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与能源》2013,(3):314-316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强调从项目源头开始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是控制投资、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的有效方法。叙述了现行电力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情况、EPC模式的特点及其实施情况,在介绍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利弊关系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引起重视,进行深入的研究,借助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电力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工程投资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售电侧与输配电价的放开使得市场竞争格局迅速形成,打破了电网企业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单纯追求售电量增长的粗放式盈利模式。电网企业为实现持续发展,“降本、提质、增效”已迫在眉睫。随着电网大修项目投入精准管理要求的提升,造价审定多维度的控制和提升越显迫切,对项目造价历史数据发展规律的有效挖掘仍需加强,对影响因素的有效嵌入仍需完善,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大修项目的造价管理,实现造价评审的系统化集成和精准化管控。  相似文献   

3.
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是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及加强电力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采用造价管理和价值工程的有并理论,分别对电力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结算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造价管理于新能源项目而言,影响重大,其作用日益突出。对此,为了能够促使新能源项目工程造价工作得以科学落实,本文以新能源项目造价控制策略为主线,对其各阶段造价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造价控制策略,开拓了新能源项目造价控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邵海  吕雯雯  刘瑞 《电力与能源》2024,(1):113-115+143
当前,我国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贸易摩擦和各国经济衰退风险也存在隐忧,这些因素对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电力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风险控制变得尤为重要。造价管控涉及预算编制、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变更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工程造价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预算的控制。深入探索当前电力工程造价管控问题,结合全过程管控环节梳理,总结造价管控要点与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能够为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算的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煤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了煤矿建设工程中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及管理措施,并全面探讨造价控制在煤矿建设各个阶段的有效运用方式,以全面促进煤矿建设工程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抽水蓄能价格机制市场化对投资控制的新要求,文章运用总分和分类对比的方法,主要从概算水平、决算水平、各部分投资占比及造价水平、概决算水平对比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抽水蓄能10年来的造价情况。得出抽水蓄能单位千瓦造价仍将上涨,枢纽建筑物投资的控制需要提高设计水平,而现有编规在独立费用这部分与抽蓄电站建设实际有较大出入等结论,并提出了提高造价控制水平的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加强造价管理,提升造价水平,降低成本,需要转变传统造价模式,发挥BIM技术的作用,完善造价方案,准确收集造价信息,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工作。本文举例分析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希望能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彬 《江西能源》2011,(4):70-72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今世界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能型建筑更需要对节能投资及工程建造成本、使用成本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本文重点分析讨论了在全过程中实施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以及建筑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全面了解配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各类要点及关键性因素,为配网工程未来造价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了国外几个典型发达国家在计价体系、造价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点,并梳理了现阶段我国配网工程在项目管理及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配网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互不统一,计价规则繁琐复杂,其数据流转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都不高,往往存在“数据壁垒”与“信息孤岛”。  [结论]  最后结合配网工程造价管理实际需求,提出了今后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动态化、全过程化、智能化的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计价依据、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