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锴 《饮食科学》2014,(9):44-44
我去湖南衡阳省亲时,吃到了当地俗称“头碗”的传统名菜——“玉麟香腰”,印象极为深刻。玉麟香腰又名“宝塔香腰”“七层楼”,是湖南衡阳地区民间红白喜事、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上的第一道菜,故又名“头碗”。它实际上是衡阳地区数种传统美食的“集大成者”,颇有“博采众家之长,凝成一菜风格”的况味。此菜据传为清末名臣、衡阳人彭玉麟所创。  相似文献   

2.
连允东 《美食》2006,(3):36-36
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的民间传统宴会上,“八大碗”菜肴中的第三碗菜特别受到客人的青睐,那就是鲜甜脆嫩的地道宁化菜——“燕”。  相似文献   

3.
朱九山 《中国烹饪》2014,(8):102-103
“豆腐一碗.一碗豆腐”。指的是事情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今天我们所做的豆腐菜太多。但基本上还沿用传统的加工技法。在辅料、调料的运用上也仍然是陈陈相因。要想改变豆腐菜的传统口味、传统的操作模式、传统的消费习惯。需要采取一些颠覆性手法。如借用国外的一些原料、烹饪技法以及一些民间尚待挖掘的新原料、新技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豆腐一碗.一碗豆腐”新解为“豆腐一碗不假。满碗溢彩是真”。  相似文献   

4.
曹锡琴 《中国烹饪》2010,(2):120-121
六大碗主要是肉打滚,肉是主角,办一次喜事没有条把猪子是拿不下来的。那时家乡人一般烧六个菜,用大海碗装,叫做“六大碗”,取“六字吉祥、六六大顺”之意。  相似文献   

5.
“红烧肉”是中国人民最最平常的家常美食。遥想当年,逢年过节吃它,婚寿喜庆吃它,“打牙祭”、“吃拼火”吃它,连毛泽东转战陕北时打了大胜仗,他所企望的犒劳也只是一碗“红烧肉”。那些粗茶淡饭尚且不保,吃糠咽菜苟延岁月的日子,一碗“红烧肉”的确可以调剂膳食,一餍馋吻。可  相似文献   

6.
冬儿 《美食》2008,(2):24-24
朋友,当你在旅途中或加班加点时品尝一碗香气诱人、爽口无比的“快速面”时,你也许不知道这快捷实惠的“快速面”竟与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宝贝,再吃一口,乖!”爷爷奶奶端着碗追着小孙孙“求吃饭”的戏码,想必在许多有孩子的家庭中都曾上演过。其实有时候,稍微玩点小心思,就能让宝贝乖乖就范,“萌”是最管用的一招。  相似文献   

8.
大宝 《食品指南》2014,(2):18-21
2013年12月28日中午,有网友发微博称,习近平主席突然出现往北京月坛北街的“庆丰包子铺”,排队买包子,付款、端餐盘都自己来。据店家透露,习近下车席点了二两猪肉大葱馅包子,共6个,一碗炒肝,一份芥菜,消费了21元。  相似文献   

9.
陈荞  严子含 《川菜》2014,(3):40-41
身在成都,想尝尝网上热议的“习连套餐”?不用急,昨日,位于金牛区光荣路的一家陕西饺子馆,推出了成都版的“习连套餐”,价位最低的套餐是18元,包括一个肉夹馍、一碗凉皮和一碗小米粥。想尝鲜的市民,不妨去餐馆体验一下。  相似文献   

10.
朋友聚会,饭桌上最受欢迎的不是鲜鱼大虾,而是其貌不扬的“粗粮”。曾在艰苦年代赖以度日的粗粮,如今成为“食尚”。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开始习惯于早餐喝碗燕麦粥、晚饭一份玉米饼……  相似文献   

11.
《中外食品工业》2011,(9):40-43
一碗普通的饭,一份简单的汤,融进我们的一些心思就变成了颇有些滋味的“泡饭”,好吃、省力,尤其在夏天你会充分体会到泡饭的好处,搞定不难,回味久远。  相似文献   

12.
清代,山东济南城新任知府王巴,一天心血来潮,向“悦来栈”的掌勺人点了两道菜。一道是“生熟蛋”,即一个蛋一刀切两半,吃生不吃熟,不准淌清黄;第二道是“咸淡汤”,一碗汤两种味,一种喝如白开水,另一种喝如咸汤。末了,王巴扔下一句话:明天来品尝。  相似文献   

13.
陈将军,川军将领中的一位师长。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布衣布鞋,头发剃光,生活简朴,自奉甚薄,一副“土财主”的派头。可是他不搓牌掷骰,却喜川戏曲艺,逢他生日,必邀慈惠堂扬琴班子,穿戴红色绣花衣帽庆唱。他虽行伍出身,文化不高,因在官宦场合久了,也颇具“名士”风貌。解甲而没有“归田”,屈指蓉城富裕“寓公”;九龙巷置有半条街的街房;开有一家财源猛进的银号,自任董事长,大公子留日归来作经理,究竟有多少家产谁都不得而知之。 陈将军还是著名的美食家。 他每天早上黎明时候,就从盐市口步行往布后街荣乐园。餐馆没开始营业,只得由侧边小巷进去,进去做什么呢?吃早饭,荣乐园的服务员“班头”萧胖子一见,忙躬腰丢“卡子”:“将军早!”边说边安坐,抹桌摆箸,添起一碗白花花的热饭,拿来一盘萝卜嫩姜“拼镶”的泡菜,然后端上一大碗香喷喷加葱花的“高汤”。陈将军二话没说,高兴地用起早餐来。吃毕算帐,饭菜一共两角,汤呢?不算钱,那些年代一般饭馆  相似文献   

14.
兰州的茶道     
兰州真正的喝茶是“刮碗子”。有句流行的话:“宁丢千军万马,碗子不能不刮”,如此气概,真是够水准了! “碗子”也叫“三炮台”或“八宝盖碗子”。据说它早先是皇宫里的喝法,是在宫里做官的河州人(临夏人)滞回来又加以发展的。兰州有很多的回民是临夏来的,这种“三炮台”碗子便衍传到了兰州,一代一代下来,成了兰州的一种口饮盛事。 在讲究地方文化传统风俗的人家、兰州土著人和回民中,  相似文献   

15.
方凤 《饮食科学》2009,(1):25-25
睿一宝宝15个月了,小牙儿出了不少,能自己吃东西了。给他牛奶.他抱着奶瓶自己喝;给他鸡蛋羹或米糊,他用小匙一勺一勺地吃。可是,当碗里的食物变成肉丁或蔬菜后,睿一吃得就不那么痛快了,食物塞在他嘴里,他随便地嚼几下,便吐出来了。睿一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宝宝吃“软”不吃“硬”呢,难道是宝宝不会咀嚼吗?  相似文献   

16.
刘锴 《饮食科学》2014,(10):47-47
我去湖南衡阳省亲时,吃到了当地俗称"头碗"的传统名菜——"玉麟香腰",印象极为深刻。 玉麟香腰又名宝塔香腰、七层楼,是湖南衡阳地区民间红白喜事、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上的第一道菜,故又名"头碗"。它实际上是衡阳地区数种传统美食的"集大成者",颇有"博采众家之长,凝成一菜风格"的况味。  相似文献   

17.
苏州人虽以米食为主食,但也喜欢吃面条。而说到苏帮面,就绝绕不过那碗被誉为“面中皇帝”的“两面黄”。  相似文献   

18.
向荣 《中国食品》2013,(23):56-57
食材粗加工、清洗、烹饪、装盘、传菜、冼碗……坐在大堂的食客们抬头就能看见对这些大厨们在厨房操作间里一切工作的“实况直播”,这一幕就发生在武汉市青山区丽华园酒店。这是青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也是丽华酒店厨房的一次“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新疆大约居住了100万回族人,这里的回族人举办婚、丧、嫁、娶活动或招待亲朋好友和远道而来的客人时,都要制作传统的"九碗三行子"。"九碗三行子"是指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装不同的菜品,并且摆放时9只碗摆成正方形,横竖都成3行,因此得名"九碗三行子"。如果取掉中间的水菜,就是一个回族的"回"字。有关"九碗三行子"的由来,相传在明朝建国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回族大将常遇春,在一次打完胜仗后,于军营中支起九口大锅,制作  相似文献   

20.
早就知道开县的“头碗”出名.可是却从未见过,这次去开县采访时,才终于见到了这道被当地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大莱。由于开县人设宴款待客人时桌上总是少不了它。而且还总是第一个端上来。“头碗”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