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行在区块链平台之上的智能合约,完成了不同参与者之间协议的达成和自动执行,同时也管理了大量的数字资产,智能合约漏洞的频繁爆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模糊测试是一种有效的动态漏洞检测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智能合约安全研究。文中分析了现有综述工作对智能合约模糊测试的总结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智能合约模糊测试的基本框架;以目前智能合约安全研究中最广泛的以太坊智能合约为例,介绍了与智能合约紧密相关的账户机制和交易结构,总结了智能合约区别于传统程序的特点;阐述了智能合约的漏洞,并对这些智能合约模糊测试技术覆盖的漏洞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地,从单交易和交易序列两个方面对已有智能合约模糊测试技术的输入生成进行了分析;从函数层面、交易层面和交易序列层面对测试输入变异进行了总结;对已有智能合约模糊测试技术的测试预言使用进行了简述;另外,还总结了智能合约模糊测试的技术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了当前智能合约模糊测试技术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块链的不断发展,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越发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但随之而来的是其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针对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安全问题,出现了各种漏洞检测方法,如符号执行、形式化验证、深度学习等,但现有的检测方法能检测到的漏洞类型大多不全面,缺乏可解释性。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并实现了针对Solidity高级语言层面的基于本体推理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系统。该系统先把智能合约源码解析为抽象语法树,再进行合约信息抽取,利用抽取到的数据信息构建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本体,并使用推理机进行本体推理。实验选取了其他检测工具与本系统进行对比,并使用这几种工具对100份智能合约样本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的检测效果良好,能检测多种类型的智能合约漏洞,并能给出其漏洞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由于区块链不可窜改的特性,部署到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不可更改.为了提高合约的安全性,防止智能合约出现整数溢出、短地址攻击、伪随机等问题,在合约部署之前需对合约进行漏洞检测.针对智能合约的整数溢出漏洞利用符号执行进行分析研究,对现有符号执行方法进行调查发现检测速度较慢,从而提出一种自底向上求解约束的改进符号执行方法,并结合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进行路径选择从而提高符号执行的代码覆盖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符号执行在选取的100份含溢出漏洞的智能合约中检测正确率达84%,平均检测效率提高了20%,在中等规模智能合约中检测效率提升显著,检测结果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智能合约为代表的第二代区块链平台及应用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但频发的智能合约漏洞事件严重威胁着区块链生态安全。针对当前主要依靠基于专家经验的代码审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开发通用的自动化工具来挖掘智能合约漏洞的重要性。首先,调研并分析了智能合约面临的安全威胁问题,总结了代码重入、访问控制、整数溢出等10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智能合约漏洞类型和攻击方式;其次,讨论了主流的智能合约漏洞的检测手段,并梳理了智能合约漏洞检测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3种现有符号执行工具的检测效果。对于单一漏洞类型,漏报率最高达0.48,误报率最高达0.38。实验结果表明,现有研究涵盖的漏洞类型不完整,误报及漏报多,并且依赖人工复核;最后,针对这些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一种符号执行辅助的模糊测试框架,能够缓解模糊测试代码覆盖率不足和符号执行路径爆炸问题,从而提高大中型规模智能合约的漏洞挖掘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太坊等公链上的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各种去中心化应用,但频发的安全事件导致用户的财产遭受威胁。智能合约安全问题极大地影响用户对去中心化应用的信任度,且链上信息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智能合约在部署前的安全审计和漏洞修复过程必不可少,但当前的安全研究大多聚焦于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合约相关背景并比较了其与传统应用程序的差异,提出了包含漏洞识别和补丁生成两大关键步骤的智能合约部署前漏洞自动化修复流程,然后分析并阐述了常见的漏洞类型和漏洞检测技术,深入讨论了基于字节码和源码生成智能合约常见漏洞补丁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智能合约漏洞补丁生成技术面临的有效性、成本、可扩展性等性能问题以及漏洞自动修复技术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主流区块链平台以太坊上频繁发现由不安全编程引起的智能合约安全漏洞。为了提高模糊测试对合约代码的覆盖率,以更全面地检测安全漏洞,提出了一种智能合约模糊测试方法。首先构造智能合约交易序列数据集,再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智能合约交易生成模型以生成模糊测试初始种子;然后根据覆盖率和分支距离信息,对智能合约进行信息反馈引导的模糊测试,提出了特定的测试用例染色体编码方式,并设计实现了相应的交叉和变异算子。所提方法能有效覆盖智能合约的深层次状态以及严格条件守卫的分支代码。在500个智能合约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代码覆盖率为93.73%,漏洞检测率为93.93%,与ILF,sFuzz, Echidna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代码覆盖率提高了3.80%~25.49%,漏洞检测率提高了4.64%~24.02%。所提方法有助于提升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测试的有效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智能合约的DoS漏洞可能在拍卖退款交易中造成资源耗尽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拍卖退款交易中智能合约DoS漏洞优化方案。首先构造可能存在DoS漏洞的智能合约,然后采用增加映射以及压栈出栈方法完成漏洞优化,最后通过形式化验证运行优化后的智能合约,检测其是否存在逻辑错误或不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优化的智能合约能够避免因资源耗尽产生的拒绝服务,与带有漏洞智能合约相比,优化后的智能合的等效内存使用量减少了约62.8%,运行时间也有缩短。  相似文献   

8.
智能合约是一种基于区块链平台运行,为缔约的多方提供安全可信赖能力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智能合约在去中心化应用场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地应用于股权众筹、游戏、保险、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相比于普通程序而言,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不仅影响合约参与多方的公平性,还影响合约所管理的庞大数字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对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及相关安全漏洞开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智能合约的特性及其带来的全新安全风险;提出了智能合约安全的三层威胁模型,即来自于高级语言、虚拟机、区块链三个层面的安全威胁;并以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太坊为例,详细介绍了15类主要漏洞;并总结了智能合约安全研究在漏洞方面的进展和挑战,包括自动漏洞挖掘、自动漏洞利用和安全防御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后,本文对智能合约未来安全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两个潜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智能合约作为可信的去中心化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其安全漏洞问题对其可靠性带来了巨大威胁.为此,研究者们利用各种前沿技术(如模糊测试、机器学习、形式化验证等)研究了多种漏洞检测技术,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为了系统性地梳理与分析现有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技术,搜集截至2021年7月关于智能合约漏洞检测的84篇论文,根据它们的核心方法进行分类,从每种技术的实现方法、漏洞类型、实验数据等方面展开分析,同时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最后,对现有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技术进行总结,探讨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智能合约技术实现了区块链的可编程化,提高了其扩展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一系列关于智能合约的安全事件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削弱了人们的信心,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智能合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合约设计和代码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而智能合约发布后无法修改,因此,在智能合约发布前对其正确性做出验证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智能合约的验证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和总结相对较少。对以太坊的交易过程、gas 机制、存储结构、编写语言做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调查归纳了智能合约中常见的8种漏洞类型,解释了漏洞产生的原因,回顾了一些真实发生的安全事件并给出了漏洞示例代码;根据不同的技术手段,如符号执行、模型检测、定理证明等,对智能合约的形式化验证工作做分类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并选取了3个开源的自动化验证工具Mythril、Slither和Oyente,从运行效率、检测漏洞类型以及准确率等方面作出实验评估和对比;研究了目前已有的相关综述文章,总结了这些研究的区别与优势;概述了智能合约的漏洞检测技术中仍存在的关键问题,对智能合约验证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未来能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