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研究了以厌氧消化器常见的易挥发有机酸为电子供体的硫酸盐还原菌混合培养物的硫酸盐还原动力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应器水平上的硫酸盐还原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统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双循环厌氧反应器(DIC),以高浓度自配水为水源,研究了DIC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经过6个多月的运行,当进水平均浓度为14521ms/L,水力停留时间为16.7h时,DIC反应器容积负荷可以达到20.9kgCODcr/(m^3.d),CODcr去除率平均值为83.1%。 相似文献
4.
应用脉冲输入法对厌氧反应器进行了冷模试验,测定了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一个PFR串联两个并联的CSTR的三参数流动模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了模型参数,获得了E(t)-t方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证明两者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5.
结合平行因子法研究了厌氧产甲烷反应器的出水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运行状态下反应器的荧光物质为蛋白质、辅酶NADH、辅酶F420。当反应器的底物浓度突然增加时,反应器出水的荧光光谱亦发生改变,辅酶F420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反应器出水中的荧光组分以色氨酸、酪氨酸和辅酶 NADH为主,表明产甲烷反应受到了抑制。平行因子法解析得到的荧光强度得分与荧光物质的相对浓度成正比,荧光物质种类和浓度的改变可以用来表征反应器运行的状况。因此,三维荧光光谱可以反映反应器处理过程中荧光物质种类和含量等信息,并可为污水处理过程有效监控提供快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依据二相厌氧的理论,设计并启动酸化反应器,用啤酒废水处理的厌氧活性污泥接种驯化,采用化学法与容积负荷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反应器的启动实验,实验中测得各阶段COD的变化及COD的去除效率。得到了二相厌氧反应器分相启动的方法和基本条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pH值4.5~6.0,温度在27±2℃;有机负荷从1 kg/m3.d~10 kg/m3.d缓慢增加的条件下,厌氧产酸反应器的启动比较容易。利用色谱-质谱联动仪分析厌氧产酸反应器进出水质的特性。结果表明:经厌氧酸化反应后,有机物的种类没有减少,相反增加了许多小分子的水解、酸化反应的中间产物,产酸反应器将大分子难降解化合物降解为易降解的酸性小分子化合物,可生化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8.
城市污水污泥的厌氧消化与厌氧堆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数量巨大,成分复杂,如何经济,有效的加以利用已成为目前环境科学中深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污泥资源化工作中厌氧消化和厌氧堆肥工艺的温度,时间,泥水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实现污泥工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10.
厌氧反应器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厌氧反应器的发展沿革、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及应用状况.分析了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有待研究的领域和问题,探讨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受很多因素的制约问题,阐述了IC反应器污泥接种和一次启动阶段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就IC反应器接种污泥、进料方式、运行温度和负荷的提高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中均出现粒径为0.5~1.0mm左右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EC厌氧反应器处理低质量浓度、大流量的啤酒废水采用间歇-连续快速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并且上升流速在2.5~5.0m/h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研究证实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能够实现稳定、高效地启动运行. 相似文献
13.
在连续运行的槽式搅拌反应器(CSTR)中考察了氨三乙酸(NTA)对厌氧消化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中温35℃条件下,有机负荷化学需氧量(COD)为1.0~3.4g/(L.d)时,NTA的添加可使CSTR反应器COD去除率增加,产气率提高20%~42%,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辅酶F430和F420浓度分别提高了1.33倍和24%;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古细菌和甲烷八叠球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NTA还促进了甲烷八叠球菌的生长.作为微量元素螯合剂,NTA增强了微量元素镍的生物可利用性,优化了产甲烷菌的营养条件,强化了产甲烷菌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对厌氧消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简便、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笔者就其发展、反应器动力学和污泥特征,以及反应器模型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它的缺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以促进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厌氧消化过程中,产酸与产甲烷的速度平衡依赖于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相对增长速度。通过对莫诺(Monod)方程的研究,找到二者平衡与调控的一般方法,并主要讨论通过控制消化器负荷实现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对合成氨反应器结构和反应动态过程特性分析建模的基础上,进行了合成氨反应器的动态仿真,对事故现象分析和实现多变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铨大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3,6(2):1-13
本文是从厌氧消化过程中酸及甲烷的生成来研究;在酸生成过程中污泥中可分解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及酸的转化率,以及在甲烷生成过程中各种酸的分解速度与甲烷转化率的关系,此实验所用试料为养猪废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厌氧消化体系是对大气封闭的体系观点出发,指出在大气中测定的pH值不是体系的真实pH值,并在建立消化液电荷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气相CO2分压对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将厌氧膨胀床生物膜反应器视为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讨论了与之相关的许多理论及应用问题,对反应器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有机负荷变化对同步去除SO42-和NO3-的影响及确定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