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SAFS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是工业生产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且难以治理的三大废水之一,采用絮凝的方法处理印染废水,操作简单,经济适用。通过实验研制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不仅克服了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水样后残留铝多和聚铁(PFC)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而且其絮凝效果较聚铝、聚铁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2.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制备及其脱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聚硅酸中同时引入镁盐和三价铁盐,制备出聚硅酸铁镁絮凝剂(PMFS).将其用于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其絮凝性能及稳定性受硅含量、n(Si):n(M)、n(Fe):n(Mg)以及碱用量等因素的影响,SiO<,2>浓度为0.2 moFL、n(Si):n(M)=1、n(Fe):n(Mg)=0.5、n(OH):n=(M)=0时,其脱色效果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等传统絮凝剂.  相似文献   

3.
新型复合聚硅酸硫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聚硅酸硫氯化铝铁(PSiAFCS)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探讨了其优化制备条件,并对该絮凝剂的X-射线衍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该絮凝剂和聚氯化铝(PAC)、聚硅酸氯化铝铁(PSiAFC)絮凝剂对赣江水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n(A1):n(SO42-)=11:1、n(Al+Fe):n(Si)=10:1、聚合温度60℃、熟化时间24 h的优化制备条件下制得的PSiAFCS具有优良的絮凝性能,其除浊效果优于其他絮凝剂.  相似文献   

4.
用粉煤灰制取聚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聚硅酸金属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本研究针对目前工艺上存在的不足 ,探索出以粉煤灰和硫铁矿烧渣为主要原料制取聚硅酸氯化铝铁 (PSAFC)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新工艺。粉煤灰、硫铁矿烧渣和纯碱按 1∶1∶0 .8混合 ,在 80 0~ 90 0℃焙烧 15~ 3 0min ,用 1∶1盐酸浸取 ,固体溶出率达 94% ,陈化后即为PSAFC絮凝剂。通过模拟和真实印染废水絮凝试验 ,PSAFC絮凝效果与聚合氯化铝 (PAC)相当 ,某些方面要优于PAC ,成本比PAC低。  相似文献   

5.
佟勇  严刚 《工业水处理》2014,(10):52-55
以含锌硫酸废水、铁屑、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铁锌絮凝剂。对制备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SiO2质量分数为0.020~0.025,n(Fe+Zn)/n(Si)为1.5~2.0,硅酸活化的pH为1.56~2.12,活化时间为12~16 h时,制备的聚硅酸铁锌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优良。用制备的聚硅酸铁锌絮凝剂二段处理含肼废水,结果表明,经该絮凝剂处理后,废水COD从7 065 mg/L降低到1 235 mg/L,COD去除率达到了82.5%,pH从13~14降低到9~10,降低了含肼废水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和冲击。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17,(9):1738-1741
考察了聚硅酸铝铁锌絮凝剂制备和应用在腈纶废水中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研制絮凝剂过程中,制备聚硅酸的最佳条件为室温,pH 5.1,Na_2SiO_3浓度0.5 mol/L,搅拌时间30 min;同时聚硅酸与铝铁锌复合的最佳摩尔比(nAl∶nFe∶nZn∶nSi)为2∶0.5∶4∶1,去浊率高达95.35%;废水浊度对处理效果也有影响(37.5NTU时效果最好)。该絮凝剂处理某废水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常温,pH为10,投加量17.5 mg/L,去浊率为95.6%。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9):1738-1741
考察了聚硅酸铝铁锌絮凝剂制备和应用在腈纶废水中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研制絮凝剂过程中,制备聚硅酸的最佳条件为室温,pH 5.1,Na_2SiO_3浓度0.5 mol/L,搅拌时间30 min;同时聚硅酸与铝铁锌复合的最佳摩尔比(nAl∶nFe∶nZn∶nSi)为2∶0.5∶4∶1,去浊率高达95.35%;废水浊度对处理效果也有影响(37.5NTU时效果最好)。该絮凝剂处理某废水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常温,pH为10,投加量17.5 mg/L,去浊率为95.6%。  相似文献   

8.
新型聚硅酸硫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制成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硫氯化铝铁(PSiAFCS),考察了其对赣江水样的絮凝效果,并与聚硅酸氯化铝铁(PSiAFC)、聚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絮凝剂投加量为1.00~6.25 mg·L-1,pH在6~11,静置时间20 min,絮凝水温在20~60℃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絮凝去浊效果,该絮凝剂的除浊效果要优于其它絮凝剂.  相似文献   

9.
混凝剂聚硅酸-聚合硫酸铁复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聚硅酸与聚合硫酸铁进行复合.采用正交实验法和单因素法探讨了聚硅酸中二氧化硅浓度、n(Si):n(Fe)、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水玻璃活化pH等条件对复合产品的稳定性和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出的复合条件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2%、n(Si):n(Fe)=1:2、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在5%~15%、水玻璃活化pH为3.0.最后将复合混凝剂与商品聚合氯化铝(PAC)以及聚合硫酸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复合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完全达到了PAC的标准,然而其经济效益明显优于PAC;其混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硫酸铁.  相似文献   

10.
含硼聚硅酸锌镁絮凝剂预处理皂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钠、硫酸锌、硫酸镁和硼砂为原料制备了含硼聚硅酸锌镁絮凝剂(PSZMB),并用于处理皂素废水,考察了各因素对PSZMB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佳值为:n(B):n(Si)0.20,n(Mg):n(Zn)=2.0,n(Mg+Zn):n(Si)=2.0,絮凝剂投加量为8 mL/L,pH=8.PSZMB的絮凝...  相似文献   

11.
MAP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氯化镁和磷酸氢二钠为沉淀剂,研究了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MAP化学沉淀法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0~10000mg/L的氨氮废水有很好的适应性,能达到去除水体中高浓度氨氮的目的。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沉淀剂投加比例等操作条件,对氨氮的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5~35℃,pH值为10,镁、氮、磷的量比为1.2∶1∶1.2较适宜,在此条件下反应20min,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氨氮废水的去除率达98.7%。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氯化镁在碱性条件下经搅拌生成氢氧化镁处理活性橙染料模拟配水,研究了搅拌条件对氢氧化镁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的影响。以絮凝指数FI与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对絮体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絮体形貌进行观察,旨在揭示絮体形成过程与絮凝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延长快速搅拌时间有利于絮体形成,以搅拌45s为最佳,再延长则会导致絮体被打碎,脱色处理效果变差;慢速搅拌时间以3min为最佳,过长也会导致絮体破碎。在最佳搅拌时间基础上发现搅拌速度也是影响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的主要因素。快搅或慢搅搅速过低,则不利于形成絮体或絮体增长;若搅速过高,形成的絮体会被打碎,这些都使得脱色处理效果变差。实验条件下,在Mg2+计投加量为150mg/L时,以转速250r/min或速度梯度G值126.3,快速搅拌45s,之后转速60r/min或G值18.5,慢速搅拌3min,氢氧化镁混凝性能最佳,可充分发挥其吸附、电性中和、卷扫与网捕作用,对活性橙染料配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氯化镁联合混凝吸附处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粉煤灰和氯化镁的联合混凝吸附作用来处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该法混凝吸附速度快,很快能得到澄清水样,在pH值等于11.0的条件下,对浓度高达1 g·L-1的活性艳红K-2BP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氯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为原料,利用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了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 SEM)等方法对样品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氢氧化镁吸附处理含Ni(Ⅱ)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吸附Ni(Ⅱ)过程的影响,使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Ni(Ⅱ)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并且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高纯无水氯化镁制备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无水氯化镁是电解金属镁的原料,也是众多催化剂和医药的中间体. 无水氯化镁的制备分为含水氯化镁的脱水和氧化镁的氯化两个途径. 氯化镁脱水是以水合氯化镁、苦卤、光卤石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蒸馏、分子筛吸附、气体保护加热、氯化镁氨络合物分解等技术进行脱水. 六氨氯化镁是络合物分解法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过程分为高沸点溶剂体系、水-氨体系、低沸点溶剂体系等不同的合成路径. 氧化镁氯化转化是以菱镁矿、水镁石、氢氧化镁或氯化镁脱水产生的氧化镁为原料,分为气体介质中氧化镁的氯化和熔融盐介质中氧化镁的氯化. 无水氯化镁制备技术经历几十年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彻底改变耗能高、污染腐蚀严重、流程复杂的工艺过程,开发流程简单、低污染腐蚀、低成本的绿色工艺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石渣和盐湖氯化镁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镁。电石渣(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将氨气通入氯化镁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铵与氯化镁物质的量比为5.0,氯化镁浓度为2.0 mol/L,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25 ℃,陈化时间为2 h。在该条件下氢氧化镁的生成率可达到89%,纯度也可达到98%以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表征表明,氢氧化镁产品为片状,粒径在800 nm左右。采用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镁,不仅可以解决电石渣和盐湖氯化镁的大量堆放问题,而且可以制备出高品质的氢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六氨氯化镁的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六氨氯化镁可通过高沸点溶剂体系合成法、水氨体系合成法、低沸点溶剂体系合成法、硅化镁制硅烷合成法等方法制取。重点综述了六氨氯化镁的应用。以六氨氯化镁为原料采取热解法可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是电解法制金属镁的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利用六氨氯化镁还可制取高纯氢氧化镁、阻燃级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镁、工业氧化镁、活性氧化镁等系列镁化合物产品。  相似文献   

18.
高纯度无水氯化镁生产工艺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荣  田忆凯 《江苏化工》2001,29(6):30-32
高纯度无水氯化镁是电解制备金属镁的重要原料,主要论述以水合氯化镁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无水氯化镁的关键问题和国内外相应的新工艺;(1)氯气气氛下脱水;(2)复盐法;(3)氨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析纯氯化镁为原材料,以白云石经煅烧、消化得到的白云灰乳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物做了表征,考察了影响氢氧化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加料速率、陈化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等)。结果表明,在加料速率为3 mL/min、陈化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60 ℃、氯化镁浓度为2.0 mol/L时,可以实现钙镁的有效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20.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由碳酸铵和氯化镁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以碳酸铵和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经过反应、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和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镁。经表观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粒径及透射电镜的测定,粒子大小均在纳米范围。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工艺路线及测定方法均适合纳米氧化镁制备。主要原料碳酸铵和氯化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