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多元流的相互影响逐步成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动力。为真实全面地反映城市群内的联系情况,研究基于“多元流”的发展视角,选定哈长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1个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特征,以网络爬取的开放大数据与传统静态数据为基础,选取资金流、交通流、物流、信息流等“多元流”要素,分析城市群的“点-线-面”的空间结构特征,形成相关驱动因素和机制,得出哈长城市群发展弊端和规划建议,以期为后续合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成渝城市群概空间结构现状的分析,找出其空间结构存在的相应的问题,并以此提出成渝城市群整体空间发展模式以及实现空间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滇中城市群地区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核心区,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与航空交通枢纽站,云南省已经初步确定滇中地区将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四极、五通道"的空间结构。从自然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三个因素分析了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自然生长力是滇中城市群自身扩展的原动力,市场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根本原因,政府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结构演变的方向,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武广高铁的建设和营运对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通过梳理城市空间结构、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等相关研究,找出武广高铁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并得出了高铁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交通导向的环杭州湾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交通作为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是城市群体空间建构的重要载体,尤其现代快速交通更是城市群体空间有序发展和合理组织的关键,在回顾区域交通与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历史演变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快速综合交通条件下的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光雄 《华中建筑》2014,(1):129-132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的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西部大开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点,是中国未来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经济发展的高点。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西部城市群的研究相对较少。成渝城市群作为现阶段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发展基础最好的城市群,既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群,又是未来十年甚至是几十年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该文拟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的不足和城市群潜力,并找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流空间理论和中心地理论,从联系强度、联系方向和节点中心度三方面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经济、交通和信息三个城市网络系统的量化分析得出城市群综合网络结构,总结剖析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成因,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当前关中平原城市群以西安为单核心,沿陇海铁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哈长城市群的基本情况,从城市连通网络、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环境治理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哈长城市群的规划发展方案,以创造出良好的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市群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孙斌栋  郭睿  陈玉 《城市规划》2019,43(9):37-42,85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厘清哪种空间结构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群的经济绩效,有助于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城市群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陆地扫描全球人口数据库和欧洲航天局全球土地利用数据识别城市实体,并从单中心-多中心视角测度城市群空间结构,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劳均GDP和劳均GDP增长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更有助于促进城市群经济绩效的提高.未来空间规划应在发挥首位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促进经济要素在城市群中整体均衡分布,形成各城市协调发展、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日益完善与经济 的快速发展,城市间各类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并 形成城市网络,促进城市动态“流”数据的分析 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新范式。相比单一要素 流,多维要素流可以从更加综合的视角刻画城 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识别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 本文通过集成百度迁徙、快递物流线路、百度指 数、企业总部—分支、科技论文合作等多元地 理流数据建立成渝城市群人流、物流、信息流、 资金流、技术流及综合流网络,借助社会网络 分析方法识别网络节点特征并结合位序—规模 法则评估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利用核密度分析 法识别多维要素流动主要廊道,结合优势流和 DBSCAN聚类分析成渝城市群空间组团特征。 结果表明:第一,在多维要素流网络中,各节点 层级分化明显,成都市、重庆市是成渝城市群的 两大核心,对多维要素流的集聚扩散能力突出,而其他城市普遍发育不足。第二,重庆市—成都市关联区间联系强度最高,成都市、重庆市与14个 地级市组成的关联区间次之,14个地级市之间组成的关联区间最低,成渝发展主轴、成德绵乐城 市带是要素流动的主要廊道。第三,在优势流约束下,成渝城市群内部形成成都—德阳—眉山、重 庆—广安、南充—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乐山—雅安共5个空间聚类,其中南充—遂宁、 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具备培育都市圈的潜力。结合本文分析结果和现有规划,建议将多维要 素流网络中心度相对较高的绵阳、南充、宜宾作为次级中心城市培育,在重点发展成都都市圈、重 庆都市圈的同时着力培育南充—遂宁、内自宜泸两大都市圈,促进绵阳市、雅安市、乐山市、达州市 等圈群空隙城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强化宜宾—泸州—重庆沿江发展轴,逐步优化成渝城市群 空间结构,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8、2012、2017年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指标测算城市综合质量,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联系强度,运用SNA法分析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湾区已初步形成"一个主中心,两个次中心"的辐射网络结构,网络联系在十年内均有所提升;但城市间资源把控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不均衡、不对称现象,且过度依赖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2.
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对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挖掘其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演化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了城市区域化、城市区域以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主要包括模式、形态与功能演化,空间结构模式演化一般呈现单核极化→双核整合→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过程;空间结构形态演化大体呈现放射长廊→多轴线引导→同心圆圈层→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由于城市区域发育阶段的不同,使空间结构衍生出指示、组织、优化和载体等功能,并认为资源环境空间约束、技术进步支撑效应、要素集聚-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是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樊杰  盛科荣 《城市规划》2004,28(1):37-41
文章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过程进行了反思。重点分析了制约城市群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在产业结构层面和空间布局层面解决老工业基地问题的基本命题。并就加速城市职能转换和升级、合理调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何邕健  胡丽 《规划师》2008,24(10):68-72
通过引入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基于江西省91个地理单元的18个经济密度指标,对江西省经济密度的地域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空间经济密度、非农产业的人均经济密度和农业的经济密度是影响江西省经济密度的三大因子;按照经济密度差异,江西省可划分为4种类型区域,不同类型区域的地理单元组成3种城市群空间结构类型,分别为扇形结构、双核心结构和飞地型结构;江西省初步形成了沿浙赣线和京九线发展的“十”字形空间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16.
辽中城市群空间协调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虹  彭翀  顾朝林 《城市规划》2007,31(10):48-51
通过对国内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的分析和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实践,提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应从城市群整体、都市区、城镇个体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都市区层次应作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进行研究。都市区空间规划主要通过对都市区内城镇个体的相关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协调,以达到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是研究城市间联系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对城市间铁路客运联系值进行了凝聚子群分析,揭示出了中国城市群的结构,为未来的区域规划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袁建峰  胡跃平 《规划师》2010,26(7):80-84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寻求中部地区合理发展模式,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分析其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及空间重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重点从流动空间、边缘空间及生态安全空间3个方面开展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对接的动力研究,并针对城市群现状发展阶段,基于两湖城市群区域合作前提,突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思路,提出其合理发展模式有走廊空间联系模式、边际空间联系模式、绿色空间联系模式等3种空间联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支撑城市与区域经济空间运转的高速公路网络,是城市群体空间发展的轴线,对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速公路网络化角度,以湖南城市群为例,阐述高速公路网络化对于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