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加强生产管理 确保产品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厂是一个年产8.8万吨的机立窑水泥厂,主机有φ2.5×7.5米盘塔式机立窑一台,φ2.2×6.5米生料磨、水泥磨各一台,LL-2矿渣悬浮烘干机及ZHC1360粘土重力烘干机各一台,1986年7月建成投产。出厂水泥合格率100%,富裕标号合格率100%,产品质量优良,深受用户欢迎,现将我们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1.概述 桂林采石水泥厂始建于1970年,年产普通水泥1万吨。1986年经扩建,现有φ2.5×10m盘塔式机立窑一台,φ1.83×7m、φ1.5×5。7m生料磨各一台;φ1.83×7m、φ1.5×5.7m水泥磨各一台。由于机立窑中部通风不良,设备故障多、卸料不畅,造成其产量  相似文献   

3.
将φ2.5×10米机立窑逐步改为φ3×10米机立窑,使325号矿渣水泥从年产8.8万吨增至12.5万吨。通过对本厂三台φ2.2×6.5米及一台φ2.2×5.5米磨机的工艺设计、实践,以及对国内近45台同类型磨房工艺的调查、走访,我们认为,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水泥厂,使原料磨产量达到24吨/时,水泥磨产量达到17吨/时以上,以便同φ3.0×10米机立窑配套。现将粗陋设想浅谈如下。一、配料布置方式 1.原料磨的配料采用库底为宜。原料配料一般为石灰石、粘土、煤和铁粉四种,为调节率值及应用萤石和石膏等复合矿化剂,使原料组分增至6~7种,故磨头配料是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4.
1971年我厂将φ2×8米普通立窑改建成φ2.5×9.3米液压摆辊式机立窑,同年10月投产,第二年就使原年产3.2万吨工艺线的生产能力增加30%以上。后又扩建、改建了水泥磨、包装和生料系统,1982年以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品种,其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8.9万吨,产品质量稳定,出厂水泥合格率达100%,该窑从1972年至1982年共生产水泥熟料51.8万  相似文献   

5.
我厂是1971年建成投产的,设计能力为年产四万吨。有φ2.5×10米普立窑一座,φ1.68/1.54×36米干法中空回转窑一台,窑尾置余热锅炉一台,生产蒸汽冲动21—0.75Ⅱ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1984年6月我们对回转窑进行了扩大并延长烧成带胴体的技术改造。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机械设备基本正常,1985年生产水泥5.6万吨,其中普通水泥占90%,425号水泥占总产的80.4%,1985年台时产量最好月份达到2.7吨/小时,年平均为2.34吨/小时,较改造前的1983  相似文献   

6.
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增产降耗,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是水泥厂扩大再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厂于1990年及1995年分别对原有生产线进行了综合技术改造。机立窑进行扩径改造,由原来的φ2.5×10mm改造为φ2.84×10m;对原有的6台φ1.83×8.046m开流磨(生料磨、水泥磨各3台)中的5台(3台生料磨、2台水泥磨)进行了圈流技术改造。系统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原年生产能力14.5万吨的生产线经改造后,1995年水泥产量突破19万吨大关。在2#水泥磨的技术改造中,我们采用了N—250型高效涡流选粉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厂自行设计的φ2.5×9米塔式机立窑工艺线,于1980年5月下旬投产,三年多来,效果良好。现在,年产水泥已达7万吨。其中φ2.2×5.5米原料磨(去掉750毫米烘干仓)产量已达18吨/时(1984年上半年平均),φ2.2×6.5米水泥磨产量已达13.98吨/时(1984年4~6月平  相似文献   

8.
陆树标  康永刚 《水泥》1991,(10):40-41
东光县水泥厂原是一个年产2万吨矿渣水泥的小厂,配备φ1.7×7米塔式机立窑、φ1.5×5.7米生料磨和φ1.83×6.4米水泥磨,其中生料磨和机立窑均已达到设计产量,水泥磨能力有富余。由于当地水泥需求量大,供不应求,该厂急于把产量翻一番。生料制备系统准备将φ1.5×5.7米磨机更换为φ1.83×6.4米磨机,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熟料的产量。如果新建立窑系统势必费用高、时间长、见效慢,而在原有φ1.7×7米机立窑上进行技术改造,则是一个既快、效益又高的方案。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在该项技术改造工作中,在不改变原厂房结构  相似文献   

9.
我厂有φ3×14米水泥磨5台,每台水泥磨安装有φ5米普通离心式选粉机2台。由于选粉机的机械撒料盘为平板状结构,分散性能较差,导致选粉机选粉效率较低,影响了整个粉磨系统总的技术经济性能的发挥,使磨机台时产量长期徘徊在35~38吨。为了提高选粉效率和磨机台时产量及粉磨系统其它技术经济指标或性能,我们在3号水泥磨检修时对该磨机选粉机的撒料盘进  相似文献   

10.
林口水泥厂扩建的一台φ3×60米干法中空窑,自试车投产以来,虽然仍采用老生产线(φ2.2×48米干法中空窑)的生料磨机供应生料粉,但由于采用了磨头鼓风新工艺,加强了磨内通风,使粉磨效率有较大的提高,台时产量可提高25%左右,在没有增加生料磨机的情况下,基本上保证了水泥窑的生产需要。这台磨机的规格为φ2.2×6.5米,一仓长2.75米,装球14吨,平均球径68.7毫米;二仓装锻16.5吨;填充系数为30%;有效容积21.4米~3;用380千瓦交流电机驱动。原采用0.5×13米的排气筒自然通风,开流生产。设计能力每小时14吨。  相似文献   

11.
我厂水泥磨规格为φ1.83×6.12米,是1972年5月安装投产的。1975年增设一台φ1.5米旋风式选粉机以后台时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实行责任制,全年平均台产达到9.1吨。日前水泥磨的台产稳定在9吨,最高月台时产量达到9.9吨,基本达到了同规格磨机生产能力的先进水平。水泥磨历年平均台时产量见表1。现将我厂水泥磨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厂是一个年产4.4万吨的立窑水泥厂,主机有(?)1.83×7m生料、水泥磨,(?)2.2×8.5塔式机立窑、(?)1.5×1.2m转筒烘干机、ZHC—2重力烘干机各一台,1994年6月投产,1995年水泥年产量4.8万吨,产品质量优良。 我厂(?)1.83×7m水泥磨经一系列改造后,台时产量稳定在8.5t/h,最高达9t/h,出磨水泥细度平均<9%(开流作业),取得了增产节能的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基本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迅 《四川水泥》1994,(2):15-19
西昌市水泥厂设计规模为年产普通水泥3.2万吨,经过1988年机立窑扩径改造后,生产能力达4万吨。产品质量稳定,连续六年获省建材局质量优胜二、三等奖。1.依靠技术进步,挖掘内部潜力 我厂φ2 ×8m塔式机立窑,配备罗茨鼓风机D60×78型,立窑台时产量4t/h;一台φ1.83×6.4m的生料磨,台时产量8t/h;一  相似文献   

14.
国外某厂有两条窑外分解窑工艺生产线,年产抗硫酸盐水泥200万吨。每条线配备有两台φ4.2×14.5米的闭路双仓水泥磨,其工艺流程如图1。  相似文献   

15.
位于黄石市还地桥镇的又一家乡镇水泥企业——黄石市红光水泥厂于1994年6月底投入生产。该厂设计规模为年产4.4万吨,主机设备配有:φ1.83×7m生料、水泥开流管磨各一台、φ2.2×8.5m塔式机立窑一台,φ1.5×12m黄土,矿渣烘干机各一台,生料制备系统配用PCL750—4立轴锤式破碎机用于石灰石入磨前的预破碎,出机粒度均在6mm以下,黄土烘干采用沸腾炉。出机水份≤3%,无烟煤经锤式破碎机入库,配料采用斗式秤计量,由于物料入磨粒度、水份控制良好,生料磨台时产量达12t/h以上。φ2.2×8.5m机窑卸料系统采用γ射线料位控  相似文献   

16.
《水泥》1984,(5)
我厂于1958年兴建,1960年投产,原为3.2万吨规模,经逐步改造、扩建,现有两台φ1.83×6.1米生料磨,两台φ2.5×10米塔式机立窑,两台φ1.83×6.1米及一台φ2.2×6.5米水泥磨,年产水泥14万吨。近几年来,我厂相继进行了以质量为中心,定额为基础,核算为内容的企业整顿。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7.
太仓县建材厂1974年建成了一台2.2×8米的半机械化立窑。1977年3月对立窑进行技术改造。至1979年,该厂有设备2.5×8.4米双辊机械化立窑一台,1.5×5.7米生料磨二台,1.5×5.7米和1.2×4.5米水泥磨各一台。1979年生产水泥4.43万吨,其中500号普通水泥1.1万吨,其余的均为400号普通水泥,出厂水泥合格率100%。目前,该厂正在加速填平补齐,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可形成6万吨生产能力。双辊机械化立窑生产情况 1.窑型和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18.
李森 《四川水泥》1997,(6):42-43
年产20万吨水泥的河南省焦作水泥厂第三分厂有一条φ2.5×8.5m机立窑生产线。近两年来,狠抓了设备管理与维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φ2.2m生料瞎运转率提高10.8个百分点,选66.8%;φ2.5m机立窑运转率提高12.1个百分点,达90.3%;φ2.2m水泥磨运转率提高8.4个百分点,达84.2%。同时,主机台时产量也有所提高,生料  相似文献   

19.
我厂制成车间有两台φ3×9米三仓一级圈流磨,研磨体最大装载量是80吨,设计标定产量28吨/时(筛余为4~6%),配备φ5米离心式选粉机。自1983年6月投产以来,一直生产525号硅酸盐水泥,质量控制指标为:细度4~6%,比表面积3100±150厘米~2/克。  相似文献   

20.
冀东水泥厂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窑外分解技术的现代化大型水泥企业,工艺装备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主要设备由日本引进。全厂设备总重13000吨,敷设各种电缆近700公里。设计能力为年产熟料124万吨,水泥150万吨。现将该厂工艺装备特点简介如下: 一、设备规格较大,单机能力较高。石灰石破碎采用重型锤式破碎机,进料粒度最大可达1100毫米,出料小于25毫米,台时产量600吨。生料磨规格为φ4.5×13.86米.采用烘干兼粉磨的闭路循环,带有φ7.3米离心式选粉机,台时产量150吨。水泥窑的规格为φ4.7×74米,窑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