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色织厂在浆纱机上进行织轴上浆,是适应色织行业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较好方法。用织轴上浆不仅解决了花色品种迅速翻改的要求,而且对质量较差的疵轴也可进行上浆,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损失。我们自行研制的织轴轴座,适应性强,装拆方便,织轴退绕过程中运转平稳,片纱张力和伸长  相似文献   

2.
95英寸坯布我厂是用1516K型-280织机织造的,原采用外加工色织工艺生产织轴,往往因织轴质量问题而影响坯布产质量。我厂经过探讨实行了95英寸坯布双织轴织造如图1。  相似文献   

3.
通常纺织厂的生产能力由织机开口的效率决定,而开口效率取决于上浆织轴的质量。对原纱进行上浆加工时,纱线会受到拉伸,这是生产高质量上浆织轴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张力引起的拉伸导致纱线伸长,以及纱线和纤维横截面减小,从而影响纤维强度。较高织造水平所需的高质量浆纱要求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如果断裂伸长率低于一定限度,织机上的经纱断头就将增加。为得到较高的断裂伸长率,浆纱时纱线拉伸率应尽可能小,特别是湿区的纱线拉伸率应越小越好。对不同线密度的棉纱、聚酯/棉混纺纱的纱线拉伸率、浆纱拉伸率和原纱伸长率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以降低织机上的经纱断头。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纺织厂为保证织轴质量,对诸如轻浆起毛或倒断头严重等一类疵轴一般都需要在浆纱进行回倒后才能重新织造。我厂疵轴回倒的方法,多年来一直是采用将需要回倒的疵轴置于织轴运输车上,连同运输车一起用浆纱长回丝捆绑于浆纱后车经轴架上进行倒轴,这种方法缺点很多,首先是捆绑过程费时费事,其次,有时捆绑不好,回倒过  相似文献   

5.
色织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用途广,批量小,周转快,花样对路适销。但近年来,色织物产量与需求还有缺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色织准备工序设备不配套。色织全纱织物的上浆工艺,是织前准备工程的技术关键。目前色纱上浆工艺,多半仍采用传统的绞纱上浆,这就阻碍了现有色织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绞纱上浆,质量差,效率低,用人多。如生产棉涤纶格子府绸、细纺织物,上浆率6%,织造台时断头率高达2.5根以上,“三跳”疵点多,织机效率在50%以下,影响正常生产。因此,色织厂当前在无定型色织浆  相似文献   

6.
探讨色织产品实现低上浆率浆纱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了色纱的质量指标,阐述了色纱上浆特殊要求和工艺设计原则,例举了4种色织产品的上浆工艺和织造效果。指出:色织产品上浆,浆槽温度不宜太高,上浆率不应过大,要保证浆纱回潮不低于6%;合理降低上浆率有利于改善浆纱柔韧性,提高织机效率。认为:应根据纤维特性、纱线结构和织造特点设置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以达到较好的浆纱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所生产提花织物的规格和组织结构,叙述了整经、浆纱、织造工艺的技术要点.采用三织轴织造能提高产品质量,可以不上浆织造,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色织纯棉、化纤纯纺、混纺纱织物,国内色织行业上浆工艺应用较多的有轴经上浆与单轴上浆二种工艺。现据我厂多年生产经验,将轴经上浆排花工艺要点简介于后。一、排花方法 1.分轴分层法分轴分层是将经纱分色分轴整经,不需要在整经机上排花,经并轴上浆分绞后,片纱呈分层状态,其优点是:(1)浆缸伸缩筘处分头均匀织轴平整。(2)分色排列,花型可以按层次均匀取纱,便于记忆。经纱排列适宜于  相似文献   

9.
根据粘胶和蜂窝纤维纱线的特性和各种浆料的特性,选择了不含PVA的浆料配方和轻张力、中压力、保回潮的浆纱工艺路线,保证了浆膜的完整和纱线的弹性,减少了浆纱二次毛羽的产生,确保了织轴质量。合格的特殊纤维纱线的上浆质量配以合理的织造工艺,保证了织口的清晰,降低了经纱断头次数,提高了特殊纤维品种的织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织造生产要求布边平直,边纱断头少,这就要求织轴经纱退解至钢筘与钢筘垂直线之间的夹角要小,考虑到提高生产效率,织轴要有一定的容纱量,“SAURER”S400型剑杆毛巾织机规定地经织轴比地经穿筘宽20~30mm。  相似文献   

11.
张梅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10):16-17
通过对双面小提花面料的织物组织设计,采用不同粗细的经、纬纱进行织造,并改变纬纱密度和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使织物呈现出立体方格和特殊的双面效应,对浆纱工艺和织造工艺进行优选,经纱采用双织轴喂入,克服了由于复杂的织物设计带来的织造难度,成功开发出了纯棉细特高密色织双面小提花面料。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细号高密异号经纱织物3种不同的织造方法,具体论述了织轴的不同准备方式,整经和浆纱工序中区分两种经纱的措施,织造工序技术参数的调整,生产过程中改织、结经和断头时经纱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生产高支高密色织产品的实践基础上,针对高支高密色织物喷气织造技术难点,探讨了常见品种的浆料选择、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控制,使浆出的纱线浆膜成形、保伸效果好,利于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CD-DF525C浆料在纯棉细特高密品种浆纱生产中的技术要点。通过控制原纱质量、经轴质量,采用"两高一低"上浆工艺,优化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参数。上浆后纱线浆液浸透与被覆均匀,强力提高,脆断头减少,满足了防羽布的织造要求;在织造工序合理确定上机张力和开口时间等参数,使喷气织机的效率达到90.5%,且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2%,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马昀 《上海纺织科技》2020,48(1):44-45,49
设计与开发了云花皱织物。络筒工序以"高车速、小张力、降毛羽、提产量"为工艺原则;整浆联合工序以"高车速、贴伏毛羽、减磨兼顾增强"为工艺原则;银丝不上浆,按照色经排列要求放在相应的伸缩筘中,并控制好张力;银丝和黑色花式线应穿在规定的综框;织造工序以"高车速、大张力、早开口"为工艺原则。经过对织造准备工序和织造工序的优化使得织造效率达到90%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3%,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16.
竹浆纤维色织布的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设计开发竹纤维色织方格布,对漂染、络筒、整经、浆纱、织造、整理等各工序工艺配置进行了优化,通过在络筒机上安装电子清纱器、采用金属槽筒;整经工序合理选取工艺参数,保证整经片纱张力均匀;上浆工艺贯彻"减磨为主,增强为辅"的原则,采用高浓低黏的浆液进行上浆;织造工序采取"小张力、中开口、低后梁"的工艺配置等措施,保证了织造的顺利进行,成功开发出28×2/28×2315/158 250色织方格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色织宽幅多组织独花面料的色织工艺流程及组织、色彩设计,叙述了整经排花、浆纱及穿综穿筘工序的技术措施。研发中的关键技术一是织物的多组织配合和流行色搭配,二是改造JAT610-280型多臂织机,加装一个特殊的小织轴,解决了花经和地经张力差异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构造经轴片纱卷装模型入手,推算出片纱段长估算公式,提出了色织生产中经轴片纱段长的估算方法,这种在段长参数分档小范围内进行的估算提高了估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细特高密全棉色织物的主要生产技术措施。原筒子纱质量要求较高,浆纱采用了以增强为主,被覆为辅的上浆工艺路线,织造采取小开口,大张力,中高后梁,较早开口的工艺路线,后整理工序增加了丝光工艺,提高了织物的布面品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色织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重点和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订单预审、纱线质量、工艺设计、漂染质量、浆纱织造质量、整理质量、内在质量检测、验装质量、客户质量反馈等各道工序质量要求与控制技巧。整个过程贯穿了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层层把关、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