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美玉  孙昕 《包装工程》2020,41(20):1-7
总结当下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开发模式、馆藏文化再利用方式。方法 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博物馆文创设计中存在同质化、缺少专业研发团队、与博物馆文化融合深度不够,以及理论研究投入不足等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 博物馆文化是其文创产品设计的重心,是连接消费者与产品的重要纽带。基于此,提出了博物馆文化元素转化的三种设计思考方式,分析了人性化设计等成熟的工业设计方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总结出区域社会经济、技术和特色文化应作为文创产品开发中重点考虑的设计要素,以及博物馆馆藏文化的深层次研究能够促进文化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2.
刘维尚  阳倩 《包装工程》2021,42(10):260-266
目的 探究吉祥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方法及设计策略.方法 从吉祥文化的分类及寓意特征入手,阐述吉祥文化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设计思想;根据吉祥文化符号创意来源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分类,总结出吉祥文化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融合的意义,从形、意、境三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与论述.结论 吉祥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之间产生的碰撞、交融与转化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寻求突破的道路.在深入挖掘吉祥符号内涵寓意的基础上巧用吉祥符号内涵寓意,以形、意、境为切入,找到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点.设计出富有生命力和吉祥特色的作品,丰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深层内涵和创意表现,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面向地域文化的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杨玲  李洋  陆冀宁 《包装工程》2015,36(22):100-103
目的研究面向地域文化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方法对产品系统设计的层次及内涵进行剖析,结合该方法的特点分析在系列化产品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方法,强调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抽象、移植与变异,并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实践。结果从横向和纵向两条途径提出了面向地域文化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结论文化特色的表达是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而面向地域文化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是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及提升创意产品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孙晟博  高炳学 《包装工程》2022,43(18):283-292, 326
目的 符号是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符号学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综合现有研究与应用成果,研究符号学理论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出三种符号学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策略。结论 能指与所指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用于文化符号解读、提取和应用;三元关系用于构建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三分法用于文化符号提取;语义、语构、语用、语境用于构建文物元素解读模型和地域文化解读模型。总结出符号学理论在挖掘文化外在表征与内在含义、为产品设计提供解析思路等方面研究较深入并发挥出较大的应用价值,但从能指与所指角度对提取形态符号的方法缺少详细研究,在基于文创产品设计模型进行文化元素编码时对用户因素考虑较少以及对文物元素解读模型的解读顺序不够明确,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娟  陈香 《包装工程》2020,41(8):160-165
目的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同质化、地域性文化元素识别性特征较弱以及文创产品与用户、市场需求脱节等现状,围绕传统文化正确传承与产品设计创意创新2个重点,寻找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的出路,激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潜能。方法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3个维度对无锡博物院馆藏文化以及现有文创产品进行分析,提取地域特色文化符号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总结出基于符号学理论的产品设计方法要素,提出一种符合地域性文化应用方式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即"提取语义—解剖语构—改善语用",以达成博物馆文创产品内容创新、功能创新以及设计创新。以无锡博物院泥人"阿福阿喜"为例导出产品设计,为地方性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帅  易姗姗  郑仁华  贾羽佳 《包装工程》2022,43(16):372-379
目的 基于设计心理学,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总结出情感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情感要素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指出了情感要素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在情感化设计层级(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反思层级)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具体特点,通过归纳分析获得情感要素,将发散的情感要素汇总为设计思路,总结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应用模式,以及情感要素应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验证。结论 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路,并应用于设计实例中,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古骆越人所遗留的文化遗产,是壮族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文章以广西崇左花山岩画元素为切入点,将花山岩画元素进行创新形象、图案,运用到当下文创产品设计中。现有花山文化设计产品属于低层次开发,不能展现花山文化的厚重底蕴和世界知名度。基于此,需要在实践应用中结合市场需求,与旅游中心、博物馆、艺术馆等产品公司进行合作,助力壮族文化符号的传播和壮族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推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分析了花山岩画产品设计的现状和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得出花山岩画再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思路,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应用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侯可新 《包装工程》2020,41(8):323-326
目的探讨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的现状和路径,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方法提炼并分析红色文化要素的内涵和产品设计自身的需求,寻求两者的最佳契合点,以系统化和综合化的设计思维拓宽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使之承载更多的红色文化内涵,成为有故事的产品。结论红色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已经得到了较多应用,但大多停留在复制和照搬红色符号,真正有内涵的融合与运用较少。通过分析提炼红色文化元素的特点,从材料、造型、功能等多角度综合设计,提升产品品味;通过系统化设计拓宽红色文化元素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借助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产品的系列化设计的方式,提升产品的故事性和竞争力;以个性化定制的形式,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设计出高品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解读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传统文化符号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说明在现代的产品设计中,如何进一步发掘、运用这笔财富,使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产品设计达到形式、蕴涵上的完美融合.在丰富产品造型形态,提高产品内涵价值的同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相似文献   

10.
沈阳故宫文化衍生品创新设计策略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任宏  苏阳  刘洋  杨猛  杨红 《包装工程》2017,38(4):1-6
目的以世界文化遗产,即沈阳故宫为研究对象,探讨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创新设计策略和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矩阵"式分析法,系统地梳理沈阳故宫可供研发的文化资源和创新元素,提炼文化符号,依托适合的衍生品载体研发博物馆系列化衍生品。结论以提高文化附加值为导向,以"文化符号+产品载体"形成系列化产品是一种更系统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研发途径。  相似文献   

11.
“梅山文化园”标志设计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汪溟  陈飞虎 《包装工程》2016,37(22):61-64
目的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本质属性出发,引用符号学原理,论证当它被引入现代设计之时必须产生相应改变的原因及其变化原则,结合"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标志的设计实践加以佐证。结论将地域传统符号合理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对提高地区文化影响力及丰富设计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途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钟蕾  费雪晶 《包装工程》2020,41(16):1-9
目的以天津市现有的博物馆馆藏文物、天津历史、地域风格等作为设计元素,基于天津市井文化进行文博产品设计。方法首先了解天津文博产品相关的消费者需求,通过打造天津地方博物特色文化知识产权,设计出独特的品牌文化,并为此品牌进行系列化视觉设计与产品设计。然后通过对比不同地域文博产品设计研究,确定天津文博产品的设计路径。最后采用具象元素提炼与抽象元素提炼两种产品设计方法,根据文博产品设计三角法则,设计为元素直译型产品、提炼改造型产品、意蕴营造型产品、卡通型、创意型的五大类文博产品,其中产品形式互有交叉重合。结论通过对天津现有资源的整合,为天津文博产品设计出一个完整路径模型,推进产品设计开发。地方特色文博产品设计的核心在于符合地方特色文化与当地风格特征,设计关键点在于产品品牌化的打造与文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形成风格明确的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3.
应艳  陈炬 《包装工程》2018,39(6):127-132
目的研究天一阁的符号意象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关系。方法从传统文化衍生面进行叙事性设计法研究以发现文化特征,运用本研究提出的由概念模型、研究策略和设计流程组成的三阶文创产品设计模式,对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符号进行探究,将其转译为植根在地域性上的文创产品的意象表达,继而将意象元素融入创意产品设计中。结论对天一阁的文化特征辨识分析表明,文化特征是嵌入产品中的价值元素,可以强调其价值或意义。研究通过提取天一阁最为显现的文化特征符号,演示如何从文化衍生的面向进行叙事性设计;将天一阁符号意象转变为消费市场的现代设计的例子,适用本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型,能为文创设计者以叙事性设计法设计创意产品及文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颖  张靖仪  戴家树 《包装工程》2021,42(22):273-279
目的 为了充分挖掘陶器刻划符号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提取陶器刻划符号的图像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智能终端产品的图形界面设计,来推动传统刻划图形在智能信息环境下的应用、传承与发展.方法 在陶器刻划符号图像亮度特征处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卷积运算的图像亮度特征提取模型,以及动态特征图形的创建方法,并以双墩刻划符号为例,开展了基于亮度特征提取模型的智能特征的图形设计与应用实践.结果 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图像亮度特征处理大大简化了图像特征的提取过程,而卷积运算提升了图像特征的提取精度,因此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智能特征图形设计精准而高效.结论 该方法实现了传统刻划图形的图像特征的有效提取与智能特征的图形设计,可应用于智慧博物、智慧旅游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图形界面设计与展示.通过智能图形技术和产品应用形式来有效传达传统刻划图形的图像特征、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包装设计中的符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辛晨旭 《包装工程》2018,39(22):310-312
目的 探究包装设计的符号性及其具体应用。方法 从符号的概念及特点入手,分析符号的几种代表性元素,然后结合象征性符号、传统文化符号、地域文化符号等具体形式对其在包装设计中的突出表现进行分析,总结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其正确应用方式。结论 符号能够帮助包装设计更准确地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优秀的包装设计能唤醒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国彬 《包装工程》2018,39(6):114-118
目的通过"以展带产"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的研究,应对"文创2.0"阶段出现的新问题,着力于产品的系统设计,完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创产业的与时俱进。方法通过对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相关弊病进行研究,提出"以展带产"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完成"文创2.0"阶段的设计开发观念的更新,并通过例证说明"以展带产"设计策略的具体实践应用。结论 "文创2.0"的产业重点在产品的系统设计而不是一件产品本身,只有走出博物馆这个象牙塔,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开枝散叶,真正实现"文物活起来"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