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临床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感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文章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机制、产生耐药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和减少抗生素耐药的新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策...  相似文献   

2.
屈云  佟尧  谈永萍  赵燕英  唐俊妮 《食品科学》2020,41(17):169-175
为研究牦牛屠宰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的流行特征,本实验选取成都市某牦牛屠宰场采集样品共计150 份,采用Baird-Parker选择性培养基初步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疑似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有耐热核酸酶基因的菌株。进一步检测分离菌株21 种肠毒素基因、6 种毒力基因、4 种耐消毒剂基因以及14 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24 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从150 份牦牛屠宰场采集到的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7 株,检出率为44.67%,其中牦牛胴体拭子和环境拭子采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6.67%和51.61%;分离菌株中共检出12 种肠毒素基因,其中selx、seu和sej基因的检出率高;分离菌株检测出溶血毒素基因、杀白细胞素基因以及qacA/B、qacG、qacH等耐消毒剂基因;有11 种耐药基因检测出阳性条带,其中,耐甲氧西林基因mecA检出率为62.69%,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aph2’)和大环内脂类耐药基因(ermA、ermB)的检出率较高。K-B纸片扩散法对67 株分离菌株进行24 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试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本实验通过对牦牛屠宰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进行调查,发现牦牛屠宰环节存在携带毒力基因且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有可能进入食物链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研究结果为评价牦牛屠宰环节金黄色葡萄球菌安全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分析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SA)的耐药性,收集菌株,同时分析动物性食品中SA的污染情况。方法:本实验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从四川省各地采集猪源、牛源、鸡源动物性食品样品共2560份,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和生化实验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SA。结果:用Baird-Parker平板初步筛出疑似SA 118株,结合国标中规定的涂片染色镜检,溶血现象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结果,判定SA 有108株,而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和TH-16S中的双歧索引鉴定结果均判定SA有 113株;依据TH-16S中的16项生化实验结果,118株疑似SA仅有64%(76株)的菌株鉴定为SA。依据国标判定结果,2560份样品中SA的分离率为4.21%,其中生牛奶中SA的分离率最高(10.54%),其次是猪肉(7.11%),鲜鸡蛋中SA的分离率为零。结论:四川地区动物性食品源SA的生化表型复杂且存在一定差异,常规的表型分析具有一定缺陷。各个地方各类样品中SA污染情况有一定差异,与其他报道相比,四川省生肉、生奶和鲜蛋中SA的分离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宿主菌,采用富集法从污水、粪便样品中分离筛选噬菌体,纯化后观察噬菌斑特征,电镜形态,并测定其效价、RTD(RoutineTestDilution,常规实验稀释度)值,初步分析该噬菌体的宿主谱。结果获得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噬菌体,该噬菌体在宿主菌平板上能形成直径1~2mm、边界清晰、圆形透明的噬菌斑,效价是3.2×1010PFU/mL,RTD值为10-3,电镜观察显示此噬菌体由直径约为30nm的多面体头部和约50nm的尾部组成,可以裂解宿主菌及其它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裂解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痢疾志贺氏菌。本文为深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利用噬菌体检测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石河子地区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毒力特性及耐药性。对24份零售鲜奶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PCR方法检测nuc、16S r RNA和7种毒力基因,利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12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共分离55株疑似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和16S r RNA基因PCR扩增检测结果中有20株菌为阳性。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中有5株(5/20;25%)携带毒力基因,其中3株携带Coa(3/5;60%),1株携带Sei(1/5;20%),1株携带Sea+Sec+Coa(1/5;20%)。发现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9株对所测试的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具有抗性,且19株均对亚胺培南和氯霉素敏感。本文为指导抗生素在人类临床和动物饲养中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性数据,为乳品中有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离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在离心、浓缩后,将浓缩液依次经羧甲基阳离子交换纤维素CM-32和葡聚糖凝胶G-75两步柱层析,再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获得了电泳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实验证明,该简化的二步柱层析分离得到的SEB纯度高,方法简便易行,一般实验室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离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在离心、浓缩后,将浓缩液依次经羧甲基阳离子交换纤维素CM-32和葡聚糖凝胶G-75两步柱层析,再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获得了电泳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实验证明,该简化的二步柱层析分离得到的SEB纯度高,方法简便易行,一般实验室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养殖及流通环节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及其耐药状况,采集某养殖场环境,屠宰加工环节及某市场生猪肉等507份样本。根据国标GB 4789.10-2010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36株;纸片扩散法、E-test法检测分离菌株耐药谱;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所有菌株携带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耐药基因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特异性基因mec A与mec C(即mec ALGA251)状况。结果表明,来自屠宰场生猪肉样本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达44.11%(60/136),与其它来源的分离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临床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青霉素、四环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2.64%(126/136)、56.61%(77/136)、50.00%(58/136);多重耐药达56.62%(77/136);耐药谱以CIP/P/CN/TE/CLR/SXT/DA,P/CLR/DA,CIP/P/TE/CLR/C/SXT/RD/DA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耐药基因较为严重,其中耐四环素基因tet K检测率为最高,达90.44%。研究结果为控制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随食物链的传播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产生多种肠毒素,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问题十分严重,耐药率持续升高,多重耐药菌株出现(如MRSA),尤其是在畜禽以及水产等养殖业中,倍受全球关注。理清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针对性开发相应的耐药性检测方法,成为了科学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较为深入,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基本明确,主要分为三大类:抗生素灭活、抗生素外排作用及核糖体保护作用。为能快速准确获得其耐药表型及耐药性相关分子特征等,更好地挖掘耐药新基因,探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新机制,开发了传统检测耐药表型、靶向检测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水平以及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结合菌株的组学信息预测菌株耐药性等多种耐药性检测或预测方法。该综述将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现普遍存在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检测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上海市食品样品(生牛乳、生鲜肉、水产品、速冻食品、果蔬、豆制品)505份,按国标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505份食品样品中有117份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23.2%,其中生鲜肉检出率最高,为32.9%;其次为生牛乳和速冻食品,分别为26.3%和26.7%;其他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该实验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上海市各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状况,为监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追溯污染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天然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活性。该文综述了国外的一些植物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这些植物主要包括红葱、马黛茶、牛至、蔓越莓、葡萄籽、绿茶、茴香、薄荷、蓝桉、夏季香薄荷、冬季香薄荷、橄榄、大蒜、银斑百里香、铺地百里香等,它们的提取物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强力的抗菌剂。一些植物源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抗菌机制已被确定和揭示。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食品相容的和安全的植物源提取物能够被用于减少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产的毒素,是一种新颖的有潜力的天然防腐剂或杀菌剂。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乳品生产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污染及耐药情况,从部分乳品生产企业采集乳样(生鲜牛乳、生产车间半成品牛乳、成品牛乳)523份,按照GB 4789.10-2010及PCR方法分离鉴定Sa菌株1;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Sa分离株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性,并利用多重PCR方法分析Sa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与其耐药相关基因(mecA、blaZ)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乳样Sa总分离率为24.9%(129株),其中生鲜牛乳、中间半成品牛乳及成品牛乳Sa污染率分别为37.5%、7.1%和0.0%;受试Sa分离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97.7%)最高,其它依次是氨苄西林(95.4%)、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61.9%)、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1.7%)、红霉素(39.7%)、四环素(36.6%)、盐酸林可霉素(35.2%);所有菌株均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敏感;多重耐药Sa分离率为69.8%,主要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大环类脂类、林可胺类及四环素类表现出多重耐药;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129株测试Sa的nuc、blaZ、mecA阳性率分别为100.0%、60.5%及0.0%;不同生产环节乳源Sa携带blaZ基因与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乳品生产链Sa污染及耐药现状已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Taqman探针实时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Taqman探针实时PCR方法,针对乳中携带sea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研究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而且Taqman探针实时PCR方法检测sea基因的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69 fg,并且该方法可在8 h内完成人工污染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最低检出限为83 cfu/mL。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及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宜于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调查及监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在检测靶基因扩增后用制备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反应。应用基因芯片对从食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的杂交图谱,从而达到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的目的。实验证明,制备的基因芯片能够准确、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加压二氧化碳对人工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乳进行处理,对时间,温度,压力三个单因素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因素试验中,伴随着因素水平的增加,杀菌率随之提高。然后选取三个因素中最适宜的条件进行正交试验,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压力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最显著、温度次之,时间不显著。在7.5 MPa,45℃,60 min时,杀菌效果最好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田莉莉 《中国乳品工业》2012,40(2):11-13,26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全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Primer 5.0和oligo 6.0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靶序列片段,经克隆预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101 bp,锦州分离株与标准菌株的基因片段序列相似性为100%,与Genbank上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EF520720.1)SEA基因相似性达到99.14%。高度相似性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建立分子检测技术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定和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方法。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基因、耐甲氧西林基因和4种肠毒素基因nuc、mecA和sea、sec、sed、see建立6重PCR反应体系,并对PCR体系,引物浓度进行优化。6对PCR引物均能特异地扩出相应的目的基因。对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结果与应用单重PCR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实验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在一个反应体系中鉴定和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用于PCR检测的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6种提取方法的效果,确定了一种可有效从乳品中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增菌,可直接从乳品中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检测,检测效果良好,对UHT全脂乳、脱脂乳和奶酪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10CFU/mL和55CFU/g。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不同的防腐剂,通过药敏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敏感性,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防腐剂组合,并对获得的最佳防腐剂组合抑菌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乳酸钠、山梨酸钾不敏感,而对乳酸链球菌素(Nisin)、聚赖氨酸、尼泊金乙酯较为敏感,MIC分别为0.005、0.005和0.313m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Nisin、聚赖氨酸和尼泊金乙酯浓度分别为0.01、0.02、0.125mg/mL时效果最佳,可使基质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降低7.64个数量级。选择这一最佳组合显示,在室温(25℃)里脊肉、牛乳中细菌数在经过4d放置后,仅仅分别增长2.78、1.86个数量级,而猕猴桃汁细菌数降低了0.7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浸提法制得的艾蒿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和测OD值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艾蒿浸提物采用2种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且艾蒿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其自身浓度有关,高浓度的提取液抑菌作用强烈,反之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