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析反渗透浓水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渗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为保持膜表面的清洁,连续定量排出的部分浓缩水是影响反渗透系统提高回收率的关键因素.作者通过反渗透浓水应用的实例,阐述了不改变反渗透装置的工艺设计及设备,对工艺装置已经定型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采用浓水代替原水使用的技改措施,实现浓水再利用,提高反渗透装置水的利用率,降低水处理系统脱盐水单位水耗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邓朝红  梅军 《广西化工》2012,(8):57-58,47
分析了将浓水反渗透浓水回用于循环水场作为补水的可能性。针对浓水反渗透浓水的水质情况,进行了结垢倾向的计算。详细介绍了浓水反渗透浓水回用于循环水场作为补水的经验及效果。结果表明,广西地区浓水反渗透浓水回用作为循环水补水,不仅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循环水场运行成本,同时降低了循环水的腐蚀速率,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每台反渗透装置可生产除盐水60t/h,但需排出浓盐水20t/h。为了减少废水排放,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将1/2浓盐水回刚到反渗透装置的给水中。改造后反渗透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可节约地下水20t/h,达到r竹能减排与环保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连军  魏艳丽  熊鹰 《当代化工》2021,50(6):1289-1292
随着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炼油厂污水中COD等污染物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通过分析目标炼油厂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反渗透浓水的COD值和水质指标,对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优选,并评价了最终工艺方案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法对目标炼油厂反渗透浓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5.
海水淡化是维持舰船所需淡水供应和补充的唯一途径。阐述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反渗透膜、预处理和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技术上的发展,介绍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舰船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臭氧高级氧化+反渗透(RO)工艺将污水车间经过RO处理后的浓水再深度处理进行回用,处理规模为75 m3/h。运行结果表明:膜系统稳定,臭氧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为53.5%,RO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电导率去除率为96.2%、硬度去除率为93.5%、氯离子去除率为86.3%、COD去除率为98.0%、氨氮和浊度基本完全去除,出水进入已有超滤产水箱,处理成本为3.09元/t。  相似文献   

7.
朱桂荣 《河南化工》2004,(7):31-31,51
介绍了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热电站用水情况,提出了反渗透浓水回收的可行性,指出了燃煤电站回收反渗透浓水,不仅可以减少新鲜水或循环水用量,减少废水排放量;同时浓水对灰水具有混凝作用,可以减少灰渣的沉淀距离,提高灰场洪水季节排水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与处理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分析了不同海水淡化方法浓盐水的主要特征,介绍了国外常用的浓盐水排放和利用技术,包括直接排放法(排入海洋、地表水、污水处理系统等)和浓盐水再利用(灌溉、考虑制盐、提取化工原料)两类。文章分析了上述浓盐水处理技术适用的条件及其优缺点,指出了我国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制定相关法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反渗透海水淡化的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预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赵青云 《山西化工》2024,(4):178-179+228
高级氧化技术是当前研究热门的水处理技术之一。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芬顿法、电化学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以及臭氧氧化技术在反渗透浓水中的研究和应用,并对上述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及展望。期望这些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在线清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反渗透装置的投运,反渗透膜的污染因其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效果以及各地水源水质的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反渗透膜污染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进行清洗。而反渗透膜的清洗,尤其是在表洗是我国反渗透应用中的一大难题。文中主要介绍了卷式反渗透膜污染的原因、特征以及在线清洗配方的选择、操作注意事项和清洗实例等,以供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12.
陈琍  孙伟钢 《水处理技术》2006,32(7):74-75,78
根据嘉兴发电厂反渗透系统的流程、运行情况和多次反渗透膜的清洗经验,对于含有机物高的地表水为水源的反渗透膜运行特点、污染结垢情况以及使用常规药品进行化学清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具有同类水源及反渗透系统的使用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制药厂反渗透系统的工艺及系统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江苏某制药厂两级反渗透纯水系统在调试和其后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渗透淡水部分循环法制纯净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雄 《水处理技术》2005,31(1):75-76
本文提出了采用反渗透(R0)产水部分循环降低产水电导率,使之达到纯净水标准的一种工艺,适用于处理电导在500~1200μs/cm的原水。  相似文献   

15.
"RO/EDI"集成膜技术制备实验室纯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自来水为原水,采用反渗透,电去离子(RO/EDI)集成膜过程,结合超滤(U11)、微滤(MF)、活性炭、KDF合金滤料、阳树脂软化等净化工艺,先后组成了三种不同的集成工艺流程制备实验室纯水,并进行了性能对比评价。研究表明:采用“UF/MF-RO-软化-EDI”的工艺流程,操作简便。过程稳定,产水电阻率15.0±2.0MΩ,能够满足实验室纯水水标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已成为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微污染水,如再经预处理+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可以达到工业用水的水质,如锅炉补给水、循环冷却水等。分别测试了耐污染反渗透膜与普通反渗透膜的耐污染性能以及其他各项指标,并从它们的功能基团与膜表面结构角度初步探讨耐污染机理。考察了耐污染反渗透膜性能的变化规律,为以后的应用工程设计提供了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7.
反渗透法制取电子级超纯水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伟林 《水处理技术》2001,27(5):296-299
在现代大型微电子工业用超纯水系统中二级反渗透+N2配合真空膜脱气+三级混床的工艺属当今最新开发的工艺,在大型系统中应用很少,我们通过三年多的不断摸索、实践和优化改进,最终将该套具有技术先进、投资少、结构紧凑、出水量大、品质高等特点的水系统很成功地稳定运行,解决了工艺流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并且很好地控制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安徽省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及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去除水中TOC的情况,比较了不同水处理工艺去除水中TOC的情况。结果表明省内火电厂的除盐水TOC含量基本上都能满足《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 12145—2008)中对除盐水TOC含量的要求。除盐水TOC含量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基于反渗透的水处理工艺对水中的TOC去除率最高,除盐水的TOC含量也最低。  相似文献   

19.
刘学阳  陆柱 《净水技术》2011,30(5):122-126,133
随着R0反渗透膜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净水机中,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膜技术使用日益增多。为使反渗透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必须选择合适的给水预处理装置,保护好反渗透膜。该文将国产化的SPM(special powder material)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主要材料,对比SPM与GAC、纤维滤膜、活性炭棒组合预处理效果,筛选出优化组合,同时分别考察了填料填充高度、SPM粒度及进水流速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别与反渗透膜联用,选取优化的工艺条件,研究了饮用水净水机中SPM与反渗透膜组合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反渗透膜材料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家岭 《净水技术》2011,30(3):34-37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反渗透膜材料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该文综述了我国反渗透膜材料研究现状,根据反渗透膜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反渗透膜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我国下一步发展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