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四达 《饰》2006,(3):10-13
数字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构建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数字媒体时代来临,说明人-媒体-科技的三角关系需要重新思考与建构。特别是数字媒体和艺术相结合.从此改变了我们观察与认识世界的方式.并创造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审美方式。数字科技将艺术创作带向超越时间、空间与传统视觉经验的新创作思考领域,使得艺术创作在新媒体和新科技基础上充满了新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创意空间。  相似文献   

2.
以数字杂志、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媒体传播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媒体传播方式成为社会传媒的主流,在提高媒体传播速度,扩大媒体传播范围,改变媒体传播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新媒体的出现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得以实现,没有科技的进步的支撑,媒体传播形态的变革是不可能实现,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也将是个未知数。伴随科技创新出现的新媒体正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网络与新媒体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网络与媒体技术入手,讨论了新媒体艺术与网络的关系,指出了网络新技术与新媒体艺术要互相促进才能求得共同发展。为推动新媒体艺术不断向前进步,需要艺术家、计算机程序员和网络工程师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也对人们传统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上常客,互联网对其影响是双重的。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管理、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等措施可将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发展即时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脚步下,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也给当代艺术带来了观念上的变化。文章以中国当代艺术为背景,研究新媒体技术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着重分析了新媒体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技术运用,对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做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手机、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人们被动式地从传统媒体接受信息的模式。大众在信息选择方面变得主动,真正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媒体平台。信息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媒体离不开文化,文化也需要媒体。新媒体文化以新媒体作为载体,形成了当今最为时尚和富于情感表达的文化形式,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确立一种主导的价值体系来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媒体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现了一个给受众"动"的空间,加强了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参与性,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的互动思维已揳入并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了影像发展与人类生存互动的"林中空地"①。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产生与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网络等电子化传播媒介的日渐兴盛,给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与转变.新兴媒体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便利和快捷,同时也逐渐改变着当今文化的发展与嬗变模式,为中国现代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外文化的多元共融提供了某种机遇与可能.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可以使大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彰显他们在信息交往中的主体性,也使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症,削弱了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新媒体改变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方式,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对信息时代网络交流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社会,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呈现的人与人的新型交流方式——网络交流,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然而,网络交流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但要充分利用其积极效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要抵御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1.
李四达 《饰》2007,(4):7-9
近十年来,数字媒体不仅改变了出版业、娱乐业和社会信息服务业的基本面貌,而且也给当代艺术和当代视觉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的普及,也使得当代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表现相统一的新型艺术创作观念成为后影像时代的指导思想。本文探索了新媒体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指出参与和互动、丰富媒介表现性和包容性是其核心特征,而新媒体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结合是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立克里德1968年关于网络生态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媒体格局,而且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转变了人们有关自身存在的观念。在考察网络生态时,必须注意到它所包含的文化与反文化的矛盾、正视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理解互联网趋“老”的必然性。趋“老”的涵义之一,是指互联网在网络生态中所占地位的变化,即从相对新的媒体转变为相对旧的媒体,表现在产业链、用户群、媒体声望、主导价值取向、管理方式、社会印象等方面。“老”不仅是积以时日,而且是日益成熟。与时光相伴的“老”不可避免,问题在于这种过程性变化是进入化境,还是导致衰朽。我们的任务不是否认互联网趋“老”的事实,而是努力使这种变化有利于网络生态、媒体生态以至于整个人文生态的建设。为此,要提倡老实诚恳地办网、上网,以增进网络公信力,老练周到地应对信息“洪水”,以增进网络净化力,老成持重地处理各种矛盾,以增进网络亲合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高校要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提高网络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革命打造了融合的媒介新景观,电视媒体正与互联网融合走进了TV2.0时代。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电视观众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从整体走向分化,从被动变成主动。为了迎合新媒体受众需求,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将亨利·詹金斯阐释的"跨媒介叙事"付诸于电视剧的生产实践。本文解析这一模式的产生机理与叙事特点,以期对我国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生产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现代艺术的发展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现代艺术对视觉经验和审美方式的改变 ,建筑师的现代艺术素质和意识 ,现代艺术与造型基础的关系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传播迅速,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的社会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在上世纪视觉信息传递一直停留在二维空间中处理平面因素,包括文字、图形、版式、装帧等。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与我们人类活动已经密不可分,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设计师在融合领域的研究探索中更应不断地归纳视觉形态、心里暗示、哲学理论等学科的经验与理论,从而推动这一新视觉领域专业的前进,在此基础上去探讨数字媒体中视觉符号传播特征与哲学的交叉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网络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大学生生活方式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也相互联系并相互区别;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网络的自然属性重塑大学生的社会结构,二重地改变着大学生生活的时空结构。网络的社会属性削弱大学生现实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改变大学生生活的社交范围,并为其提供更新的社交方式;二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  相似文献   

18.
网依恋是人们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情感。新媒体改变了消费者对美食的体验方式,消费者利用新媒体的高参与性与互动性,将美食载体化、体验个性化、评论扁平化。消费者通过直播与围观,将体验空间时间化、体验主体客体化。在新媒体的渲染下,美食体验过程出现了故事与美食之间的相互转化,让消费者更容易生成有意义的个人体验空间,从而把吃从生理行为升格为更适合传播的叙事行为。叙事转向中也出现了过度叙事等现象,对美食体验的真实感有一定遮蔽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冲击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改变了校园生活,改变了世界,网络也为西方社会宣传西方文化,西方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提供了便利,世界面临单一文化的威胁;网络事物,新鲜、好奇,错综复杂,黄毒,黑客对学生极具诱惑力;网络排他性的占有了学习时间,网上垃圾成堆,提供了更新、更方便的作弊方式;网络改变了学生的社交方式,出现了“社交恐惧症”。  相似文献   

20.
网络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参与也有积极影响。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使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的网络政治参与呈现非均衡性,以及网络社会中的知识沟制约着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指出我国政府要通过加快信息化进程、发展电子政府、强化公民意识等方式缩小数字鸿沟,充分发展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