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有的格上群签名方案,虽然能够有效抵抗量子计算的攻击,但是难以避免用户公钥证书复杂的管理问题.基于格基委派、拒绝采样等技术,将基于身份的加密体制与格上群签名相结合,构造了随机预言模型下的格上基于身份的群签名.首先通过陷门生成算法生成系统主密钥;然后通过格基委派技术提取用户身份信息并获取用户密钥;最后在签名阶段不使用零知识证明,而是采用了拒绝采样算法生成签名,并使用LPR加密算法保证群管理员能够通过追溯密钥打开群签名.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完全匿名性、不可伪造性和完全可追溯性,且能够规约到RSIS和RLWE困难假设.与现有的格上群签名相比,该方案实现了基于身份的功能,并且在存储开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密钥开销减小了约79.6%,签名开销减小了约39.9%.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基于格的身份基代理重加密方案存在的加/解密效率低和密文、密钥尺寸过长的问题,采用原像抽样和对偶加密技术,重新构造了一个基于格的身份基代理重加密方案。该方案采用原像抽样技术提取用户私钥,用对偶加密算法对消息进行加密,利用代理重加密密钥进行重加密,并用用户的私钥进行解密。安全分析表明,在标准模型下,基于ring learning with errors困难假设,该方案满足IND-aID-CPA安全。效率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缩短密文和密钥尺寸,提高加/解密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基于身份的加密(IBE)方案不能够对密文直接进行计算这一功能上的缺陷,提出了一个新的IBE方案。该方案利用Gentry等提出的同态转化机制,结合Agrawal等构造的层次型IBE方案,构造了一个具有全同态性质的层次型IBE方案。与Gentry等提出的全同态加密(GSW)方案(GENTRY C,SAHAI A,WATERS B. Homomorphic encryption from learning with errors:conceptually-simpler,asymptotically-faster,attribute-based. CRYPTO 2013: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Cryptology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ryptology. Berlin:Springer,2013:75-92)和Clear等提出的全同态IBE(CM)方案(CLEAR M,MCGOLDRICK C. Bootstrappable identity-based 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CANS 2014:Proceedings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yptology and Network Security. Berlin:Springer,2014:1-19)相比,该方案构造方法更加自然,空间复杂度由立方级降低到平方级,效率更高。在当前云计算背景下,有助于基于容错学习(LWE)的全同态加密方案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通过性能分析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验证了所提方案具有完全安全下的选择明文攻击(IND-ID-CPA)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格上基于身份的可链接环签名方案(identity-based linkable ring signature scheme on lattices, L_IBLRS),基于身份的可链接环签名是基于身份的环签名中加入链接属性得到的签名方案.现有的可链接环签名方案的链接性是通过判断链接标签是否相等而得到两个合法签名是否具有链接性.而本文构建的基于身份的可链接环签名方案的链接性判断与此不同,是通过判断两个集合中相同元素的个数是否达到一定数量作为判断条件.文中方案的签名算法构造中利用环成员的公钥与真实签名者的私钥作为Hash函数输入而得到的输出代替其它方案中选择的服从于离散高斯分布的向量.由于签名输出中包含公钥与真实签名者的私钥作为Hash函数输入而得到的输出作为判断链接性的重要条件,这使得文中构建的基于身份的可链接环签名方案不是无条件匿名的,在获得环中所有成员私钥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签名输出中确定环成员中真实签名者的身份.此外,文中给出了L_IBLRS安全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在随机谕言模型下将不可伪造性归约到小整数解问题并利用统计距离定义及其性质给出匿名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5.
6.
现有的签名方案大多是基于双线性对,但在量子计算环境下此类方案被证明是不安全的。格具有运算简单、困难问题难以破解等特点,为了抵抗量子攻击,基于格中标准的小整数解(SIS)困难假设,利用Ducas等提出的理想格技术(DUCAS L,MICCIANCIO D. Improved short lattice signatures in the standard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34th Annual Cryptology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ryptology. Berlin:Springer,2014:335-352),构造了一种能够在标准模型下给出安全性证明的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该方案主要分为4个步骤:主密钥生成算法、签名私钥生成算法、签名算法和验证算法。输出的签名为单个向量。相比同类型格上的签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公钥、签名私钥及签名的长度,提高了运算效率,适用于轻量级认证,算法的安全性也间接保证了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广播加密和基于属性加密是两种重要的公钥加密方案,可将加密内容同时传送给多个用户,在付费电视、数字版权管理和资源访问控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对一个基于身份广播加密方案进行了分析,表明攻击者只要得到某个用户的私钥,就可以计算其他任何用户的私钥。研究了一个基于属性加密方案,该方案并不能真正地隐藏访问结构,攻击者仅由密文就能得到对应的访问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可实现的基于身份加密体系IBE(Identity-Based Encryption)中,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可用于IBE加解密算法的构造。目前尚无关于IBE加密体系软件实现中Tate对的计算及化简的研究。针对这一事实,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IBE体系架构。从算法层次深入研究了BF-IBE加密方案的加解密流程以及椭圆曲线上双线性对Tate对的计算方法,完成了BF-IBE中Tate对的化简,在Windows VC++6.0软件环境下实现了IBE加解密运算。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现有的公钥加密体系无法保障物联网通信的安全性。后量子加密算法所基于的数学难题目前还不能被量子计算机攻破,因此具备良好的抗量子安全性,尤其是基于格的公钥密码体制,有望成为下一代公钥加密体系的主流。然而,后量子加密算法存在计算量大、存储空间大等问题,如果将其直接应用于物联网终端的轻量级设备中,会降低物联网环境的通信效率。为了更好地保护物联网通信安全,保障物联网通信效率,提出了Sym-BRLWE(symmetrical binary RLWE)后量子加密算法。该算法在基于二进制环上容错学习(BRLWE,binary ring-learning with errors)问题的加密算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离散均匀分布上的随机数选取方式和多项式乘法的计算方式,从而满足物联网通信的效率要求,增加了加密安全性防护性措施以保证算法在取得高效率的同时具有高安全性,更加适应于物联网轻量设备。安全性分析表明,Sym-BRLWE加密算法具有高安全性,从理论上能够抵抗格攻击、时序攻击、简单能量分析和差分能量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ym-BRLWE加密算法具有通信效率高的优势,加密解密效率高且密钥尺寸小,在模拟8 bit微型设备的二进制运算环境下,选择140 bit的抗量子安全级别参数时,相较于其他已有的基于BRLWE的加密算法,同等加密条件下Sym-BRLWE加密算法能够在加密总时间上减少30%~40%。 相似文献
11.
12.
一种基于身份的认证加密新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传统的对称加密方法与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系统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身份的认证加密方案,该方案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映射构造,其安全性基于双线性的计算Diffie-Hellman假设和单向的Hash函数。与以往的文献中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方法相比,该方案系统初始化简单、加密/解密效率高,具有较低的通信成本。 相似文献
13.
公钥加密关键字搜索(PEKS)允许用户发送关键字陷门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以通过陷门定位到包含用户搜索的关键字的密文。为了消除已有基于身份加密的关键字搜索(IBEKS)方案中服务器和接收者之间的安全信道,Wu等人提出了一种指定服务器基于身份加密的关键字搜索(dIBEKS)方案。可是,Wu等人提出的dIBEKS方案不满足密文不可区分性。为了克服Wu等人方案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指定服务器基于身份加密的多关键字搜索方案。安全性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方案同时满足了密文不可区分、陷门不可区分和离线关键字猜测攻击的安全性。效率分析显示,本文的方案更高效。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Ad hoc网的身份型广播加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动态Ad hoc网的安全性及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动态网络的广播加密方案,并给出严格的安全性证明。该方案建立在标准模型下,当用户之间通过广播方式传递信息时,采用双线性对运算对任意数量无状态用户可实现完全杭串谋攻击。在密钥提取过程中,通过引入身份随机数并利用撤销用户身份集合进行加密,使得新用户可以动态加入群却不改变加解密密钥和密文的长度,其大小不超过O(1)。同时,所有有效操作过程在O(r)时间内完成,不依赖于用户总人数二,从而大大提高了算法的传输及存储效率。安全性验证表明,该方案在GD-DHE假设下是杭静态敌手INI}IN-CPA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身份加密是一种以用户的身份标识符作为公钥的加密体制,文章介绍了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与PKI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基于身份加密的电子邮件系统的交互模型和安全设计,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7.
属性加密方案极其适用于云存储环境下的数据访问控制,但用户私钥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影响了属性加密的实际运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方案,属性授权中心和云服务中心拥有包含各自系统私钥信息的秘密坐标,两者利用各自秘密坐标进行保密计算两点一线斜率的方式来交互生成用户私钥。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消除单密钥生成机构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生成用户密钥所需的通信交互次数,从而降低了交互过程中秘密信息泄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搜索加密机制的数据库加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数据外包的日益普及引发了数据泄露的问题,云服务器要确保存储的数据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亟需设计一套高效可行的数据库加密方案,可搜索加密技术可较好地解决面向非结构文件的查询加密问题,但是仍未较好地应用在数据库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可搜索加密机制的数据库加密方案.本文贡献如下:第一,构造完整的密态数据库查询框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支持在加密的数据库上进行高效的查询;第二,提出了满足IND-CKA1安全的数据库加密方案,在支持多种查询语句的前提下,保证数据不会被泄露,同时在查询期间不会降低数据库中的密文的安全性;第三,本方案具有可移植性,可以适配目前主流的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等,本文基于可搜索加密方案中安全索引的构建思想,利用非确定性加密方案和保序加密方案构建密态数据库安全索引结构,利用同态加密以及AES-CBC密码技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实现丰富的SQL查询,包括等值查询、布尔查询、聚合查询、范围查询以及排序查询等,本方案较BlindSeer在功能性方面增加了聚合查询的支持,本方案改善了CryptDB方案执行完成SQL查询后产生相等性泄露和顺序泄露的安全性问题,既保证了数据库中密文的安全性,又保证了系统的可用性,最后,我们使用一个有10000条记录的Student表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案框架以及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将本方案与同类方案进行功能和安全性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案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20.
现有大部分属性加密方案中的用户属性都是静态的,不利于实际应用。针对该问题,基于条件加密的思想,利用双线性映射的技术,设计一个基于动态属性的加密方案。在用户满足某属性后,由认证方给用户提供数字签名,并让用户自行计算其属性密钥和密文。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讨论,证明在选择集合模型下给定2个等长明文的加密,方案攻击者无法在计算上分清其密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