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振宇  杨健 《自动化学报》2023,(7):1446-1455
双目深度估计的在线适应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其要求模型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目标场景中在线连续地自我调整并适应于当前环境.为处理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在线元学习适应算法(Online meta-learning model with adaptation,OMLA),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引入在线特征对齐方法处理目标域和源域特征的分布偏差,以减少数据域转移的影响;然后利用在线元学习方法调整特征对齐过程和网络权重,使模型实现快速收敛.此外,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元学习的预训练方法,以获得适用于在线学习场景的深度网络参数.相关实验分析表明, OMLA和元学习预训练算法均能帮助模型快速适应于新场景,在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的效果超越了当前最佳的在线适应算法,接近甚至优于在目标域离线训练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
人脸识别系统的快速发展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包括检测实时性、面对复杂环境的泛化性、对多种攻击类型的鲁棒性以及用户体验的友好性等.主要阐述了人脸活体检测的必要性,对方法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根据所提特征的不同,将活体检测分为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并将近期针对算法泛化性的研究进展归纳为基于辅助监督信号方法、基于域适应域泛化的方法、基于特征解耦的方法、基于噪声建模的方法、基于异常检测的方法,对每类方法的代表性算法进行了分析介绍,详细总结了每类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从各方面系统地概括了人脸活体检测问题,包括不同类型的呈现攻击、先进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常用公共数据库、标准化评价指标、测试方法等的介绍.此外,还讨论了该领域的难点与挑战,总结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标检测是机器人技术领域中重要的技术环节,而作为机器人开发领域中最受欢迎的平台之一,ROS (Robot Operating System)平台实现快速准确的目标检测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深度学习方法是实现目标检测功能的核心技术,但当前ROS平台自带的目标检测数据包实现原理仍是基于传统的局部图像特征描述方法,目标检测鲁棒性差,泛化能力弱.本文就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SD_MobileNet框架,结合独立制作的图像数据集训练定制的目标检测模型,并将模型集成到ROS平台实现快速准确的目标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4.
点云数据被广泛用于多种三维场景,深度学习凭借提取特征自动化、泛化能力强等优势在三维点云的应用领域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点云分类的主流研究方法。根据提取方式的不同,将现有算法归纳为传统方法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着重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代表性方法和最新研究,总结其基本思想以及优缺点,对比分析主要方法的实验结果;展望深度学习在点云分类领域的未来工作以及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当标注样本匮乏时,半监督学习利用大量未标注样本解决标注瓶颈的问题,但由于未标注样本和标注样本来自不同领域,可能造成未标注样本存在质量问题,使得模型的泛化能力变差,导致分类精度下降.为此,基于wordMixup方法,提出针对未标注样本进行数据增强的u-wordMixup方法,结合一致性训练框架和Mean Teacher模型,提出一种基于u-wordMixup的半监督深度学习模型(semi-supervised deep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u-wordMixup,SD-uwM).该模型利用u-wordMixup方法对未标注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在有监督交叉熵和无监督一致性损失的约束下,能够提高未标注样本质量,减少过度拟合.在AGNews、THUCNews和20 Newsgroups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有效提高时间性能.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病理图像的自动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人工提取特征的分类算法,存在需要专业领域知识、耗时费力、提取高质量特征困难等问题。为此,采用一种改进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乳腺癌病理图像的自动分类;同时,利用数据增强和迁移学习方法,有效避免了深度学习模型受样本量限制时易出现的过拟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可达到91%,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性。  相似文献   

7.
陈奕宇  霍静  丁天雨  高阳 《软件学报》2024,35(4):1618-1650
近年来,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已经在诸多序贯决策任务中取得瞩目成功,但当前,深度强化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海量的学习数据与计算资源,低劣的样本效率和策略通用性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元强化学习(meta-reinforcementlearning,Meta-RL)致力于以更小的样本量适应更广泛的任务,其研究有望缓解上述限制从而推进强化学习领域发展.以元强化学习工作的研究对象与适用场景为脉络,对元强化学习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首先,对深度强化学习、元学习背景做基本介绍;然后,对元强化学习作形式化定义及常见的场景设置总结,并从元强化学习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角度展开介绍元强化学习的现有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元强化学习领域的研究挑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模型分类方法大都面向特定的具体任务,在面向三维模型多样化分类任务时表现不佳,泛用性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端到端的深度集成学习模型E2E-DEL(end-to-end deep ensemble learning),由多个初级学习器和一个集成学习器组成,可以自动学习复杂三维模型的复合特征信息;并使用层次迭代式学习策略,综合考量不同层次网络的特征学习能力,合理平衡各个初级学习器的子特征学习和集成学习器的集成特征学习效果,自适应于三维模型多样化分类任务。基于此,设计了一种面向多视图的深度集成学习网络MV-DEL(multi-view deep ensemble learning),应用于一般性、细粒度、零样本三种不同类型的三维模型分类任务中。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深度元学习是解决小样本分类问题的流行范式。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元学习的小样本图像分类算法进行了详细综述。从问题的描述出发对基于深度元学习的小样本图像分类算法进行概括,并介绍了常用小样本图像分类数据集及评价准则;分别从基于模型的深度元学习方法、基于优化的深度元学习方法以及基于度量的深度元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对其中的典型模型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给出了现有算法在常用公开数据集上的性能表现,总结了该课题中的研究热点,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花卉识别算法一般是建立在手动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训练的基础上,其泛化能力有限且准确度存在瓶颈。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识别算法,采用152层残差网络架构,在爬虫获取的大量标定数据基础上,对神经网络进行迁移学习训练。上线发布的算法集成系统中,用户拍照获取的花卉照片可通过网络传输到云服务器,并在服务端部署的深度学习架构下实现花卉快速识别。针对ImageNet和网龙花卉数据集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残差网络迁移学习的方法具有识别准确率高、实时反馈、鲁棒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图像数据增广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作为深度学习的驱动力,对于模型的训练至关重要。充足的训练数据不仅可以缓解模型在训练时的过拟合问题,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参数搜索空间,帮助模型进一步朝着全局最优解优化。然而,在许多领域或任务中,获取到充足训练样本的难度和代价非常高。因此,数据增广成为一种常用的增加训练样本的手段。本文对目前深度学习中的图像数据增广方法进行研究综述,梳理了目前深度学习领域为缓解模型过拟合问题而提出的各类数据增广方法,按照方法本质原理的不同,将其分为单数据变形、多数据混合、学习数据分布和学习增广策略等4类方法,并以图像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各类算法进一步按照核心思想进行细分,并对方法的原理、适用场景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研究者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数据增广方法,为后续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和发展研究数据增广方法提供基础。针对图像的数据增广方法,单数据变形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几何变换、色域变换、清晰度变换、噪声注入和局部擦除等5种;多数据混合可按照图像维度的混合和特征空间下的混合进行划分;学习数据分布的方法主要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图像风格迁移的应用进行划分;学习增广策略的典型方法则可以按照基于元学习和基于强化学习进行分类。目前,数据增广已然成为推进深度学习在各领域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很有效地缓解训练数据不足带来的深度学习模型过拟合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数据和任务的特点选择和组合最合适的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的数据增广方案,进而为深度学习方法的应用提供更强的动力。在未来,根据数据和任务基于强化学习探索最优的组合策略,基于元学习自适应地学习最优数据变形和混合方式,基于生成对抗网络进一步拟合真实数据分布以采样高质量的未知数据,基于风格迁移探索多模态数据互相转换的应用,这些研究方向十分值得探索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小样本学习是面向小样本数据的机器学习,旨在利用较少的有监督样本数据去构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器学习模型。小样本学习能够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样本数据不充分时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可以为新型小样本任务实现低成本和快速的模型部署,缩小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距离,对推动发展通用型人工智能具有重要意义。从小样本学习的概念、基础模型和实际应用入手,系统梳理当前小样本学习的相关工作,将小样本学习方法分类为基于模型微调、基于数据增强、基于度量学习和基于元学习,并具体阐述这4大类方法的核心思想、基本模型、细分领域和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每一类方法在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目前小样本学习研究的常用数据集和评价指标,整理基于部分典型小样本学习方法在Omniglot和Mini-ImageNe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最后对各种小样本学习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分别从数据层面、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3个方面对小样本学习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如何从少数训练样本中学习并识别新的类别对于深度神经网络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如何解决少样本学习的问题,全面总结了现有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少样本学习方法,涵盖了方法所用模型、数据集及评估结果等各个方面。具体地,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少样本学习方法,提出将其分为数据增强方法、迁移学习方法、度量学习方法和元学习方法四种类别;对于每个类别,进一步将其分为几个子类别,并且在每个类别与方法之间进行一系列比较,以显示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各自的特点。最后强调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并指出了少样本学习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e fields of machine meta-learning and hyper-heuristic optimisation have developed mostly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although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particularly genetic programming) have recent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fields. Recent work in both fields shares a common goal, that of automating as much of the algorithm design process as possible.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ovid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automated algorithm design, and then we discus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ta-learning in the field of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and hyper-heuristics in the field of optimisation. This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dimensions of the problem space, the algorithm space and the performance measure, as well as clarifying important issues relat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automation and generality in both fields. We also discuss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challenges and foundational issues in meta-learning and hyper-heuristic research.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at this paper is not a survey, as several surveys on the areas of meta-learning and hyper-heuristics (separately) have been previously published.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paper is to contrast meta-learning and hyper-heuristics methods and concepts, in order to promote awareness and cross-fertilisation of ideas across the (by and large, non-overlapping) different communities of meta-learning and hyper-heuristic researchers. We hope that this cross-fertilisation of ideas can inspire interesting new research in both fields and in the new emerging research area which consists of integrating those fields.  相似文献   

15.
集成化装备的结构和功能日益复杂,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难以进行准确的特征提取,而深度学习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挖掘特征,适合于集成化装备的故障诊断。为此,首先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分别描述了国内外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最新研究进展;其次,简要介绍了三种典型的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方法(深度置信网络、堆栈自编码机和卷积神经网络),整理出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总结;而后将基于深度学习实现故障诊断面临的挑战总结为六种类型,并根据前文总结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思路;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四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标跟踪是利用一个视频或图像序列的上下文信息,对目标的外观和运动信息进行建模,从而对目标运动状态进行预测并标定目标位置的一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人机交互、智能交通和视觉导航系统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为目标跟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首先阐述了目标跟踪的基本研究框架,从观测模型的角度对现有目标跟踪的历史进行回顾,指出深度学习为获得更为鲁棒的观测模型提供了可能;进而从深度判别模型、深度生成式模型等方面介绍了适用于目标跟踪的深度学习方法;从网络结构、功能划分和网络训练等几个角度对目前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进行分类并深入地阐述和分析了当前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然后,补充介绍了其他一些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基于分类与回归融合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基于强化学习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基于集成学习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和基于元学习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等;之后,介绍了目前主要的适用于深度目标跟踪的数据库及其评测方法;接下来从移动端跟踪系统,基于检测与跟踪的系统等方面深入分析与总结了目标跟踪中的最新具体应用情况,最后对深度学习方法在目标跟踪中存在的训练数据不足、实时跟踪和长程跟踪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命名实体识别技术是信息抽取、机器翻译、问答系统等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为了方便研究者们了解基于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以及其他一些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展开综述性介绍,对四类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对比。同时对命名实体识别应用领域以及所涉及到的数据集和评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图表示方法的相关解析任务进行了研究,从形式化定义出发,首先以不同核心技术作为分类标准将图表示学习方法划分为五大类,其包括基于降维解析、矩阵分解、随机游走、深度学习和其他表示学习方法。其次通过归纳与对比分析梳理各类技术发展脉络,进而深层次展现各类图表示方法的优劣。随后结合图表示学习的常用数据集、评估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归纳分析,展开动态性、可扩展性、可解释性和可解析性的四维剖析。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图表示学习的未来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依据神经影像学进行临床诊断。深度学习能够挖掘患者影像资料中隐含的丰富信息并完成不同阶段的病程分类,是目前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数据集,总结经典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分类诊断中的应用以及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重点对卷积神经网络与融合多网络的分类诊断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对不同的思路和方法综合对比,讨论深度学习在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对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效率与早期预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Recently, addressing the few-shot learning issue with meta-learning framework achieves great success. As we know, regularization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and widely used to improv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However, rare research focuses on designing appropriate meta-regulariza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generalization of meta-learning models in few-shot learning.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meta-contrastive loss that can be regarded as a regularization to fill this gap. The motivation of our method depends on the thought that the limited data in few-shot learning is just a small part of data sampled from the whole data distribution, and could lead to various bias representations of the whole data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ampling parts. Thus, the models trained by a few training data (support set) and test data (query set) might misalign in the model space, making the model learned on the support set can not generalize well on the query data. The proposed meta-contrastive loss is designed to align the models of support and query set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a-learning model in few-shot learning can be improv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gradient-based meta-learning models in various learning problems, e.g., few-shot regression and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