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介绍了22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带电测试异常的处理情况,对异常MOA进行停电试验、解体检查发现,MOA的A相上节U1mA变化率为0.85%,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均符合《规程》的要求,没有故障;A相下节U1mA的变化率为22.4%,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为786μA,绝缘电阻值为0.411GΩ,存在故障。分析指出:测量阻性电流可及时准确发现MOA受潮情况;MOA在运行中要严格按照DL/T596—1996进行定期带电测试,以便及时发现缺陷;当MOA内部发生故障时,交流泄漏全电流、泄漏电流阻性分量都会增大,但泄漏全电流没有阻性分量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 一、概述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的FZ35~220J型阀式避雷器。根据电力部部颁“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的要求,每年在雷雨季节以前要对避雷器进行常规预防性试验。有的单位为监测避雷器在雷雨季节中是否进水,还进行一次防漏试验。因此,每年卸、装避雷器的工作量很大,加之FZ35~220J型避雷器由多元件组成,而要求完成试验的时间又比较集中,这就给现场试验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往往发生漏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在运行电压下的电流特性,介绍了典型阻性电流测试技术并分析了现场测试MOA受到干扰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临相间容性耦合干扰。提出了通过MOA阻性电流基波的电流-电压相角的变化量来推算阻性电流基波分量的增长量的方法。最后总结出将阻性电流基波分量作为主要分析指标,同时结合阻性电流三次谐波分量的对MOA的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
带电测试在现场应用中易受外界电磁场干扰、环境温湿度变化以及设备表面污秽等的影响,使得测试准确性不高.为此对其测试过程及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采用角度补偿降低相间干扰、在相近的良好气候条件下进行测试以及加装屏蔽环限制MOA表面泄漏电流等措施.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些解决措施能有效提高带电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6.
利用测量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情况来检出劣化绝缘子的方法受外界条件影响因素较多,不易测准。为此,研制出带电测量35~220仟伏绝缘子串绝缘电阻的晶体管兆欧表,为运行中检测劣化绝缘子提供了新的仪器。文中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制作说明、仪器技术特性、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等。 相似文献
7.
8.
由于分路电阻过流而引起的FZ-3~10型避雷器的爆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分析了网络在单相故障时引起FZ—3~10型避雷器爆炸事故的原因,通过实际运行统计分析和试验,也着重阐明了避雷器在低于其工频放电电压,但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电压作用下,由其分路电阻过流而引起的爆炸,并提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LCD—4型检测仪带电测试氧化锌避雷器的误差分析及检测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了LCD-4型测试仪的测量原理及其在现场测量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时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典型实例说明带电检测的有效性。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数据总结得出了测量值在不同电压等级下的偏差范围及其随温度变化的比率曲线。 相似文献
11.
12.
<正> 1.前言现今所使用的串联间隙SiC元件避雷器(以下避雷器简记为"Arr"),规定以在污秽时串联间隙不放电为基本条件.以下就其有关问题予以记述.本文发表的目的如下:①分析比较带串睽间隙Arr与无间隙Arr污秽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防护的最有效设备之一,串联间隙避雷器需求量巨大,在运行中避雷器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击穿损坏事件,而雷害严重的山区、郊区线路往往不具备带电作业的条件,每年因安装、更换避雷器造成了大量的计划性停电。由此提出了一种带电拆装避雷器的研制方法,设计了避雷器本体与支柱绝缘子分离的固定间隙结构,特别设计了基于绝缘操作杆的带电安装工具,提出了利用弹簧自锁结构实现避雷器本体带电更换的方法。同时,研究选择了避雷器本体的关键参数,对研制的样品开展雷电冲击放电试验、整只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振动试验,以验证避雷器整体技术性能的可靠性。研制的带电拆装避雷器已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福建电网开展示范应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阻容网络理论根据避雷器实际结构和具体的设备配置建模,对避雷器传统的三相单节对称相间干扰分析模型作出了较大改进,但未总结具体建模的合理性。基于避雷器阻容网络理论,选择500 kV智能变电站三相避雷器系统建立3种阻容网络进行仿真分析。总结阻容网络仿真结果与所选择模型(导体数量)的变化规律,与监测数据结合,讨论阻容网络建模合理性。结果表明,典型500 kV智能变电站三相避雷器系统的阻容网络,避雷器需分节,需考虑相邻电压互感器及上端水平母线等影响,仿真结果才能与现场监测数据有更好的一致性。进而根据最合理的阻容网络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诊断避雷器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为进一步减少雷击造成的事故,在胜利油田电网35 kV线路上现有的避雷器安装脱离装置,没有安装避雷器的线路上安装带脱离器的避雷器.2003年、2004年安装带脱离器避雷器的4条35kV线路均未发生雷击跳闸事故.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指出:热熔型脱离器应与避雷器配套,尽可能安装紧密;按照不同的使用场合,应选用不同型号的避雷器;如何在线路上选择安装避雷器的最佳位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保证。介绍了一例220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红外热缺陷:B相上节与其他两相最高温差为2.1 K;带电检测和停电试验结果超出Q/GDW-200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要求,确定了故障的存在;通过解体检查发现了故障原因:电阻片受潮、局部放电。分析指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主要故障为内部受潮、电阻片老化及局部放电等,伴随局部温升,红外热像技术能快速、有效的发现此类故障,是诊断氧化物避雷器故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
主要介绍了一起应用带电检测技术判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的成功案例。针对红外成像检测到避雷器存在局部异常发热的情况,辅以检测避雷器泄漏电流及阻性分量,数值明显增大,确定了避雷器存在故障并及时更换。通过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多种电气试验并解体,验证了带电检测结果,例证了通过红外测温、泄漏电流全电流和阻性电流诊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状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