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新工科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对精细化工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将精细化工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双创”的指导方针,针对本校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在提升教师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拓宽视野。此外,深入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精细化工类专业特色,发展学生为创业团队成员,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经验,扩大“双师”型教师的队伍。还可以缓解当下就业压力,稳步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衡阳师范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影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部分问题,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学生积极性等几个方面出发,探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新举措,为地方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对于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滁州学院地方型高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及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从多维度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实践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创新教育与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互融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合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环节,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元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方法,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措施等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激发了广大师生的投身创新创业热情,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云南化工》2019,(10):188-190
为建成创新型国家,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要求高校培养出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阐述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挖掘及讨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积极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李沛炫 《塑料工业》2020,48(1):168-168
为了适应全球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高校,尤其是工科的高校势必要为社会培养出一些新型工程科技的人才。高校教育必须要结合当下新经济新产业的社会环境,来促进新工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而且还要结合新工科的教学结构,鼓励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意识,使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社会给予的巨大的挑战。宋来新与商云龙主编的《化工行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一书,教育内容完全是符合我国教育部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文件内容的,该书涉及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涉及了大学生与创新创业职业的关系而且也讲述了创业项目的整个发展过程,符合新工科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是值得同行参阅同时也可以作为工科教辅所用。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行业迫切需要适应并能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构建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课程体系及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化工专业复合型人才。本文从新工科的理念入手,针对许多高校存在的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三者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实现同频共振、合力育人的现状,从大思想教育体系的专业培养角度出发探索我校三位一体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更好地建设新工科化工专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全国化妆品专业分布及化妆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对专业建设的要求,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化妆品技术与工程新建本科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工科建设进入再深化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为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根据大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上海市从中职到本科纵向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率先探索了七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制度先行、课程聚焦、项目引导、质量保障的改革策略,打造了中职、高校、政府、行业、社会联合育人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全国各地高校开展中本联合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要从品德、知识、能力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以使学生获得优秀的道德品质、宽广的知识背景、深入的专业知识、独立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交流能力和持久的学习动力等多方面的素养与能力.本文以石家庄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分析在转型发展和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为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为食品专业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服务,针对《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内、课外同步学,理论与实操并重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课程成绩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任务。教学团队以国家新工科建设为行动指南,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方面对化工工艺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满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此次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原有培养模式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理论融入到专业基础教育中,探索并构建了化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理论+实践+辅助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四层递进式”(基础课程与实验→专业课程与实验→综合课程与实验→创新创业集中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校化工专业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重实验过程轻实验效果的弊端,在原有的专业实验模块基础上对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使专业实验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以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其改革在教学结果以及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化学工业正在从传统的原料工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面对这样的变革,如何兼顾化学工程师专业与通识能力融合培养的问题,不容回避。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美国一流高校的化工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开展一手资料的编码,发现其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培养目标强调“通专融合”与终身学习意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分布;通识课程顶层设计多元化;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双柱分层递进模式。最后,本文对我国卓越化学工程师培养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魏媛  杨秀琴 《广东化工》2011,38(12):166-166,151
专业实验教学对工程教育背景下新升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直接的、重要的作用。针对新升工程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将开放实验与实验教学的结合等途径,对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能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18.
绿色工程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一些国际知名高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改革原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工程教育发展模式。国内方面,华东理工大学积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绿色转型与升级,通过建立绿色科研基地、创新绿色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研究与应用绿色工程教学案例库等举措,积极探索将绿色工程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以期培养具有绿色工程素养的GI3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化工》2018,(12):167-168
化工原理课程既是化工专业的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的桥梁,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剖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中化工原理课堂教学的问题,提出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将有效提高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也会显著提高学生对化工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应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