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种Linux下开发高效驱动程序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Linux的内存管理机制,提出了一种开发高效设备驱动程序的简便方法。该方法能提高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吞吐量。随后给出了一个驱动程序实例,并将它和常规方法开发的驱动程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WDF是微软推出的下一代驱动程序开发模型,它所提供的KMDF框架为内核模式驱动开发提供了一个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开发框架,它隔离了设备驱动程序与操作系统内核,降低了驱动程序对内核的影响。滤器驱动程序是一类中间驱动程序。根据其在驱动程序堆栈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它可以分为上层过滤器驱动程序和下层过滤器驱动程序两种。过滤器驱动程序可以监视、拦截和修改IRP流,在不影响已有驱动程序功能的前提下增加一些附加功能。本文深入研究了WDF驱动模型和过滤器驱动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针对我司自主研发的USBCAN设备"BULKDevice"的数据监控系统。并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介绍了基本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3.
NDIS中间驱动程序处于小型端口驱动程序和传输协议驱动程序之间,它能够截获所有的网络数据包。本文首先分析了NDIS的内部结构和中间驱动程序的工作机制,介绍了包过滤防火墙和数据包拦截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NDlS中间驱动程序的包过滤型防火墙系统,包括内核态包过滤驱动程序和用户态应用程序。最后,对NDIS中间驱动程序在今后的技术应用作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WDF是微软提出的全新驱动程序模型,它提供了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驱动程序开发框架,对它的研究是设计高效稳定设备驱动程序的基础。文中介绍了WDF模型的特点,阐述了WDF对象模型,分析了WDF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并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介绍了基本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5.
WDF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DF是微软提出的全新驱动程序模型,它提供了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驱动程序开发框架,对它的研究是设计高效稳定设备驱动程序的基础。文中介绍了WDF模型的特点,阐述了WDF对象模型,分析了唧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并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介绍了基本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不影响系统现有驱动程序接口的前提下实现串行端口传输数据过滤功能的目的,通过对Win32驱动程序模型的驱动程序分层和IRP结构的分析,结合驱动程序处理IRP结构数据的方法,得出了在功能驱动程序的上层增加过滤器可以过滤串行端口传输数据的结论,并介绍了串行端口过滤器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基础上,结合项目实例,详细说明了PCI-X数据采集卡的驱动程序编写方法,重点分析驱动程序效率问题,并提出针对高速数据采集卡驱动程序的优化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明显地提高了驱动程序的效率,在高速数据采集中具有广泛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Linux下CAN控制器的驱动程序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下扩展各类CAN总线设备,需设计相应的驱动程序。MCP2510为常用的CAN总线控制器,以它为例,详细研究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中设备管理和驱动程序的特点,以及uClinux下CAN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流程和技巧,并结合CAN总线技术的特点,设计了相关的重要数据结构和操作代码。最后介绍了把驱动程序编译添加进uClinux内核的方法,实现了CAN设备的驱动。  相似文献   

9.
邹凯  刘莹莹  刘光辉  周军 《测控技术》2014,33(8):107-110
LabVIEW SIT(simulation interface toolkit)是由NI公司开发的一套仿真接口工具包,它能够实现LabVIEW和Simulink仿真模型的无缝链接。在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 SIT的典型快速控制原型开发架构后,分析了LabVIEW SIT环境下PCI板卡驱动程序的实现方法。以PCI-9111HR多功能数据采集卡为例,介绍了驱动程序开发的方法及编程要点,给出了LabVIEW SIT下驱动程序的基本框架,并提供了部分关键代码。在某导弹舵机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运行结果表明该驱动程序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驱动程序的漏洞是造成Linux系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发提权、拒绝服务等高危情况。针对无具体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对驱动程序进行运行时漏洞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对驱动程序进行符号化执行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执行技术实现的驱动程序模拟环境,可以用于分析和检测Linux设备驱动程序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该环境通过模拟内核提供给驱动程序的服务接口,使驱动程序可以在应用层进行符号执行进而可对其进行漏洞检测。同时,该环境无需真实硬件的支持,并且具备覆盖率高、执行速度快、易于扩展等特点。通过将该环境作用于6个不同的Linux设备驱动,检测出了6个真实的漏洞,其中三个漏洞已向驱动维护者提交补丁并被接受。实验结果表明,符号化驱动环境具备一定的漏洞检测能力,并且拥有资源消耗低、检测速度快和不依赖于硬件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给出一种嵌入式Linux下USB接口的Chirp无线通信网卡驱动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Linux下无线网卡的驱动模型,为含有微处理器、射频发射模块和USB接口的无线网络节点编写网卡驱动。与嵌入式Linux系统配合,成功组建了嵌入式AODV自组织无线网络。测试效果表明:该网卡驱动实现了上层TCP/IP应用的透明网络传输,下层实现了基于AODV路由的自组织多跳网络通信,提高了无线节点应用的可移植性和复用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eatures of Centralized Perva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Multilevel Security (CPCE/MLS), a multilevel security (MLS) system in perva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deployed in Local area network (LAN) with a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MAC) mechanism. By introducing the server-storage terminals and implementing the multilevel security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based on the Bell–LaPadula model, process creation supervision, and an auditing mechanism, the CPCE/MLS system is able to provide the security guarantee of the whole computing environment. As such, each terminal is controlled under an integrated security policy. The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PCE/MLS system, without optimization, generates great overhead but achieves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after the cache mechanism is added in the monitor agent and in the hook driver. The system with the hook driver cache mechanism is able to achieve the 95.9% throughput of the native system with 8 K and 16 K requested data blocksize.  相似文献   

13.
针对Windows CE系统下专用网络驱动接口开发难度大的情况,本文介绍一种基于Windows CE流接口驱动的工作机制及开发方法。相比于Windows CE对各种硬件设备所提供的专用接口,流接口驱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且能够实现应用层到底层硬件的控制。以含有ARM11内核的S3C6410结合以太网通信芯片DM9000A为例,逐步分析流接口驱动程序的开发流程,并利用PC机抓取以太网通信数据,验证了流接口驱动程序开发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NDIS的IP安全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智君  马骏骁  田地  周斌 《计算机工程》2007,33(22):166-168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中间层驱动程序的NDIS-IMD IPSec模型,用于解决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自带的IPSec缺乏源代码支持和灵活性有限的问题。NDIS-IMD IPSec由IPSec中间层驱动模块和应用层模块构成,它们之间通过Windows驱动程序模型机制完成信息交互,为Windows2000操作系统用户的端到端通信提供灵活、个性化的IP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5.
简要阐述HDLC网络基本通信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HDLC协议的列车网络接口单元的软硬件设计。硬件部分主要基于嵌入式CPCI总线和协议控制器SAB82532实现了通信网卡的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完成了HDLC通信网卡板级通道驱动软件和应用层通信软件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封装设计后的API驱动函数的调用,实现了实验室环境下HDLC通信测试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HDLC网络接口单元基本满足了通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智能网卡驱动程序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勇  杨卫兵  陈曜  孙凝晖 《计算机工程》2005,31(14):42-44,47
通信网络对机群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建立高效的通信网络依赖快速网络硬件支持。智能网卡用十机群的快速接入,提高了Internet应用的性能,其中驱动程序是发挥智能网卡能力的关键,因而对驱动程序的性能评价很有必要。性能评价利用智能网卡提供的硬件性能计数器,采用性能测试法对智能网卡驱动程序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智能网卡驱动程序的性能瓶颈在于驱动程序较大的数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袁春  徐火生  陈勇  许芳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0):13-14,10
详细分析了VxWorks中增强型网络驱动(END)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共享内存(SM)的END驱动模型,实现了该SMEND驱动.SM END驱动将共享内存模拟为虚拟的网络接口,实现了分布式多处理器系统之间通过CompactPCI总线进行标准的网络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ARM7处理器NUC710ADN的第一个网口的基础上,利用网口驱动芯片DM9000AEP扩充了第二个网口,使系统实现双网口通信。给出了硬件设计电路,对DM9000AEP的驱动程序在μClinux下的移植过程进行了描述,测试结果表明双网口都能正常可靠的工作,达到了ARM7处理器进行双网通信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Windows CE.NET下ARM9与DSP间通过HPI通信的驱动程序开发,该驱动程序通过中断驱动模式控制数据的传输,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包含到Windows CE.NET操作系统中。ARM9通过此驱动程序可方便地读写DSP的片内、片外存储空间。在S3C2440A+TMS320C6713电路板上测得此驱动程序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0 Mbps,此研究对开发双CPU的数控系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于冲  赵海  司帅宗  朱剑 《控制与决策》2019,34(2):377-382
自主巡航控制与车载自组织网络是形成platoon的两项关键技术.自主巡航控制为车辆自动驾驶提供支持,车载自组织网络使车辆间通信成为可能.以往的研究通常将platoon中的通信与控制分开讨论,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在通信不理想的情况下platoon的跟车控制效果不佳的结果.对此,分别建立platoon结构模型与通信模型,分析通信与控制的相互作用,并在IDM(Intelligent driver model)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加权约束规则和信息预估策略,提出一种弥补通信延时影响的改进跟车控制模型,期望降低通信延时对platoon的影响作用,提升platoon的整体性能.在SUMO、OMNeT$ ++ $及VEINS联合搭建的platoon仿真平台上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通信延时的场景下改进跟车模型可以有效提升platoon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