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袁伟  楼章华  田娟 《水利学报》2008,39(1):103-108
针对富阳市水资源状况,建立了反映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寻找出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要驱动因子,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富阳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越来越弱。由此导致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度也是在逐年下降的。因此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将是该地区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北海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中相关指标的权重,对北海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2年,北海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发展需要,且总体呈逐年趋好态势。北海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为今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 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用水的限制更为严格,而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只有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控制点,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考虑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突出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建立符合太湖流域自身特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水资源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对指标进行分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太湖流域2000—200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水平处于适载与超载的临界状态,提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成果系统科学地分析了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建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上下两层复合结构,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采用模糊优选模型对方案进行决策分析,从而确定符合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值。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动态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之一。为使高淳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水资源合理利用,很有必要研究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动态性,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出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较大的几个指标并确定其权重。对南京市高淳县各分区及整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潜力的变化情况,为高淳县水利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张丽  董增川  张伟 《水利学报》2003,34(10):0108-0112
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力学概念出发,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构件与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应准确的称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针对当前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思路,选用反映水资源系统最终承载对象,即人口及其生活质量的指标作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指标,并对其作出了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8.
廊坊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利用灰色关联原理确定了廊坊市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根据2000年-2005年廊坊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值,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廊坊市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清远市2009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清远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3个因子分别是区域水环境容量、 工业化程度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清远市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一,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意义。采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三层次分析法和相应的模型,对海河流域在四种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通水后,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所提高,但仍将处于超载状态,但通过适当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流域内水资源压力。进而从规划管理措施层面讨论了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吕平毓  吕睿 《人民长江》2016,47(24):40-45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2005~2014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应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PCA)进行评价,得出了重庆市近10 a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变化状况,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发展的对策。研究成果对谋求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相互协调,实现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浙江省临海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引起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分析,采用模糊评判法和熵值法联合评价临海市2010-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情景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临海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临海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社会经济发展是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来源;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驱动影响较为突出。研究为临海市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了解水资源发展水平的关键,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DPSIR概念模型选取14个指标构成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河北省2010-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年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从分类指标来看,除影响子系统承载力水平下降外,其余子系统承载力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障碍度分析来看,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压力子系统,就主要障碍因子而言,2010-2013年为工业用水量、人均用水量以及生态环境用水比重;2014-2017年为农业化肥施用量、人均水资源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DPSIR-TOPSIS模型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影响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两个主要因子的结论,并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已具有一定规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承载力已相对较小,因此应该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保障鄂尔多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中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了山西省目前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分析,确定了评价体系中各因子的具体权重,得到了各个因子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排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为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彭涛  秦振雄 《人民长江》2019,50(5):88-93
城市水资源安全定量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城市水资源发展战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建立了包括水量安全、水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3个子系统在内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了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构建了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广州市水资源安全状况及其主要障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水资源安全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安全级别从较不安全上升至临界安全水平;水量安全是影响广州市水资源安全的首要因素,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客水比例等是阻碍水资源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评价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城市水资源安全的时序演变特性和主要制约因素,评价结果比较贴近实际情况,可为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有效可行而又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珠江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匀,流域内防洪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尚不完善,已建的骨干水库大都隶属电力部门,以发电为主,开发目标单一,水资源综合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强骨干水库水量调度,已成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浅析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黄河水资源的特点与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缺水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中游干流河段水库调节能力不足、水资源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点及其该系统对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影响、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以及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全面分析辽阳市气候特征、水资源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辽阳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辽阳市实际,从法律、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该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和发展战略,对于全市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国内其他相似地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