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10万t级海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对SW203A阻垢剂的投加方案进行研究,并进行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当浓缩倍数为2.0时,静态阻垢试验中投加14 mg/L的SW203A阻垢剂即可使悬浮物高达100mg/L的海水不发生结垢;当悬浮物不超过40 mg/L时,SW203A的投加量可降至8 mg/L。动态模拟试验中,8 mg/L的SW203A即能保证循环水的ΔA始终低于0.2。为期1年的应用评价表明,8 mg/L的SW203A投加量能够保证系统在浓缩倍数为1.5~1.8范围内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延长油田勘探公司采气一厂甲醇污水处理站运行中精馏塔塔板结垢严重、处理后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开展了污水水质分析、药剂评价和预处理工艺操作参数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调节污水罐水pH为8.0,然后投加1 200 mg/L的氧化剂进行除铁反应,二者加药间隔时间大于60 s,氧化反应30 min;反应后水先后加入250 mg/L的混凝剂、2.5 mg/L的絮凝剂进行混凝沉降反应,二者加药间隔时间为30~60 s,混凝反应30 min,沉降30 min;过滤后水加入70 mg/L的阻垢剂,精馏塔能正常运行,塔板无明显结垢现象;处理后水水质稳定,可满足平均空气渗透率≤0.01μm~2地层的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拓展TJ型缓蚀阻垢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它与4种常见杀菌剂的配伍性研究,试选出一种与TJ型缓蚀阻垢剂最匹配的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S-103,其适宜投加量为50mg/L;通过动态模拟试验,验证了高投加量的S-103(50mg/L)和低投加量的SY-91(7mg/L)的组合运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四川某石化二级反渗透出水的水质水量特点,采用臭氧氧化-生物滤池对石化浓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臭氧单元最佳臭氧投加量和pH值。结果显示:臭氧投加量在12 mg/L、pH为8~9时,COD进水指标从175 mg/L降低至47.5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约72.8%,氨氮值从17 mg/L降低至4.75 mg/L以下。石化污水处理后的COD、氨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直接排放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工艺流程现状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双河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水质不达标、腐蚀结垢严重的原因。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处理药剂方案:污水p H调节为7.5、除硫剂投加量为40 mg/L、PAC投加量为80 mg/L、有机絮凝剂投加量为1 mg/L、无机与有机絮凝剂加药间隔为30 s。联合站改造方案:重力除油、重力混凝沉降、三级过滤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悬浮物、含油质量浓度可达5.0 mg/L以下,满足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陕北某油井稠化酸返排液pH低、SS含量高、低透光率等特点,通过分析稠化酸返排液的水质组成性质,采用Scalechem软件对稠化酸返排液与注入水的不同配比混掺进行结垢预测分析,并选择絮凝方法,对返排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井筒水平段,Ca CO3结垢量为522 mg/L,Ba SO4结垢量为159 mg/L;在地面管线中,Ca CO3结垢量为540 mg/L,Ba SO4结垢量为172 mg/L,均不符合油田回注水标准(SY/T 5329—2012)。通过絮凝对稠化酸返排液处理,PAC投加量为500 mg/L,CPAM投加量为1.2 mg/L,加药间隔时间为20 s,搅拌时间为5 min时,稠化酸返排液透光率为89.8%,处理后稠化酸返排液和注入水按不同体积比混合,Ca CO3结垢量降低99.9%,Ba SO4结垢量降低超过87.4%,混合水配伍性良好,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且混合后可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注入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化学除磷药剂的种类及投加浓度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处理效率的影响,采用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以人工配制废水为进水,通过长期试验,分别考察了FeCl_3和AlCl_3两种除磷药剂的投加对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除磷药剂投加浓度的增加,出水COD浓度逐渐降低,而氨氮去除率未随化学除磷药剂投加量的增加而产生明显的变化;低浓度(Fe~(3+)和Al~(3+)的投加浓度分别不大于8 mg/L和6 mg/L)化学除磷药剂将提高微生物活性,高浓度(Fe~(3+)和Al~(3+)的投加浓度分别为24 mg/L和18 mg/L时)产生抑制效果。长期试验中,当Fe~(3+)、Al~(3+)投加量分别为8 mg/L和6mg/L时,即Fe~(3+)、Al~(3+)投加量分别为8.6、7.0 mg/(g VSS)时,系统厌氧释磷量及好氧吸磷量均达到较大值,系统除磷效果最好,此时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6.5%和89.5%。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工业废水混入的山东省某污水处理厂,为满足《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的要求,将"高效沉淀池+活性砂滤池+臭氧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应用于提标改造工程,以确保尾水稳定达标。"高效沉淀池+活性砂滤池"工艺进一步去除TP及SS,可减少后续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氧化工艺进一步去除COD及色度,兼具消毒效果。改造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标。2018年阴离子PAM平均投加量为0.5 mg/L,PAC平均投加量为65 mg/L;臭氧投加量/COD去除量约为2:1,臭氧系统吨水电耗约0.11 kW·h。  相似文献   

9.
采油污水回用注水伴采系统缓蚀阻垢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某采油厂采油污水回用注水伴采系统腐蚀结垢的严重情况,分析了注水伴采系统的水质及管道结垢成分,明确了其腐蚀结垢原因.复配适合于现场工况条件下的缓蚀阻垢剂,在药剂质量浓度40 mg/L时,腐蚀速率为0.028 mm/a,阻垢率>95%,能同时实现对腐蚀与结垢的有效控制.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剂投加剂量小,成本低,缓蚀阻垢效果优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道清 《广东化工》2023,(1):29-31+22
本研究针对碳钢鳞皮悬浮液中悬浮物含量高、颗粒物粒径小不易沉降,水质排放不达标等问题,采用混凝工艺进行处理。探究了氯化铁(FeCl3)和硫酸铁(Fe2(SO4)3)这两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以及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用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仅使用混凝剂进行处理时Fe Cl3效果优于Fe2(SO4)3,FeCl3投加量为20 mg/L时,出水水质就可达到10 NTU以下。絮凝剂PAM最佳投加量为0.5 mg/L,进一步提高絮凝剂投加量会导致处理效果较低,实际工程中推荐采用Fe Cl3+PAM组合处理,投加量为5 mg/L+0.5 mg/L或10 mg/L+0.5 mg/L,出水水质可以保证符合宝钢一类串接水的回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