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具有河道砂体薄窄、储层物性差、气井控制储量规模小、压力及产量递减迅速的特点,地质条件及开采规律均与层状致密砂岩气藏存在较大差异,需开展针对性的采气速度优化研究。以ZJ气田沙溪庙组气藏为例,综合考虑河道砂体、测井、储层物性特征参数,将主力河道划分为3种类型;结合气藏工程及经济评价方法对各类河道中气井配产及采气速度进行优化,并分析了造成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采气速度高于层状致密砂岩气藏的原因。结果表明: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中水平井合理配产比为1/6~1/3,最优采气速度为4%~6%;河道砂体窄、动用储量规模小,是造成此类气藏采气速度偏高的主要原因。适度提高采气速度,可有效缩短单井的投资回报期,提高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致密气田水平井主体采用不动管柱压裂工艺,导致井筒中工具多,加之井斜大,使得泡沫排水、柱塞气举和提产带液等工艺无法有效实施,前期开展的速度管柱排水采气试验效果不佳。针对该技术难题,利用已有直井模型和新建的斜井段模型计算出了水平井最易积液的位置,明确了连续管最佳下入深度,研发了适合水平井的双重密封悬挂器,并专门设计了内嵌式堵塞器,成功解决了连续管在大斜度井段无法带压下入的问题。速度管柱排水采气试验中,油套压差显著降低,产气量增加0.54×10~4m~3/d,增幅为80%;产水量增加0.4 m~3/d,增幅为90%,排水采气效果显著。水平井速度管柱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该类井的排水采气问题,同时也为其他因井斜大导致工艺措施受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气藏合理的采气速度是以储量为基础,在现有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尽可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天然气的需求,使气藏开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稳定期,有较高的采收率,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气藏,结合四川盆地不同类型气藏的开发状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储量、气藏类型、气藏动静态特征、流体组分、开发指标、经济指标、资源及管网系统等,对采气速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荐合理的采气速度。指出,在技术条件允许下,可适当的提高气藏的采气速度,少井高产,以缩短开采年限,减少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5.
水平井已成为长庆致密气田增储上产的重要开发方式,该气田水平井主体采用不动管柱压裂工艺,井筒中工具较多,加之井斜大,使得泡沫排水、柱塞气举、提产带液等工艺无法有效实施,前期开展的排水采气试验效果不佳。在对国内外现有水平井排水采气技术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成熟的直井模型和新建的斜井段计算模型,探索水平井气水流动规律;找出水平井井筒中最易积液位置,优选速度管柱作为适合该气田的排水采气技术措施。同时,研发了双重密封悬挂器及内嵌式堵塞器,解决了速度管柱在大斜度井段无法带压下入的问题。现场试验效果表明,速度管柱技术是解决长庆致密气田水平井排水采气的有效途径,该技术排水采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气藏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气藏工程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油气田开发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影响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效果,对于指导气田方案编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峰值预测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油气田产量发展趋势预测,但研究内容大都限于模型的建立,参数选取和求解,对于模型中影响参数的实际物理因素研究不足。本文通过建立油藏数值基理模型,对得到的不同采气速度下的年产量曲线用各个模型预测法进行拟合,建立起模型参数与采气速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指导气田规划方案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广安凝析气藏水平井携水采气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中地区小口径连续油管携自由水采气工艺技术,首次成功地在水平井中先导试验,提高了低产气井开采效果。然而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受到了许多技术性挑战。在剖析了气井产自由水地质特征和水患危害,小口径连续油管携水采气工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战略和技术思路,有助于技术攻关及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8.
9.
XC气田须五段气藏属典型非常规致密气藏,砂岩、泥页岩均为储层,且频繁互层,水平井钻井面临泥页岩井壁水化失稳问题。根据水化后井壁变弹性参数的物理模型,结合数学物理公式推导、计算软件编制,形成了一套考虑泥页岩地层遇钻井液水化影响的井壁应力计算方法;通过岩心室内实验标定,研究了XC气田须五段气藏岩石力学参数特征、井壁岩石水化规律、泥页岩力学参数水化规律,及水化过程井壁稳定性特征。结果显示,水化性泥页岩地层存在水化初期高坍塌压力现象,随着水化时间的增加,井壁稳定性并未进一步恶化;对于该类地层,在钻井设计与施工中,需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化初期的高坍塌压力现象,而并不一定要使用过高的钻井液密度。 相似文献
10.
Anglia气田位于英国大陆架(UKCS)南部扇形区48/18b和48/19b区块中。储层为二叠系赤底统的砂岩,根据英国南部北海的标准确定为中小规模储层。这块气田被分为东区和西区,其原始天然气储量分布相等。钻井评价结果表明:气田的东部显示出良好的生产能力,而西部井的开采却不经济。开发研究表明,为了使气田开发经济上可行,必须提高条件差的西区井的产量。虽然尝试了常规的增产措施,尤其是水力压裂,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牛地盒1气藏水平井钻井周期较长、单井产量低且不能长期稳产的工程技术难点,开展了水平井钻采工程技术研究。对已钻水平井井身结构、钻井液、压裂施工参数及工艺和排水采气工艺进行分析发现,井身结构、压裂施工参数和泡沫性能是制约开发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地对φ152.4 mm井眼、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和泡排试验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以φ152.4 mm井眼三开井身结构、复合钻井和防塌钻井液为主的优快钻井技术,钻井周期缩短7.79%;建立了适合盒1气藏储层特征的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施工成功率98.5%,压后平均单井无阻流量是直井的4.9倍;建立了临界携液模型,试验了速度管排水采气技术,生产时率提高了8.49%。应用结果表明,φ152.4 mm井眼和复合钻井可实现钻井提速,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是盒1气藏建产的有效方式,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可确保气田稳产。 相似文献
12.
压力瞬变分析通常用于确定地下储层参数垂直气井产能。在水平气井中,用一直井试井分析相似的技术也可确定这些参数,其资料解释可以用其它信息来证实。从加拿大Westerose油田在1994和1995年进行的垂直和水平欠平衡钻井项目中得到的资料被用于证这这一油藏管理工具的能力。结果表明,因垂直渗透率太小,不能经济地从致密交涉沙坝砂岩未采取增产措施的水平井中开采,因此需要采取压裂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岩石稳定性对增产措施和采气工艺的影响方面,对建南气田南飞三气藏水平井完井技术现状进行了评价。根据建南气田飞三气藏低孔、低渗和非均质性强特征,提出了适合于南飞三气藏水平井的完井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为该气藏和其他气藏大规模推广应用水平井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长岭气田高含CO2酸性气藏采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油田长岭气田火山岩气藏具有高温、高压、高含CO2的特点,气井腐蚀环境恶劣.为了有效降低高舍CO2天然气对气井的腐蚀危害,实现安全、高效完井.通过分析气井腐蚀工况和完井材质,形成了相应的防腐措施:采用S13Cr油管、FF、HH井口、配套油套环空缓蚀剂;根据气藏特点,通过管柱优化设计,形成了系列化完井管柱组合;针对气井管柱渗漏问题,形成了提高上扣扭矩等技术措施,现场生产状况良好,有效保障了长岭气田高含CO2气井经济、安全、高效开发,该套技术对于其他类似气田完井投产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川中八角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四段气藏属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的特征,气井产能总体较低且普遍产水.。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下降,气井带液能力减弱,部分井只能通过间开维持生产,给气藏生产组织带来了困难。气田通过实施泡排、柱塞气举等排水采气工艺试验,优选出柱塞气举作为区块主要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目前柱塞气举工艺在气田内已处于广泛应用阶段,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产水气井稳定带液,维护了气井产能,延缓了产量递减,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徐深气田D区块属于深层大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快,有利相带延伸范围有限,气藏底部普遍发育水层;储层物性差,单井产能低,气井以压裂投产为主,部分直井压裂后产较多的地层水。为了试验研究应用水平井技术控制底水、提高气藏单井产能的可行性,探讨这类气藏的有效开发模式,提高其储量动用程度和整体开发效益,在该区块开展了火山岩气藏水平井开发先导性试验,通过开展气藏精细描述、三维地质建模、储层地质条件适应性评价,地质、地震和气藏工程等多学科优化设计论证,优选有利区带,针对Ⅰ类火山岩储层部署1口水平井,完钻后采用筛管完井,测试求产,日产气达到55.5×10^4m^3,无阻流量高达165.9×10^4m^3/d,是区块内同层位直井无阻流量的5.0倍,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开发试验证实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发Ⅰ类火山岩储层是可行的,可在Ⅰ类火山岩储层中推广应用水平井技术,同时可探索利用水平井开发Ⅱ、Ⅲ类火山岩储层。 相似文献
20.
徐深气田属于深层大型低或特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快,有利相带延伸范围有限,气藏底部普遍发育水层;储层以Ⅱ、Ⅲ类为主,物性差,气井以压裂投产为主;现有地震技术难以准确预测有效储层分布特征和天然裂缝发育特征.针对火山岩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和水平井开发设计难度大等特点,通过多年的水平井开发实践与攻关研究,形成了适合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的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和整体开发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同类气藏水平井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