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系统规划的方案优选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系统优化问题,为了较好地评价规划方案的优劣,建立了水资源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AHP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运用密切度法达到评价规划方案优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空、可持续、社会经济和生态4个方面的内涵,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评价了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包括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和未来201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给出了合理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
多目标水资源系统运行决策优化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方红远  邓玉梅  董增川 《水利学报》2001,32(9):0022-0028
针对一多目标水资源系统优化运行问题,本文阐述了多目标决策遗传算法(MODGA)的应用。按遗传算法原理,采用浮点向量表达解的结构;并依据多目标决策协调规划法定义适应度为任一目标点与理想点的距离。对构建的模型,文中使用的计算方法的收敛过程相当有效,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理,针对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特点,建立了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公平、优先、高效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设置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目标,研究了反映这些目标的各个参数的确定思路,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和多目标决策原理对模型进行求解。经桂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给出了用多属性决策理论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的数学模型.以ELECTRE法为对象,详细说明了多属性决策的计算步骤与方法,并用于计算疏勒河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采用多属性决策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就是对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文章详细地阐述了水资源配置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求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以人口最多、GDP最大及COD排放量最少的多目标分析模型,在各规划水平年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预测,并计算不同决策意向方案下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选出最优方案后,又对其基本型及节水型各指标高、低增长情况下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及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多阶段多目标决策系统模糊优选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陈守煜 《水利学报》1990,21(1):1-10
本文提出多阶段多目标决策系统模糊优选理论,它可以应用于复杂水资源系统中的方案优选,是多目标水资源系统一条新的优化途径,最后文中给出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基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系统原理,以临沂市为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得出临沂市2010年、2020年和2030年节水方案下、设计保证率P=50%时的水资源可承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总数分别为2 499.67亿、6 531.24亿、14 079.02亿元和1 055.87万、1 120.20万、1 125.08万.  相似文献   

1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人口最多、GDP最大及COD排放量最少的多目标分析模型,在各规划水平年(2010、2020、2030年)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预测,并计算不同决策意向方案下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选出最优方案后,又对其基本型及节水型各指标高、低增长情况下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及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本文是将区域水资源规划纳入到宏观经济/环境系统中,应用多目标技术进行整体研究,使决策者可通过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的操作和运行,看到在不同策略下区域宏观经济、环境等目标与水资源规划关系的全貌。在该方法研究中,作者完成了这一方法的软件编制和开发工作,实现了决策分析过程的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2.
多目标系统模糊关系优选决策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守煜 《水利学报》1994,(8):62-66,71
本文将模糊优选与模糊关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了多目标系统模糊关系优选决策理论,它可用于解决多目标水资源与农业系统,多目标社会和经济系统等的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3.
熵权多目标决策法在水资源系统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义乌市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随着义乌经济的快速发展,仅靠义乌市北部水资源(八都水库等)是满足不了义乌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2003年的干旱,义乌城区用水紧张,从2003年11月起限时降压供水.按照义乌市总体规划,向东阳横锦水库购买5 000万m3/a的水,也只能维持到义乌市规划中期,远期还将缺水8 700万m3/a,从而提出义乌市分质供水系统的可研方案.应用熵权多目标决策法,对义乌市水资源规划进行量化分析,为更进一步地开发利用义乌水资源,提供科学地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多目标决策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用水系统的多水源、多用水户的特点,建立了城市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模型.为对模型求解,首先计算各目标的模糊隶属度,将模型转化为模糊多目标决策模型,通过逐步缩小决策空间,最终得到模型的满意解.并以大连市为例,得到其2010、2020水平年的多水源多用水户的水资源配置结果.最后,分析了模糊多目标决策模型中各目标权重不同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优化模型及模糊决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水资源系统的多目标属性,探讨了水资源系统的多目标综合评估模型和方法。针对现有权重确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确定权重的多目标优化方法;针对指标体系指标繁多的特点,通过构建差距指数和协调指数降低评价目标的维数;采用基于理想区间的多目标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经研究区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估实证分析,取得了实用性成果与结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振宇 《北京水务》1997,(4):4-8,37
北京市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分析系统研究课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北京市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系统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先进的系统分析理论与计算机技术为指导,建立了北京市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分析系统,实现了多目标分析,群决策过程的计算机化。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本文从课题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根据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建立了水量分析、水质分析、经济分析、生态环境分析等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大系统理论和多目标决策理论建立了基于量与质的面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目标协调配置模型,用以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竞争性的问题,从而为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资源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区域水资源系统规划的多目标性和各目标的不精确性,建立了区域水资源系统模糊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改变了以往按确定性目标进行优化的思路,只需要给定目标值一个范围,就可以在规定的目标范围内进行优化求解。在求解过程中,建立了以各模糊目标隶属度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模糊目标规划模型,采用目标隶属函数正负偏差量变量替换的方法,用线性目标规划的方法求解。经过实例验证,该模型求解比较简单,求解结果合理,与普通规划结果相比水资源模糊目标规划在规定目标的范围内取得了更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是探讨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水资源优化中的应用,其求解方法采用目标逐渐逼近的方法,可使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相对简化。这种方法为两步实现求解。第一步将全市分配的水资源总量a,根据预测的各县(区)社会发展经济指标预分解a1、a2…a10(地表水、地下水分别进行预分),再系统协调,形成初步的预分方案,使多目标优化模型成为10个独立的子系统模型,再进行子系统优化。第二步根据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反复协调各子模型的分配量,最终实现整个系统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连市区域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建立了水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多目标模糊优选和模糊可变评价等3种方法来优选和评价大连市水资源配置方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了满意决策,为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