应的点传火系统模型,对点火药燃气在颗粒药床中的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7.
装药结构是影响内弹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某榴弹炮发射装药结构的讨论,从点传火系统、基本装药等方面论述了榴弹炮装药结构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森思义  王浩  陶如意 《含能材料》2022,30(7):744-751
为了深入探究模块装药的点传火特性,设计了一种金属模块药筒进行了点传火试验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了试验条件下的内弹道气固二维两相流模型,采用CE/SE方法对其进行了编程求解,获得了膛内流场参数的变化特性,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数值结果揭示了点传火过程中传火管及主装药区压力分布的变化过程、气相的流动规律及其径向传播效应对模块主装药区发射药燃烧的影响;药筒尾部膜片的破裂会导致燃烧室内自由空间区域形成激波现象,对这一激波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假设工况下的传火孔破孔的燃气射流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破孔条件下主装药区的气相流动及升压规律。综合结果表明模块装药条件下传火管燃气的径向效应在整个点传火过程中较为明显,并且装药结构的特殊性易引发激波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大口径火炮设计了中心金属传火管,在点传火模拟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该金属传火管的点传火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传火管管内压力、火焰传播速度、破孔时间差以及点传火时间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对影响金属传火管点火性能的点火药种类和装药量两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大粒黑和小粒黑相比,当点火药为苯萘药条时更有利于提高药床的透气性,能够明显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缩短破孔时间和点传火时间,且随着苯萘药条药量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点火能量也随之增加,具有更为良好的点传火性能,该结论可以为下阶段工程化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LVD中心传火管与常规中心传火管的传火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高速摄影和压力——时间曲线的测试比较了LVD中心传火管和常规中心传火管的传火性能。研究表明。LVD中心传火管与常规中心传火管相比较有比较高的传火一致性和传火速度。在不同装药条件下其燃烧波宽度在3~4ms左右,传火压力在30~40MPa左右,平均传火速度在350~1800m/s之间。  相似文献   

11.
对地磁计数传感器的工程样机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实验说明,该地磁计转数传感器在高速旋转平台上计数准确,且在各个方位均可以可靠工作,可应用于弹丸上,实现弹丸的定距起爆。  相似文献   

12.
爆炸成型弹丸药型罩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钢  朱鹤荣 《弹道学报》1995,7(3):84-86,93
通过爆炸成型弹丸(EFP)物理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球缺罩和大锥角罩EFP的形成过程,并由实验结果给予证实,最后对EFP罩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现有常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末制导系统,分析了它的缺陷和局限性。评述了未来巡航导弹末制导的发展趋向。指出成像早的是未来巡航导弹末制导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需要在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开发方面做出努力。提出低速率修正末制导可作为自主寻的的一种替代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在海防导弹上采用近炸引信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激光近炸引信在海防导弹上与触发引信的配合方案,并据此方案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弹目交会情况。分析表明采用近炸引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对目标的破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装药底隙对弹底应力及发射安全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动态地模拟了发射过程中底隙存在时,炸药应力的分布,给出了不同时刻、不同底隙厚度对底部装药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炸药最大应力随底隙厚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发射过程中的安全阀值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底隙对炸药应力的影响中,气隙厚度是主要因素。该结论对制订有关底隙厚度的军用标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末制导炮弹攻击区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英 《弹道学报》1997,9(1):69-72
通过对末制导炮弹弹道特性,捕获域、机劝性边界进行分析,采用数字领导具的方法,计算出某一特定条件下的攻击区,并对影响攻击区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这项工作对末制导总体参数确定及作战效能分析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金山 《含能材料》1995,3(1):34-38
讨论有了圆柱体的热爆炸临界Frank-Kamenetskii参数,临界温度与其长径比的关系,应用所得到的临界Frank-Kamenetskii参数与长径比的关系式对相同直径不同长径比的JB-9001药柱实测临界温度进行了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9.
张洪金  丛景璞  罗树庭 《弹道学报》2004,16(2):62-65,85
为提高迫击炮弹杀伤威力设计水平,在有关公式基础上,推导出1 g以上(含1 g)的自然破片数计算公式以及单个破片杀伤距离与其初速、质量、阻力系数、平均迎风面积的函数模型及公式.经实践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是一致的.该文的公式及设计思路对其他种类的弹药威力设计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L原理与L势     
对目前应用于中、高密度气体的由理论导得的状态方程有关数据分析表明,以往在低密度情况下获得成功的粒子间势,在中、高密度时并不同时适用,导出的方程参量不再自洽、相容,失去了原有的物理意义.为克服现有的粒子间势不足,本文在L原理基础上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新粒子间势——L势,L势突破现有粒子间势的局限性,能同时适用于低、中、高密度.从而为建立同时适用于低、中、高密度的气体状态方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