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有明显的场地限制和严格的变形控制要求,而双排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具有侧向刚度大、能有效限制侧向变形、便于挖土和缩短工期等优点,支护效果明显。结合工程实际应用,说明双排桩的支护设计方法和施工方便、挡土结构受力条件好、保持基坑稳定等优点,并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软土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软土地区的某深基坑双排桩支护工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三维仿真计算模型对双排桩的受力和位移特性进行计算,系统分析了双排桩排间距、桩径以及前后排桩长等影响因素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和位移的影响,得到该软土基坑工程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最佳排间距、桩径和桩长。结果表明:当双排桩桩径取0.8~1.0 m、排间距取桩径的3~4倍时,排桩的弯矩分布和桩身的位移比较合理,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双排桩的支护作用;相比于后排桩桩长,增加前排桩的桩长对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双排桩结构是新型深基坑支护技术,当基坑无法进行内支撑情况时,其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悬臂结构,双排桩结构所支护的深度更大,并且具备良好的刚性和抗弯性,因此在工程现场受限基坑支护中,双排桩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对于双排桩结构的应用需要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计算,确保应用合理性、安全性.文章以双排桩在水利工程深基坑支护...  相似文献   

4.
马郧  徐光黎 《人民长江》2012,43(10):20-23
当施工条件或场区条件不利时,双排桩支护结构是代替桩锚、桩撑支护结构的一种很好的支护方式。为提高软土的变形模量,在长江Ⅰ级阶地某基坑工程中,采用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对桩间土进行加固,既提高了软土的变形模量,又起到了隔水帷幕的作用。基于Winkler假定提出了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方法的改进模型,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应用结果表明,该型支护结构合理安全,可为基坑及地下室的施工提供最大空间,同时又确保了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凌国智 《中华建设》2012,(7):256-257
国内对双排桩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代初,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与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共同研发的一项基坑支护新技术。双排桩支护结构是采用特定的施工方法在基坑周边的土体中设置前后两排桩,桩顶用钢筋混凝土连梁连接,形成门字形支护结构。这种支护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可以有效地限制基坑变形。双排桩支护结构主要针对在保持桩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传统的单排悬臂桩中的部分桩后撤,做成前后排桩对应或梅花式的研究表明,双排桩的侧向刚度大、水平位移小、受力合理,较单排桩具有形式,并在桩顶用连梁把前后排桩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结构。模型试验和工程实更好的支护效果,研究还证明了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不同排距会影响双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建设中遇到了软土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技术等问题。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与其它资料,简要分析了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优缺,并侧重从工程实例来进行软土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艾万民 《中华建设》2012,(7):118-119
双排桩支护结构是一种空间组合类悬臂支护结构,将密集的单排桩中的部分桩向后移,在桩顶用刚性联系梁把前后排连接起来,沿基坑长度方向形成双排支护的空间结构体系。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坑支护结构,利用了"空间效应",与普通排桩结构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受力条件和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护结构的变形;支护深度比一般支护结构深,可不设置支撑,施工方便,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因而双排桩支护形式逐渐成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优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深厚软土基坑工程中,常采用双排桩支护方式.结合相关工程的设计与加固处理方式,从增加被动土压力、减小主动土压力、增设支点、加强支护结构等角度出发,总结了深厚软土地区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加固处理措施,为今后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与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优化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参数,以广州市某软土基坑为背景,采用FLAC3D对其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围护桩排数、排距、桩长、桩刚度等对基坑桩体变形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小时,基坑的开挖对软土基坑周边土体位移影响不大,但当基坑开挖深度由5.0m增至7.5m时,基坑围护桩位移则由5mm快速增长至24mm,且其变形模型由“弓形”转换为“前倾形”;随着桩排数、排距、桩长以及桩刚度的增大,桩体位移和地表沉降将逐渐减小,但其减小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当桩排距设置为2d~4d、桩长设置为24m~32m、桩刚度设置为0.5EI~1.0EI时,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软土地区,由于泵闸工程的特殊性,其基坑开挖面具有不规则性,基坑支护是整个工程的重点难点之一.本文以宁波市某泵闸工程为例,介绍了采用双排桩支护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影响支护结构稳定的因数,双排桩支护解决了在沿海城市中受周边地块限制的水利工程软土基坑开挖问题,工程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位于福建沿海软土地区的某大型船坞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利用PLAXIS3D有限元 软件建立相似度较高的三维模型,采用其中的HS-Small模型模拟土体,分析了不同施工步骤现行方案 下基坑整体与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性,并且对影响基坑整体与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性的各因 素进行分析,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些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明确其变化趋 势,最后参考工程造价角度得出有效结论,给出合理的建议。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关于此船坞基坑的方 案设计存在着可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为本船坞以及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关规范中双排桩、重力式围护结构抗倾覆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和双排桩支护体系倾覆力、抗倾覆力组成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前排桩抗压、后排桩抗拔力偶和地下水浮力对双排桩抗倾覆安全系数影响的改进计算方法。工程案例验算表明同条件下,改进后的双排桩抗倾覆安全系数计算值相比于规范中公式计算值可提高20%~55%。利用自主研发的中勘之星双排桩计算软件进行抗倾覆安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支护桩嵌固深度变大,双排桩抗倾覆安全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前排桩抗压与后排桩抗拔力偶对转动点的力矩对抗倾覆安全系数起的作用越来越小;随着双排桩排距增大,抗倾覆安全系数呈近似线性增加,前排桩抗压与后排桩抗拔力偶对转动点的力矩对抗倾覆安全系数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改进的双排桩抗倾覆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可为相关工程双排桩抗倾覆安全系数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武汉凯德广场古田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多级支护结构的使用,减少了大面积设置内支撑,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桩撑支护造价高、工期长、拆除支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使用有限元方法对双排桩与单排桩组合多级支护结构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整体稳定性和破坏形式与2级支护间距有较大关联,与留土高度关系不大;随着2级支护间距的增大,第1、第2级支护最大水平位移均减小,基坑整体稳定性提高;随着留土高度的增大,第1级支护最大水平位移减小,而第2级支护最大水平位移增大,基坑整体稳定性基本不变。最后提出了整体式破坏、关联式破坏和分离式破坏分别对应的2级支护间距范围,可为基坑设计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超长支撑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筋混凝土支撑超长时,混凝土的早龄期收缩就不可忽视。一方面,在拆模前由于地下连续墙等的约束,支撑内部混凝土产生约束拉应力;另一方面,较大的收缩量也会影响拆模后支撑的工作性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一超长支撑在浇注后即进行监测,并对超长支撑混凝土和钢筋在各龄期的应变规律及其对超长支撑变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解决本工程的施工难题和类似工程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婵 《吉林水利》2005,(11):1-4
里墩水库大坝是建筑在深厚层软土淤泥的坝基中,采用粘土斜墙堆石坝结合塑料排水插板的基础处理方式,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原位监测设施极为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加荷速率,设计、施工和监测的有机结合,为软基上建坝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6.
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深层水泥搅拌桩的作用机理。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为基坑开挖施工提供一个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广州市黄埔涌整治(B+C)工程深淤泥地基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的工程实践,介绍在深淤泥地基上进行围堰施工和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以供同类及相关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珠江三角洲采用水泥粉喷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较理想,取得了初步进展.以15%~17%掺入比的水泥粉,采用二次充分搅拌的施工工艺,当桩体下端置于硬土层上时,间距1.1m左右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一般可达150~180kPa.通过室内外试验验证,28d室内强度达到最终值的60%~70%.水泥粉喷搅拌桩可初步解决软土地基跳车问题,但必须严格把好施工质量关,否则易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