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青  张亚文  朱丽  吴涛 《计算机科学》2021,48(11):307-311
针对简单的神经网络缺乏捕获文本上下文语义和提取文本内重要信息的能力,设计了一种注意力机制和门控单元(GRU)融合的情感分析模型FFA-BiAGRU.首先,对文本进行预处理,通过GloVe进行词向量化,降低向量空间维度;然后,将注意力机制与门控单元的更新门融合以形成混合模型,使其能提取文本特征中的重要信息;最后,通过强制向前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取文本特征,再由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情感分析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已在文本情感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文本之间存在上下文依赖问题,虽然CNN能提取到句子连续词间的局部信息,但是会忽略词语之间上下文语义信息;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BiGRU)网络不仅能够解决传统RNN模型存在的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而且还能很好地弥补CNN不能有效提取长文本的上下文语义信息的缺陷,但却无法像CNN那样很好地提取句子局部特征.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通道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MC-AttCNN-AttBiGRU)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通过注意力机制关注到句子中对情感极性分类重要的词语,而且结合了CNN提取文本局部特征和BiGRU网络提取长文本上下文语义信息的优势,提高了模型的文本特征提取能力.在谭松波酒店评论数据集和IMD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相较于其他几种基线模型可以提取到更丰富的文本特征,可以取得比其他基线模型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微博文本的情感分析已经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为了更有效分析微博文本的情感极性,实现将表情符的情感表现加入到文本分类的任务中,提出了一种将深度学习与情感符号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向门控循环(BiGRU)神经网络对文本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文本和表情符号的向量表示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softmax识别出最终的情感极性.本文采集了三种微博语料集,实验结果表明,与融合表情符的自注意力机制和BiLSTM模型和与仅输入纯文本的自注意力机制和BiGRU模型相比,融合表情符号的自注意力机制和BiGRU网络模型有效地提高了情感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对裁判文书中判决结果的倾向性分析是完成律师推荐系统的前提,如何高效的实现判决结果倾向性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BiGRU的判决结果倾向性分析模型.首先,训练词向量,得到词向量表;然后,通过查找词向量表,将文书数据转化为词向量序列,将词向量序列作为输入来训练判决结果倾向性分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注意力机制和BiGRU算法在判决结果倾向性分析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该模型能够对裁判文书中判决结果的倾向性做一个合理的判断,为后期律师推荐系统的实现提供一个合理的评分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铮  陈莉  张爽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8):2303-2307
目前情感分析模型通常使用word2vec、GloVe等方法生成静态词向量,并且传统的卷积或循环深度模型无法完整地关注上下文,提取特征不充分,影响情感判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ELMo(embedding from lan-guage model)和双向自注意力网络(bidirectional self-attention network,Bi-SAN)的中文文本情感分析模型.首先通过ELMo语言模型训练得到融合词语本身和上下文信息的词向量,解决了一词多义的问题;同时使用预训练的skip-gram算法代替随机初始化的ELMo模型的嵌入层,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之后使用Bi-SAN提取特征,由于自注意力机制,Bi-SAN可以完整地关注每个词的上下文,提取特征更为全面.同现有的多个情感分析模型对比,该模型在酒店评论数据集上和NLPCC2014 task2中文数据集取得了更高的F1值,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科院张松懋研究员提出了将3D动画自动生成技术应用在手机短信中.短信情感分析是手机3D动画自动生成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系统中使用的方法是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准确率较低,无法达到实用的目的.而近几年,深度学习在情感分析任务中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动提取短信中的语义情感特征,且注意力机制可以自动为词加权获取信息.为此,本文提出将深度学习中的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应用于手机短信自动生成系统中的情感分类.实验表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比之前的方法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Word2vec等静态词向量模型对于每个词只有唯一的词向量表示,无法学习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汇多义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词向量和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情感分类方法.在大型语料库上利用深度双向语言模型预训练通用词向量;在情感分类任务的训练语料上对向量模型进行微调,得到最终的上下文相关的动态词向量作为输入特征;搭建双向长短期...  相似文献   

9.
针对视频多模态情感分析中,未考虑跨模态的交互作用以及各模态贡献程度对最后情感分类结果的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AMF-BiGRU).首先,利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来考虑各模态中话语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得到各模态的内部信息;其次,通过跨模态注意力交互网络...  相似文献   

10.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文本情感分析模型通常存在文本特征提取不全面,且未考虑关键信息对文本情感倾向的影响等问题。基于并行混合网络与双路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改进的文本情感分析模型。根据不同神经网络的特点分别采用GloVe和Word2vec两种词向量训练工具将文本向量化,得到更丰富的文本信息。将两种不同的词向量并行输入由双向门控循环单元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并行混合网络,同时提取上下文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使用双路注意力机制分别对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加强处理及特征融合,增强模型识别关键信息的能力。将融合后的整个文本特征输入全连接层,实现最终的情感极性分类。在IMDb和SST-2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1.73%和91.16%,相比于同类文本情感分析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证明了双路注意力机制可以更全面地捕获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提高文本情感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汪平凡 《传感器世界》2021,27(10):26-30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模型无法有效识别文本中特定方面情感倾向,以及不同词语对句子的情感极性贡献不同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BiGRU的注意力交互模型(BiGRU-IAT).该文使用Bert预训练模型分别对句子和方面词编码,充分考虑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关联性,可以有效解决词语多义性问题.双向GRU网络提取文本语义信息得到隐藏层向量表示,接下来利用注意力机制捕捉句子和方面词之间的交互信息,为词语分配相应的权重分数.在SemEval 2014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iGRU-IAT模型在准确率和F1值上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2.
虽然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提取局部特征,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可以提取全局特征,它们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分类效果,但CNN在获取文本的上下文全局信息方面有些不足,而LSTM容易忽略词语之间隐含的特征信息.因此,提出了用CNN_BiLSTM_Attention并行模型进行文本情感分类.首先,使用CNN提取局部特征,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循环神经网络或者长短时记忆网络,远距离的相互依赖特征,要经过若干时间步骤的信息累积才能将两者联系起来,而距离越远,有效捕获的可能性越小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多维度,双向自注意网络(MDiSAN)的情感分析研究方法。引入双向多维度自注意会在计算过程中直接将句子中任意两个单词的联系通过一个计算步骤直接联系起来,使得远距离依赖特征之间的距离被极大缩短,能有效地利用特征。在计算每个特征时,能获取更准确的语义特征。在使用斯坦福情绪树库(SST)进行实验,将之前的模型与MDiSAN进行比较测试准确性。MDiSAN提高了最高精度(由CNN-Tensor给出)0.52%。与大量现有结构使用树的模型相比,MV-RNN,RNTN和Tree-LSTM,MDiSAN的表现分别优于7.32%,6.02%和0.72%。此外,MDiSAN比基于CNN的模型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主流的情感分析模型是基于依存树和注意力机制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但依存树捕捉依存关系较弱;注意力机制有时隐藏层和目标向量维度可能不一致,且归一化后对应的梯度将会变小,使模型很难训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依存图和双线性串联平衡因子的注意力机制情感分析模型(BSBDG-LSTM),引入依存图形结构,允许多个依存根节点存在,使依存关系理解更加充分;在注意力机制中添加可学习的参数矩阵和平衡因子,使隐藏层和向量的维度保持一致,并降低维度系数.电商评论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BSADG-LSTM模型比LSTM模型、ATAE-LSTM模型、DAT-LSTM模型和DASN模型在情感分析中准确率更高,模型训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词义信息和语义信息更好的与句子进行融合,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词义增强和注意力机制的Twitter情感分析方法.通过对Twitter中的单词进行词义和语义信息的补充,增加词向量的维度来增强语义;把扩充后词向量表示的文本与情感强度进行配对输入到双向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中.在Twitter数据集上进行普通情感分类、普通情感回归分析、基于Valence-Arousal的维度情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基于词义增强和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情感分析模型相比于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软件》2018,(1):116-120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互联网上发表着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中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些对于厂家进一步了解顾客意见,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依靠人工进行问卷调查的手段越来越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如何从大量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LSTM结构以及其一种变形GRU结构搭建了两个文本情感分类模型,对中文文本进行情感多分类;同时提出了一种伪梯度下降的方法进行模型参数调整,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参数调整方法可以使模型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融合规则不能真实反映观察者视觉感知特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异源图像多尺度融合算法。应用视觉注意机制,计算异源图像间的视觉显著度匹配系数,并根据这一系数对小波变换近似系数进行自适应融合,在小波细节系数融合中使用带有方向连续性检查的选大值方法,采用视觉显著度差对融合算法的视觉保持一致性进行评价。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客观性能指标和主观视觉一致性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用户评论情感分类方法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在文本中捕捉重要局部特征的优势,在没有外部语法信息的条件下自动学习上下文关系,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TextCNN,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文本分类模型(TextCNN Attention,TextCNN-Att),TextCNN-A...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嵌套长短期记忆网络(NLSTM)2种模型,基于注意力机制提出一个用于文本表示和分类的CNLSTM模型。采用CNN提取短语序列的特征表示,利用NLSTM学习文本的特征表示,引入注意力机制突出关键短语以优化特征提取的过程。在3个公开新闻数据集中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6.87%、95.43%和97.58%,其性能比baseline方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