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以硼砂为原料合成了环己氧基硼酸镧,采用MS-800A摩擦试验机和HQ-1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抗磨减摩性,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磨斑表面膜表面组成和价态。实验结果表明,环己氧基硼酸镧具有良好的抗磨减磨性。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环己氧基硼酸镧在摩擦过程上分解为三氧化二和三氧化二硼等反应物膜,从而起到了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几种有机铜盐的抗磨减摩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痕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有机铜盐使200SN基础油的抗磨减性能显提高,说明有机铜盐不但是一种好的抗氧剂,而且是优秀的抗磨减摩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此类减摩抗磨添加剂在二冲程汽油机油中的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某些添加剂在专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的试验结果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了选用润滑油添加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润滑油极压抗磨减摩添加剂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 前言 润滑油添加剂是现代高级润滑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能赋予润滑油基础油本身所不具备或不足够具备的特性。但是,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加快润滑油的升级换代。有三种方法可以提高油品的质量,其一提高基础油的质量,其二改进添加剂的性能和开发新型多功能添加剂,其三提高润滑油添加剂的复配技术。S—P型齿轮油的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十二烷氧基硼酸镧(简称LaDOB)。以十二烷氧基硼酸镧为添加剂,采用四球实验机和环-块摩擦实验机评价了其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LaDOB使HV1500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400N负荷下长磨60min时,磨斑直径从基础油的1.76mm降为含添加剂时的0.65mm;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最大无卡咬负荷从基础油的558N增加到含3.0%添加剂时的834N,同时摩擦因数明显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La2O3和B2O3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抗磨减摩膜,从而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6.
修饰ZnS纳米粒子的减摩抗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爽  刘维民 《润滑与密封》2003,(1):18-19,24
利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粒径约为4nm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ZnS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磨擦学性能,并采用XPS对其摩擦表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修饰ZnS纳米粒子在摩擦过程中会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边界润滑膜,该膜可有效提高十四烷的减摩抗磨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四球试验机上研究了高温抗氧剂二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铜、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铜与抗磨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复配体系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铜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磨减摩性能。当有机铜的添加量较低时,有机铜抗氧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抗磨性。采用SEM对磨斑表面的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对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宇 《润滑与密封》2018,43(6):18-22
采用MMW-1A型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考察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以及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复合MoDTC作为基础油PAO4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借助金相系统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量色散谱仪(EDS)对摩擦表面进行观察表征及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可改善PAO4的减摩抗磨性能,但摩擦表面仍存在明显划痕及凹坑;质量分数0.25%的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与0.3%的MoDTC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可明显改善PAO4的减摩抗磨性能,相比于PAO4基础油和仅添加质量分数0.25%的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的润滑油,摩擦因数分别降低了32.75%和17.87%,磨斑直径分别下降了53.16%和32.04%;复合添加剂对磨斑表面形貌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其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层富含C、O、Mo、S、Mg、Si等元素的修复层,且2种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优势互补,起到了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PLINT试验机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法向载荷、频率、浓度条件下纳米氧化铝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显示在试验范围内,频率的增加会导致摩擦因数减小,磨斑体积也随之减小,磨损减弱;法向载荷的增加会导致摩擦因数增大,但随着自修复反应的发生,磨斑体积随之变小,磨损减弱。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含硫硼酸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依据水溶性抗磨剂的分子设计观点,合成了含硫硼酸酯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在合成含硫硼酸酯时加入硫化物的次序对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它们的减摩抗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纳米粒子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纳米粒子作润滑油添加剂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本文综述了各种类型纳米闰子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总结了纳米粒子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特点,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含氮硼酸酯添加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合成了四种含氮硼酸酯,对其摩擦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N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性能和良好的极压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XPS表面分析表明,B-N添加剂在磨痕表面形成了一层含B2O3、BN、O-Fe-B,氧化铁和有机化合物的复杂保护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几种选型的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的专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和发动机呆性能对比试验,证实了此类机油添加剂的减磨作用效果。分析了两种志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的试验结果与发动机性能试验结果的对应关系,从而提出了进一步试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选定的三种抗磨型机油添加剂,分别在EQ6100AQ-1、TJ376Q发动机进行无机油运行时间台架试验,验证了其作用效果,为正确使用此类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硼氮型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的制造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菜籽油(RO)中引入硼,氮,合成了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硼氮型改性菜籽油添加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通过四球机考察了它在菜籽油和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结果表明:硼氮型改性菜籽油添加剂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菜籽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氮的反应活性以及三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现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噻吩及实验室合成的2-烷基硫甲基噻吩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和元素存在状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价了合成添加剂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烷基硫甲基噻吩系列化合物大大提高了菜籽油的承载能力,但加剧了钢-钢摩擦副的磨损。含上述添加剂的菜籽油在摩擦副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菜籽油和添加剂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边界润滑膜,从而改变了菜籽油的润滑性能,2-烷基硫甲基噻吩可明显改善菜籽油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效磷系极压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分子设计原理,合成了一种磷系极压抗磨剂,试验结果表明,含磷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其PB、PD值有较大提高,已超过硫化异丁烯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几种减磨添加剂对钢—铜摩擦副的磨损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几种高性能金属减磨剂加到润滑油中,考察摩擦副中铜合金的磨损情况,结果发现,YM金属减磨剂综合性能最佳,为进一步研制高性能蜗轮蜗杆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Carbon nano-onions have better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than graphite powder when used as additives dispersed in a poly-alpha-olefin base oil. Carbon nano-onions give a better dispersion in the liquid base oil due to their nanometre-scale size. In particular, the anti-wear efficiency of carbon onions under boundary lubrication and mild wear regime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graphite powder. This effec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structure of the carbon layers in the two species.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energy-loss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arbon sample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arbon layer spacing and the density were shown. Wear debris were also observed by the same techniques. In the tribofilm material we depicted new chemical and crystal nano-structures species similar to some microstructures observed in chondrite meteorites, the most interesting one being maghemite iron oxide. The origin of the low friction and wear is still largely unkn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