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洪卓众 《城市勘测》2018,(2):157-160
通过对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地表横向沉降规律基本符合Peak沉降理论,地表纵向沉降规律基本成平稳下降趋势。通过对地表监测点右线隧道盾构通过时影响的累计沉降数据进行数学建模,预测左线隧道盾构通过对地表的沉降影响,预测结果准确。得出在同等地质条件及施工参数下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的扰动规律,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贵阳地铁1号线新长区间浅埋暗挖法施工地表沉降规律,认为地表沉降在时间上经历稳定及微小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采用修正Logistic函数对测点变形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模型拟合的精确度较高。同时提出了类似地质条件下地表沉降预测分析模型方程。通过对横断面沉降曲线分析,认为距离相近的单线双洞隧道,先通过的隧道地表沉降量完成总沉降量的60%以上,后通过隧道地表沉降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运用PFC2D软件模拟Trapdoor试验,通过沉陷门下沉对双线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休止角试验和单Trapdoor模型试验得到数值模型的计算参数,通过开展单Trapdoor数值试验获取地表沉降曲线,拟合得到单线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Peck公式参数。开展同时开挖的双Trapdoor数值试验,利用单Trapdoor参数叠加得到双线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公式,并与简单叠加公式的拟合结果进行对比。最后进行先后开挖的双Trapdoor数值试验,揭示了隧道间距、埋深和双线隧道开挖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和隧道间距的减小,地表沉降曲线由"W"形态向"V"形态过渡;先后开挖工况下双线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呈非对称分布,地表沉降量最大值出现在先行隧道一侧,且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地表沉降曲线两侧最大值的差异有增加趋势;Peck公式拟合结果与离散单元法(DEM)数值模型和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双线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
裴秀安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2):120-122
针对新白广下穿白云国际机场暗挖隧道的特殊地质情况,对复杂环境下暗挖隧道穿越富水砂层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支护结构强度能对围岩刚度抑制地层变形进行很好的弥补。对隧道采用超前全(半)断面注浆可大幅减少地表沉降。对于双线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呈现"双凹槽形",先行开挖将对后续开挖的地表沉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发展,交通日益拥堵,地铁建设受到高度关注,然而下穿地铁隧道对地表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依托深圳地铁7号线安托山-农林区间下穿广深高速公路段的上软下硬地层中下穿隧道施工,重点研究了全断面注浆加固与上下台阶法施工影响下高速公路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并将先导性数值模拟成果与现场未动态采取其他辅助工艺措施段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1)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地层沉降变形规律;(2)隧道间距较小时,两隧道地表沉降槽相叠加,形成"单凹槽";(3)"单凹槽"的形成,是两隧道开挖时分别作用形成,沉降影响范围内各点沉降量受一定范围内下方土体开挖影响较大;(4)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合,可以优化施工工艺,为实际施工主要工艺决策提供参考以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永龙隧道右洞进口处的山地边坡上设置了三个地表沉降量测断面,以YK1+110断面为例,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头塘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风险地质断面较多,主体跨度大,开挖断面大,施工工艺复杂。根据施工过程中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和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受扰动后的变形主要经历加速、减缓、趋于稳定三个阶段;洞室分部开挖时应尽量避免反复扰动围岩,做到"少扰动、强支护",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控制地表沉降,本文以广州地铁四号线北延段车陂至南村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盾构隧道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施工参数并进行了相关的优化,通过分析地表沉降的时间规律,研究提出了控制盾构掌子面、盾体通过和盾尾脱出时三个阶段地表沉降的可行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空洞作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引起地层发生大变形、坍塌等现象.针对浅埋地铁隧道施工扰动下含空洞土岩复合地层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洞的存在改变了地层变形分布规律,地表及土岩分界面沉降曲线分布形状及变化规律与空洞所处位置息息相关;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曲线...  相似文献   

10.
双线隧道开挖不同于单线隧道,为研究复合地层地铁双洞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文中基于青岛地铁四号线静沙区间的相关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对双洞隧道上覆土层的不同组合施工沉降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隧道上覆土层中砂土与黏土层厚度的变化,对双线隧道开挖地表沉降最大值、地表沉降和围岩的应力状态的影响较小,变化幅度也影响较小,即不同的上覆土层条件下,对双线隧道开挖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过程地表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青州至临沭高速公路穆陵关隧道,对浅埋三车道大跨度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特征进行现场监测,探讨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开挖方式,分析采用三台阶七步平行线流水开挖引起的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特征。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发现,在浅埋大跨度隧道管棚施过程中和开挖到达掌子面前方时,地表已经发生先行沉降位移。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影响隧道中心附近地表变形的关键步序分别为上、中台阶开挖以及下台阶和仰拱施做,处于左右洞之间的地表变形受到左右洞两次施工干扰,大于左右洞外侧变形。掌子面施工对地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掌子面之后的1倍洞径(D)范围内,距掌子面1D距离之后,其变形逐渐变缓,最终地表沉降变形分布呈现整体向优先开挖一侧的偏态性。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元模拟隧道的施工过程,研究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特征,其结果与现场监测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性,所得结论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铁盾构由于其高机械化、高自动化、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小等优点在地铁隧道中广泛应用。但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沉降易导致地表建构筑物倾斜,甚至开裂、倒塌,施工中存在很多风险隐患,事故频发。本文以武汉地铁二号线某区间隧道为背景,通过现场实际监测数据系统分析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及影响因素,并探讨隧道设计参数、地质情况和施工参数三个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总结地表沉降规律,指导盾构掘进参数的优化调整,从而降低和控制工程安全风险,并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志元  马卉  姚旭朋 《中国市政工程》2020,(2):77-80,84,133
依托广州轨道交通L8北延伸段石亭和亭白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实测数据,通过曲线拟合等方法探究隧道施工过程地表沉降规律。利用PECK公式对典型监测断面地表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对最大地表沉降量、沉降槽宽度等特征参数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层条件下地表沉降规律,对地表沉降量与穿越地层及上覆地层条件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穿越地层条件对地表沉降影响程度显著,而上覆地层条件对地表沉降影响有限。因此,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尤其关注穿越地层条件,采取合适的掘进控制措施、监测预警方案以保证地面建筑物和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盾构法开挖掘进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以上海14号线隧道上行线盾构隧道建设工程(武定路—静安寺区间)为背景,基于Peck经典沉降公式计算出地表沉降曲线,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盾构隧道的循环开挖,分别研究在未冻结加固土体和冻结加固土体条件下的地表沉降规律,并对解析计算、数值模拟和工程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三种地表沉降曲线变化规律一致的结论,并验证了冻结法加固土体减小沉降的有效性和数值模拟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地表沉降引起隧道事故的发生,以青岛地铁4号线福州路车站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施工的监测数据与MIDAS/GTS NX模拟软件,对青岛地铁浅埋隧道施工沉降规律及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地质勘察资料、众多沉降数据和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不同水位环境下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分析了其在地表和拱顶的沉降规律,确定了最大沉降位置即最不利位置。最后,运用动力增载位移响应比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为今后该类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依托草坪子隧道浅埋暗挖段地表沉降监测项目,对隧道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探讨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机理,分析了隧道开挖作用下常见的地表损害形式,最后模拟分析监测结果对此次监测方案进行评价得到此浅埋段隧道的地表沉降随隧道开挖的规律以及本身的累计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7.
蔡晖 《土工基础》2013,27(1):63-65
对横向倾斜地表地层条件下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以V级围岩双线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横向地表倾斜角度(水平、1∶20、1∶10、1∶8)和10 m隧道埋深的条件进行组合,共4个模型,通过对沉降曲线形态、沉降槽宽度、反弯点位置、沉降范围进行分析并初步揭示倾斜地表情况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某市地铁砂土地质的隧道,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弹塑性数值模型,研究短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的发展规律,通过和施工实测数据对比,调整施工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施工技术》2021,50(14)
以某地铁项目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新建隧道近距离平行施工对既有隧道产生的影响,考虑了"先左孔后右孔"和"先右孔后左孔"两种施工工序,重点分析盾构施工中地层损失率、盾构顶推力和注浆情况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先左孔后右孔"施工工序对地层位移和已建隧道管片的应力、应变影响较小,地层损失率越小,地表沉降量越小,产生的地表最大沉降量越小,地表沉降坡度越缓;盾构顶推力越大,地表沉降量越大,当掘进深度达到一定值后,地表沉降量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注浆材料弹性模量越大,地表沉降量越小。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对武英高速公路凤凰关隧道出口地表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隧道地表沉降随隧道开挖进展逐步增加以及变形分布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了地表沉降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