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传记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体小说《穷人》最突出的传记特征.文学传记性介于私密性和公共性之间,其特定的叙事张力在于丰沛的情感受制于道德的约束.作为"生理素描"的《穷人》,既有纪实文学的性质,更有虚构的成分,传记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虚构性相得益彰.作家所坚守的非命题写作原则和倡导的内外平衡说,在其创作过程和笔下形象身上形成呼应和同构.《穷人》的文学传记性的时间特征,主要体现为流动与停滞并存的主观性.《穷人》作为文学"真实"和文学事件参与了生活,并构成了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情穷苦的人们,为他们的悲惨命运而痛心疾首,通过小说揭发和控诉侮辱和损害他们的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制度,并为解脱他们的厄运寻求出路。他的小说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描写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小人物",表现他们的悲苦与善良;描写人格的分裂,揭露畸形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探寻解脱苦难的出路,表现通过皈依基督、忍受苦难以实现人性复归、道德完善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纳博科夫的创作深受十九世纪双重人格小说题材的影响,其巅峰之作《洛丽塔》就是一部典型的戏仿双重人格小说的作品:小说中许多人物的命名带有寓意丰富的双重人格特征,尤其是两个主要人物亨伯特和奎尔蒂是一对既具有典型意义,又不同于传统的双重人。从双重人格小说视角解读《洛丽塔》有助于更好地领会作者"游戏性文本"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4.
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穷人》由多封书信构成,其中作者、主人公、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目光交织呈现了丰富的对话和暗辩。小说以“穷人”为题名,主人公们对贫穷的承认或否认,其本质都是对“不体面”的反抗,即是对“被凝视”的抗拒。小说中,“凝视”是触发主人公自我意识变化、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本文拟借助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凝视”理论,考察主人公杰武什金三种不同方向的“凝视”,进而为解读其主体建构过程提供另外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四段有关奇迹的情节表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宗教奇迹的基本观点:东正教信仰主要体现为人的道德与精神力量,而不是对奇迹和彼岸世界的幻想;不是奇迹导致了人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对上帝的信仰给人带来的内在改变造成了人的精神“奇迹”。这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人学与东正教人学在本体论基础和性善论方面的联系,也体现了两种人学在人道性和心理性与超验性和彼岸性、神圣教义与问题探索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8.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小说”属于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它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俄罗斯象征主义作家别雷的代表小说的创作。本文选取别雷最重要的“生活创作”认识的形成时期,分析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艺术的接受与反接受之中的角度和结论,进而阐明别雷在自己的创作认识成熟时期由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成就的思考和挑战,转而确立了自己的突破性思想认识和艺术风格,以新“思想小说”的方式回归了前辈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罗斯命题。  相似文献   

9.
对作家的经历及其作品分析后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都有着对人生幸福和理想的真诚而挚着的追求,最后两人都找到了宗教理想。但他们又有不同之处:痛苦不同,对宗教的理解不同,对宗教的态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但他的"现实主义"是异常独特的,他本人称之为"虚幻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以病态人物为描写对象,侧重表现人的心理活动的真实,在对话艺术和意识流描写等方面都有崭新的开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成为连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12.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侧重于表现苦难及苦难之中人的追求与犯罪。并把宗教信仰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他的创作尤其是代表作《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都贯穿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触及人类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翁希斯克厉夫是最为复杂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之一。他的内心爱恨纠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本文分析了希斯克厉夫双重人格的表现,以及形成这种人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形象创作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取得了许多独创性的成就。特别在儿童书写上,他以那犀利、与众不同的眼光以及娴熟的写作技巧书写了别样的儿童文本世界——"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高加林是路遥小说<人生>中塑造的一个真实可信的典型人物,他不仅对现代生活抱有巨大的热情,而且表现出为实现新生活而抗争的进取精神,但高加林的爱情、事业均以失败而告终,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高加林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满足,其思想中蕴含的醉心于个人前途的片面追求是导致其人生悲剧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16.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以关注和剖析人、人性、人心的奥秘见长,从成名作《穷人》开始,到最后一部长篇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无不如此.在陀氏笔下,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恶人,这是"不论断人"的认识前提.阻碍这一认识的重要因素是孤独、信仰缺失的人的骄傲和非理性冲动,实际上,在陀氏看来,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具有亲缘关系,都是兄弟姐妹,故而"一切人为一切罪负责",只有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实现"人类一家亲"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巴赫金"复调"及"外位性"概念的理解多关注其对话的开放性,而往往忽略其基于"涵义"概念的统一性.巴赫金的统一性观念在文化的叙事结构中是对"聚合性"的移置,在诗学层面上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博爱的统一"叙事的抽绎.因此,要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既需要借助于外位性概念,也要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文化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8.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在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表现中呈现出矛盾冲突的双重性,在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宗教观等层面显露出的多元复杂甚至二元背离性,造就了主人公在高贵和尘俗双重人格面具间无休止的游弋,同时蕴涵着其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芜杂的现实情境中的永恒对抗.  相似文献   

19.
20.
俄语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成语,成语的源泉之一是文学作品,果戈果的《饮差大臣》就是一部能产的作品,其中的成语不仅增强了该剧的讽刺意味,而且大大丰富了俄语的语言宝库,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