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先入让过去的元代文学研究独尊元曲,又加之元朝以游牧文明掌政并统治农耕文明的历史特殊性,元代文学研究有必要回到文学发展的历史现场。邱江宁《元代馆阁文人活动系年》以史为本,通过立体、多维的馆阁文人活动系年,还原了一个较为原生态的元代主流文学发展现场。藉由该著,元代文学三大特征得以昭明:创作主体是馆阁文人而非民间曲家;游牧文明介入影响下,呈现多元混融的格局;整体风貌上趋于务实。  相似文献   

2.
元代山东的爱情戏塑造了勇敢、热情、敢于跟封建礼教做斗争的女子形象,既有大家闺秀,也有青楼妓女。戏剧展现了元代文人落魄的地位和凄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元代山东的爱情戏塑造了勇敢、热情、敢于跟封建礼教做斗争的女子形象,既有大家闺秀,也有青楼妓女。戏剧展现了元代文人落魄的地位和凄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元朝的内亚特征是元代文学独特性形成和元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背景,对元代文学的研究路径有着不容忽略的影响。围绕元朝的内亚特征,元代文学的研究路径可获得四个方向的深入与拓展:其一,借助内亚视角,可以发现以往因单一民族视角而被遮蔽和简单化,但却又属于元代文学发展的独特内容;其二,借助内亚视角,可以将元朝相近相承的辽、西夏、金等王朝结合起来,藉由其共同的多民族特征来探究元朝的文学发展历程;其三,内亚性极强的元朝与13—14世纪的欧亚世界有着诸多不可分割的关联,这使得元代文学研究需要有跨境域的世界视角;其四,借助内亚视角,值得将元明清文学作长时段的观照和会通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相关史志、碑文、传记、墓志等文献资料研究,可知元代高昌偰氏所属回鹘部族,自北魏隋唐以来,世代活动于漠北、西域、河西,后定居北庭高昌。高昌偰氏长期以来崇尚和学习汉文化,历代不乏出任中原王朝官员者,自认中国人。入元后偰氏家族文人的社会影响增大,留有一些传世作品,且体现了崇儒尚用的文学风尚,是典型的受华夏文化滋养的家族。通过唐代契苾部族和元代高昌偰氏家族历史,也可以推知西域文化家族形成的历史。这充分显示了回鹘部族自北朝隋唐以来形成的华夏文化共识,是入元以后西域色目文化家族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元代以来,许多文人围绕云南的滇池写下了不少的诗赋。这些诗赋或写滇池之美丽风景,表达热爱和赞美之情;或专言兴修滇池对百姓造成的苦难,表达同情和悲悯之情;或叙滇地历史和沿革,表达对家国一统和历史兴乱的深思。一方面有对自然美景的纯粹赞美,另一方面也体现以"滇池"为代表的昆明文化对中原文化上的认同和政治上的归附。对元明以来滇池诗赋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云南地方文学研究的加深。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饮食历史中,元朝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了元代的饮食结构与饮食内容,从而证实了元朝饮食的丰富程度。  相似文献   

8.
元代幅员辽阔,海外贸易在宋代基础上得到持续发展,其中浙江海外贸易是整个元代海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和高丽是其主要贸易对象。文章从元代浙江与日本、高丽的贸易着手,阐述元代浙江海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元代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是中华特产,名重古今又香播九州,源远流长的饮茶习俗是极富特色的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不知是何原因,今人谈论中国古代茶文化,往往是首重唐宋。次重明清,偏偏不大提元代。其实,不管今人是否忽视,饮茶习俗在元代亦盛行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种类。这类剧本中流露出浓厚的"人生如棋"感叹,表现在对人生出路的彷徨、人生短暂的悲叹、出处二难的冥思、对富贵名利的超脱等方面。它的产生与元代围棋的广泛普及、全真教思想的影响以及文人在黑暗统治下彷徨而痛苦的生存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再论元代西北屯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的西北屯田,是元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地域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两行省。本文论述了元代的称海屯田以及西北屯田的管理机构、土地数额等问题,填补了元代经济史研究中的某些空白,对深入开展社会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元代的浙农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元代政府重农政策在浙东的实施和人口得到增加。浙东农业发展的表现是垦地面积的扩大,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粮食作物的普遍种植和地方政府重视经济作物栽种。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认为元曲的特点在于"自然",孔子认为<诗经>的特点在于"无邪".元曲与<诗经>相距将近两千年,但是从元曲"自然"这一属性中可以透视其对"无邪"的契合,这是元代作家对<诗经>作家那种真情的回归的结果.文章以现代心理学中主动遗忘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元代作家真情回归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并以此说明元代作家对<诗经>作家之真情回归的心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通过对元代染织纹样的分析,来说明元贵族尚武的习性和追求奢侈生活的风气与统治者对西亚文化的推崇,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深厚底蕴。三方面的因素形成了元代粗犷豪放、错彩镂金的纹样特色。  相似文献   

15.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在元杂剧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处以《黄粱梦》为例,结合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元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选择。从文化视野的角度阐释《黄粱梦》所展示的时代文人风貌。  相似文献   

16.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在元杂剧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处以《黄梁梦》为例,结合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元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选择。从文化视野的角度阐释《黄梁梦》所展示的时代文人风貌。  相似文献   

17.
冯子振是元代湖南本土作家中唯一一位从事散曲创作的诗人.其代表作[鹦鹉曲]是元人散曲创作的一朵奇葩,内容以抒写隐士情怀为主,风格豪放,间杂婉丽.卢挚和马致远两位外地作家也创作了一些反映湖湘生活的散曲佳作.  相似文献   

18.
日本语地理分布模样,地理分布规定历史、社会、气候、生活环境要因绍介.  相似文献   

19.
元朝自世祖至元年间到顺帝至正年间近百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对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并且凭借河西丰美的水草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得河西地区的经济在战乱之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先进的经营管理和较为发达的农耕生产力,河西数州成为元政府重要的财政和赋役的来源地,不仅使元朝的生产得到发展,也使得河西重镇得到巩固,对元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元朝自世祖至元年间到顺帝至正年间近百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对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并且凭借河西丰美的水草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得河西地区的经济在战乱之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先进的经营管理和较为发达的农耕生产力,河西数州成为元政府重要的财政和赋役的来源地,不仅使元朝的生产得到发展,也使得河西重镇得到巩固,对元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