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曹继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22,44(6):951-963
互连网络是高性能计算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核心组件之一,也是决定其系统整体性能的全局性基础设施。随着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电互连网络在性能、能耗和成本等方面无法满足高性能计算应用和数据中心业务的大规模可扩展通信需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近年来相关研究者提出了多种面向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可重构的光互连网络结构。首先阐明了光互连网络相对于电互连网络的优势;然后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可重构光互连网络体系结构,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探讨了可重构光互连网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动态可重构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可重构技术可使硬件设备在运行时根据不同的计算任务实现不同的功能,在发挥应用程序效率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系统软硬件资源。根据固定器件与可重构器件的关系,可以将可重构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结构。适应各自结构的特点,将任务合理的分解为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是高效完成计算任务的基础。当硬件任务较多时,系统需要一个良好的算法来进行调度。最后,可重构系统应该为用户提供一个结构透明的开发平台,使用户可以方便的利用可重构计算的强大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论述多Transputer网络拓扑可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多Transputer网络拓扑可重构的技术途径、基本配置和重构软件的设计.着重论述重构软件中模块设置,通信协议,重构互连配置命令的格式,网络信息通信及有关重构命令各进程的CSP形式化描述.该重构软件能根据用户需求,快速重构所需的拓扑,并且直接支持Transputer上配置的各种语言编制的并行计算应用程序.最后给出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基于构件的层次化可重构网络构建及重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一代网络为了保持网络发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融合现有底层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异构性、能够保证支撑各个领域全面信息化及保证整个网络的可管可控可信做了很多尝试.作者通过对现有网络及下一代网络发展方向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构件的层次化可重构网络体系结构及松耦合、兼容融合、扩展和隔离的构建原则.作者还提出了基于进程代数的重构原则、模型、功能实体合作方法,并提出了具体实现方案,保证了构建和重构过程中的自主性、反应性和主动性.通过搭建实验网络测试,证明了可重构网络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数据中心与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应用,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发展现状及实际发展案例,研究分析出数据中心与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及客户定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终端的不断普及与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当今网络不仅要应对日益增长的传输流量,也要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指标。云计算在诸如服务延迟与传输开销等方面难以适应趋势,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则将运算资源从云下移到了网络边缘,并通过就近处理数据的方式提升性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主要代表之一,深度学习一方面可以被集成到边缘计算的框架中以构建智能边缘,另一方面也能以服务的形式部署在边缘上从而实现边缘智能。本文从边缘计算与深度学习融合的趋势出发,介绍边缘智能与智能边缘的概念与应用场景,并说明典型的使能技术及其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为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基础平台,因此数据中心的安全建设尤为重要.根据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规范标准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重点阐述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对规范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可重构指令集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征、以及发展状况,并在指令重构的基础上对目前可重构指令集计算机面临的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海量数据,在此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如何及时、准确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以便顺利开展针对客户的各类有效营销,需要强大的支撑系统,传统经营分析系统在大数据处理方面面临瓶颈,企业级数据中心应运而生。本文从现状出发,提出了企业级数据中心体系结构以及分阶段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数据中心平台是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和存储各类共享数据,并为学校师生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平台,用以存放数据的同时能够有效地管理数据,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并提供数据访问的手段,为多个系统的集成和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平台,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本文以广州电大实施的数据中心平台系统为例,分别对数据中心平台的总体结构和各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指出了今后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数据中心是高校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各高校普遍建立的校园级的数据中心,在完成校园各种业务系统整合,进入数字校园化2.0时代后,将普遍面临如何实施容灾方案的问题。通过建立在“主校区”和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分校区”基础之上的分布式多数据中心部署方案,可以提升高校数据中心的业务容灾等级,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企业的需求及业界的发展趋势,数据中心虚拟化的核心是网络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文章重点讨论数据中心虚拟化趋势下的网络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20.
工商行业的基础数据来源情况复杂,主要包括总局的数据和各省级局的数据.其中各省级局由于建设发展情况的差异,所采用的数据库、数据结构、数据标准等各不相同,因此,工商总局建设数据中心时,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技术实现方式,对当地数据进行数据抽取,清洗转换整合后,装载到总局数据中心里.本文就实际数据抽取所涉及的技术实现方式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