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现状,提出将自适应辅助学习理念和方法引入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推进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技术在新工科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性应用,同时探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为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以及学习资源推荐,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并提高教师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计算机类专业神经科学导论课程的建设目标,从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该课程的建设方法,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结果,指出该课程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高校应及时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以适应这一变化。基于此,以Android开发课程为例,进行计算机类课程多层次分级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目前高校Android开发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新工科建设需求和市场需求为立足点,明确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多层次分级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各学院、专业可依据不同的Android开发课程教学阶段和教学难度,自主选择四个课程模块组合。并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实践考核强化、项目驱动、实验云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了Android开发课程多层次分级教学具体实施措施,以期为计算机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类研究生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建设双语课程是人工智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在建设研究生《人工智能》双语课程中的思考和改革内容,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陈瑞 《计算机教育》2023,(7):111-114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如构建的问题,分析本科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总结国内外高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将课程分成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两大部分,按本科年级分别设计通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交叉前沿课程4种层次的课程构建方法,从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出发,具体阐述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据与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人工智能课程的跨学科特点和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介绍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开展多元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探索的过程,通过依托知名企业的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平台和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构建基于头歌的课程实训平台、基于华为智能基座的实践教学平台、百度飞桨AI Studio平台和智能驾驶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元实践教学体系,说明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谢榕  李霞 《计算机教育》2014,(19):93-97
提出集先进性、实用性和前沿性为一体的人工智能课程规范化教学案例库建设和设计方法以及案例教学—实践活动—现实应用有机融合的案例教学实践新思想。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探索性地提出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以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人工智能为例,紧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改革实践,从"Why—How—What"3个主要方面出发,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可行性教学方案,介绍教学实践过程,最后说明取得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适用于各专业的人工智能导论类课程设计问题,提出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校企合作,制订通用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以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唯一一门人工智能类课程为例,阐述在没有后续配套课程的情况下,如何兼顾理论联系实践,校企合作进行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探讨此类通用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教学情况,分析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工科人才的要求,对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探,设计了相应的实践平台、实验内容、案例库、校企合作及实践教学等,以期为人工智能导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计算机实践类教材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复杂学习特点,提出从复杂学习的角度思考教材中教学产出的定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案的设计,通过教材实例说明相应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机器人课程包含控制器、传感器、机器人设计及程序编写等知识,是涉及学科门类最为广泛的知识载体。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强调知识的构建性和系统性,机器人教育是培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机器人教育逐步成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和综合实践类课程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教学现状,指出了软件类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理论性强,项目缺少应用背景,学生实践能力低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分别从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解决软件类课程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本科人工智能课程如何开设的问题,在细致梳理总结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将人工智能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并以北京大学开展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现状,以讲解式、讨论式案例教学为切入点,以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上机内容为实践环节,介绍教学及实践过程,提出将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精品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人工智能课程自身特点和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建设历程,总结我校人工智能精品课程的建设改革经验及体会。首先介绍优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然后探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包括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人工智能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以兴趣引导的互动式教学、举行课堂讨论会营造自由探索气氛等。最后分析了人工智能课程尚需改进的两个问题。本文可供兄弟院校人工智能精品课程建设和其他课程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自动化等信息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实践。分析了教材、文献资料、实验指导及网络环境等教学条件的发展情况。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环节进行了探讨,总结当前人工智能教学与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工科培养模式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总体框架,按照夯实学科基础、突出前沿交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介绍理论教学、实训及科创、毕业设计3类课程科教融合实践路径、课程思政融入实践路径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最后说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现状,利用Bicomb、Ucinet、SPSS26.0对中国知网上与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相关的175篇文献进行了共词分析,发现目前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课程的课程建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策略、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未来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要关注以下三方面:人工智能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优化与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