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车站换乘通道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与1号线换乘通道是工程的一个难点。施工过程中,应用针对性的措施及科学的管理,成功地克服了场地、交通、地铁保护、改造施工等诸多问题,如期顺利完成了换乘通道的施工,确保了7号线的换乘运营。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铁6号线车公庄站施工中设置了换乘通道,风险较大,通过方案优化,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换乘通道的施工安全;下穿既有线的施工方案的思路,可为相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法军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9):90-91
换乘节点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且节点的换乘功能要求决定了节点区域施工面临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对于施工方来说,施工技术更多地需要根据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的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灵活的选择.本文结合某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中应用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分析,为换乘节点施工提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某换乘通道的工程特点及冻结施工情况,指出该通道长度较大,所处地层条件比较复杂,冻结暗挖段处于某园区B1号楼与C1号楼之间地下室下,地下室为园区车库,车辆出入频繁,故要严格控制地下室及地面变形,保证施工安全。针对工程特点,采用低温快速冻结,及时泄压控制冻胀;开挖中初支快速闭合,壁后及时注浆等方式,有效控制地层变形,对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20,41(3)
北京草桥地铁站为既有10号线与新建19号线、新机场线的换乘车站,新建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换乘通过长距离换乘通道方式实现,换乘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且紧邻区间隧道和地铁车站,施工影响较大.提出了双导洞台阶法+施工控制+深孔注浆联合保护措施,依据规范要求提出了相应的位移控制指标,建立了包含换乘通道与既有地铁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换乘通道临近区间隧道和地铁车站施工,除施工控制措施外,需要辅助以深孔注浆措施;区间隧道和车站的最大位移值分别为4.04和4.50mm,小于变形控制允许值,地铁结构位移余量足够;最大位移发生在区间隧道与地铁车站连接处和地铁车站端头位置,需在现场监测中重点关注,加密该位置测点;南侧换乘通道施工引起的竖向位移和横向水平位移占位移总量66%以上,是地铁结构安全保护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是上海已建的地铁车站中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车站,7号线常熟路站与运营中的1号线常熟路站通过一个换乘大厅和换乘通道进行换乘,换乘通道的施工也是该车站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叙述了7号线换乘通道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多项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运营中地铁区间隧道上方开挖卸土,周边环境保护,运营车站顶板开孔,结构改造等难题。 相似文献
7.
8.
以轨交地下换乘通道工程施工为背景,介绍了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下,通过对施工技术难点的分析和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特殊的施工工艺,确保了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重点介绍了围护结构稳定、地下水位控制、土体变形控制等三方面的主要技术难点。最后重点介绍了特殊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桥地铁站换乘通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方案下地铁车站换乘通道暗挖施工过程中上部既有桩基的受力特性及位移变化规律进行模拟,据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桥桩采取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地表沉降量和桥桩沉降量均较大,桥基承载力损失严重,严重影响到桥桩的稳定性。因此,在换乘通道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来确保桥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MJS工法在轻轨车站换乘通道中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轻轨车站换乘通道建设中,面临着施工净高低,周边环境复杂,需要保证上部结构安全等工程难题。MJS工法较传统的旋喷工法相比,有着施工扰动小,土压力稳定,施工效果可靠等优点,同时可以进行垂直,倾斜和水平施工,可以应用的领域也很广泛。以上海某轻轨车站换乘通道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MJS工法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探讨了MJS工法的施工参数,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保证施工对桩基等结构无损坏。现场施工以及监测数据都表明MJS比传统工法具有更强的优越性,能够进行地基和支护结构加固,并有效地保护了周边的重要建筑物,值得类似重要工程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换乘站施工破除既有车站结构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加密,换乘车站已成为地下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没有预留换乘条件的既有线车站进行破除改造。以北京某换乘站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破除既有侧墙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车站的结构墙体变形进行了监测,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分段破除墙体并及时架设支撑对既有结构内力及变形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FLAC3D,对广州地铁六号线海珠广场站与二号线间的换乘通道做了三维动态施工力学行为模拟,得到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及既有线的变形和内力的演变规律.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对换乘通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类似工程的施工及模拟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地铁19号线草桥站与既有10号线连接的换乘通道为例,介绍了复杂工程环境下,对地铁车站换乘通道施工技术重难点进行分析。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成功完成了换乘通道的施工。重点介绍了超前大管棚支护、全断面超前深孔注浆、超前小导管施工、破马头门施工、初期支护背后注浆等主要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运营中地铁周边环境保护的难题,确保了换乘通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车站围护结构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富水地层中,地下连续墙的止水效果是车站基坑开挖安全保障的关键。通常在换乘车站,由于施工的先后,新旧地连墙交界位置混凝土无法结合密实,基坑开挖过程易出现接缝处渗水,对基坑安全有较大影响,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以南宁地铁3号线安吉客运站为例,对地铁换乘车站地连墙交界位置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机场线二期北新桥车站外挂厅工程涉及对既有地铁5号线北新桥车站A口通道的改建,需将原27°向上倾角的通道改建为平直通道.综合考虑安全风险、施工工期、施工成本等因素,在以既有初支结构为主要支撑体系的状态下施作新建通道,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依托工程实例,对分期实施的十字换乘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后浇带分两次施工、地下墙对称凿除方案,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既有车站上浮、新老地连墙接缝渗漏、坑底涌水及噪声、粉尘影响既有车站运营的措施,成功将十字换乘地铁车站后施部分施工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上海轨交13号线金沙江路站与轨交3、4号线换乘通道位于宁夏路凯旋北路口,其基坑平面形状为不规则的“7”字形.综合各方面考虑,基坑止水及坑底加固采用了MJS工法,止水搭接700 mm,坑底搭接500 mm,止水采用180°半圆截面,搭接采用全圆满堂加固方式.该工法取得了预期效果,为以后大面积基坑止水、加固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地层中地铁车站施工对已运营的交叉换乘站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地下连续墙和基坑开挖施工技术,较好地控制了施工对既有车站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在富水地区城市主干道十字交叉口正下方,根据现场监测情况,通过验算并结合相关工程的经验,利用既有地下二层车站的围护结构,在不新增地下三层结构对应的围护结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并进行抽条分块开挖,顺利完成三层换乘节点,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可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