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焙烧—酸浸的方法从某Li_2O品位为0.64%的黏土型锂矿中浸出锂,考察了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Li_2O浸出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酸浸工艺中浸出温度和时间、硫酸浓度和液固比对Li_2O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土型锂矿在600℃焙烧30min后,锂焙烧渣在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0min、硫酸浓度1.5mol/L、浸出液固比为6的条件下搅拌浸出,Li_2O浸出率最高达92.97%,浸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氯化焙烧—水浸的方法从某Li2O品位为3.23%的锂云母浮选精矿中回收锂,考察了焙烧过程中氯化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过程中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Li2O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Cl2用量为锂云母精矿质量的3/4,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40min,焙烧渣在液固比3∶1,室温浸出40min的条件下,Li2O浸出率可达到95.36%,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硫酸熟化—水浸工艺进行综合提取锂云母中锂、铷、铯的研究,考察了硫酸浓度、酸矿比、熟化温度、熟化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等对锂、铷、铯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锂、铷、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酸矿比1∶1、硫酸浓度70%、120℃熟化8h、液固比4∶1、50℃浸出1h。在此条件下,锂、铷、铯的浸出率分别为91.42%、88.83%、90.09%。  相似文献   

4.
以锂云母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硫酸熟化-水浸、氟化酸浸、碳酸钙焙烧-水浸、硫酸钙焙烧-水浸、氯化焙烧-水浸工艺探索试验,确定了氯化焙烧-常温水浸工艺更适用于锂云母矿综合提取铷、铯、锂,同时考察了该工艺下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添加剂种类及用量、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对铷、铯、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剂氯化钙用量50%、碳酸钠用量20%、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6 h、浸出液固比1∶1条件下,锂云母矿经氯化焙烧-常温水浸1 h可获得95%以上的铷浸出率、94%以上的铯浸出率、87%以上的锂浸出率,同时在焙烧过程中碳酸钠吸收氯化钙释放的含氯气体,使该工艺的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电池粉在不同气氛中焙烧预处理后用硫酸浸出钴,考察了焙烧气氛及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钴浸出率的影响,采用XRD、SEM对焙烧前后的电池材料进行表征。电池材料在氮气氛中焙烧处理后,表面变得蓬松、多孔,其中的钴酸锂转化成Li_2CO_3、CoO、Co;电池材料在氮气氛中于600℃下焙烧2 h,然后用浓度为4 mol/L硫酸溶液在85℃、液固体积质量比10 mL/g条件下浸出2.5 h,钴浸出率为88%,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利用稀硫酸优先浸出工艺分离回收废料中的Li和Ti,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在酸浸过程中对Li和Ti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稀硫酸优先浸出工艺参数为硫酸浓度4mol/L,液固比6∶1,水浴温度8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Li一次浸出率为90%,Ti浸出率为1.08%。  相似文献   

7.
利用H2SO4/H2O2体系从碱性锌锰电池中浸出锌和锰,考察了硫酸浓度、H2O2浓度、温度、固液质量体积比和浸出时间对锌、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体系中加入H2O2,可显著提高锌、锰浸出率;在硫酸浓度0.55mol/L、H2O2浓度0.66mol/L、浸出温度50℃、固液质量体积比1∶30条件下浸出60min,锌、锰浸出率分别达97%和94%,浸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用H2SO4+Na2SO3溶液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浸出有价金属镍、钴、锰,然后以共沉淀—固相法从浸出液中回收镍钴锰酸锂,考察了硫酸浓度、亚硫酸钠用量、浸出时间、温度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2 mol/L、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1.2倍、温度70℃、浸出时间9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1 mL/1 g条件下,镍、钴、锰浸出率分别为98.21%、97.46%、96.87%;从浸出液中回收的镍钴锰酸锂结晶性良好,金属元素分布均匀,可用于制备电池正极。  相似文献   

9.
稀土电解熔盐渣经过氧化钙和硫酸铝协同焙烧活化得到焙烧渣,采用硫酸浸出高效提取焙烧渣中稀土、锂、氟,系统考察了不同酸浸条件对稀土、锂、氟浸出率的影响。针对较优酸浸条件下的浸出液,用硫酸钠沉淀析出稀土复盐沉淀,实现稀土分离。结果表明:较优酸浸条件为硫酸浓度4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单位:mL/g)、浸出温度90 ℃、浸出时间4 h,熔盐渣中镨、钕、钆、锂、氟的浸出率分别为95.83%、96.55%、93.06%、95.52%、94.85%。稀土复盐沉淀纯度高,稀土回收率达99.3%以上。该方法可以高效回收稀土熔盐电解渣中稀土、锂、氟有价元素,对提升稀土熔盐电解渣的全组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硫酸从贵州某高铁菱锰矿中浸出锰和铁,考察了酸浸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矿酸质量比、温度对锰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6h、液固体积质量比5∶1、矿酸质量比1∶0.6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6.78%,铁浸出率为43.1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NH4)2SO4焙烧活化—硫酸浸出法提铝,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硫酸浓度对铝浸出率的影响,探究了熟料酸浸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8/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0 min、硫酸浓度20%优化条件下,铝浸出率为84.64%;浸出动力学公式为■,反应活化能为22.045 4 kJ/mol。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采用氢氧化铝吸附沉淀锂—焙烧—水浸工艺从含锂矿石酸性浸出液中提取锂。结果表明:在搅拌时间5 h、溶液pH=7、吸附温度40℃条件下用氢氧化铝吸附沉淀锂,锂沉淀率为98.7%;沉淀物在500℃下焙烧40 min,然后用水浸出,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1.5∶1、浸出温度45℃、浸出时间4 h,锂浸出率达99%,锂的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从钨渣中回收钪,考察了硫酸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水浸时间、水浸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钪、钨、锰、铁、硅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硫酸浓度3.5mol/L,焙烧温度200℃,焙烧时间2h,水浸温度90℃,水浸时间1h,水浸液固体积质量比5∶1)下,氧化钪浸出率达93%以上;工艺简单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赞比亚某氧化铜矿使用硫酸进行浸出的情况。考察了氧化铜矿浸出过程中铜矿粒度、始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各阶段的酸耗进行了研究,找到了该氧化铜的最佳浸出条件及酸耗指标,即在常温、常压的情况下,采用硫酸对磨矿细度-200目占40%的物料进行浸出,当浸出时间1h,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3∶1,酸用量12g(始酸浓度40g/L)时,可使得该氧化铜矿的浸出率达97%以上,浸出硫酸单耗仅1.42t/t·Cu。  相似文献   

15.
对于难处理铀钼矿而言,硫酸焙烧法可有效活化铀、钼组分并实现高效提取。焙烧过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铀、钼浸出率均有较大影响,而酸矿质量比对铀浸出率影响更显著,硫酸浓度对钼浸出率影响更大。TG/DTG分析表明,整个焙烧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27.4~66.7、66.7~141.1、141.1~267.3 ℃;对应的Kissinger微分法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7.592、16.878、38.660 kJ/mol。硫酸焙烧熟料浸出优化工艺参数为: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3 h、液固体积质量比5 mL/g。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用沸腾焙烧—两段浸出工艺从卢安夏钴精矿中回收铜、钴,考察了焙烧温度、过剩空气系数、Na_2SO_4加入量及浸出条件对Cu、Co浸出率的影响。钴精矿首先在681℃(沸腾层)、过剩空气系数1.71、空气直线速度0.247m/s、Na_2SO_4加入量2%条件下进行焙烧,然后经两段浸出(一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2h,初始硫酸质量浓度32g/L;二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4∶1,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3h,初始硫酸质量浓度180g/L),结果表明,钴、铜浸出率分别达90.18%和90.45%,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牛磺酸、环氧氯丙烷、硬脂酰氯、3-二甲胺基丙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AS-S),并用以从某低品位锰矿石中强化浸出锰,考察了AS-S质量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酸矿质量比、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性表面活性剂(AS-S)质量浓度30 mg/L、酸矿质量比0.65/1、液固体积质量比8/1、浸出温度60℃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8.45%;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CaSO_4·2H_2O和SiO_2,表明矿石中的锰基本被浸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硫酸从碳性锌锰电池正极材料中浸出Zn、Mn.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1h、硫酸浓度0.4 mol/L、固液质量体积比1∶50、H2O2体积分数0.2%、温度80℃条件下,Zn浸出率为98%,Mn浸出率为39%.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0.4 mol/L、固液质量体积比1∶10、H2O2体积分数0.3%、温度80℃条件下,Zn浸出率达99.9%,Mn浸出率为33%.  相似文献   

19.
在石煤酸浸提钒过程中,加入代号为JDTV01的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钒的浸出率,减少硫酸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硫酸浓度、添加剂JDTV01用量、固液质量体积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20%、添加剂用量1.5%、固液质量体积比1∶1、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11h条件下,钒的浸出率达到98.4%。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粘土型钒矿的硫酸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详细考察了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的浓硫酸用量、焙烧温度和时间,以及焙砂水浸过程中的温度、液固比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硫酸用量35%、温度250℃、时间3h的硫酸化焙烧条件下,所得焙砂在温度60℃、液固比4∶1下水浸1.5h,V2O5的平均浸出率达到88.98%,浸出渣中的V2O5含量低于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