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娟  彭慧  程时远 《石油化工》2004,33(11):1088-1095
综述了P-O,N-O和亚胺型后过渡金属(Ni,Pd,Fe,Co)配合物催化剂用于烯烃催化聚合的研究进展,对催化 剂的合成、结构、性能、催化烯烃聚合机理、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 传统的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开发是目前高分子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经历了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三个发展阶段。为了实现对聚合物分子的设计与剪裁,精确地控制聚合物的结构,人们开发了具有单一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由于茂金属催化剂对氧和官能团的敏感性强,不宜催化乙烯和极性单体共聚,所以人们又开始了对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较弱的亲氧性和对官能团的惰性,可使乙烯在温和的条件下与极性单体共聚。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虽然很早就被应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烯烃聚合用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Ni,Pd,Fe,Co等络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总结了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廖恒  伍青 《石油化工》2013,42(6):589-596
简要描述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相对于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的特点。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配体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通过比较它们催化烯烃聚合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催化聚合反应活性及活性保持时间,概括了影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稳定性的因素。通过适当地调节配体对金属中心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以及合理的配体类型设计,能有效改进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茂金属及非茂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旭涛  朱博超 《石油化工》2005,34(Z1):55-62
系统综述了烯烃聚合用新型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催化聚合特性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我国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吴新君  李惠萍  周岐雄 《石油化工》2004,33(Z1):509-511
介绍了传统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其在聚烯烃工业的应用,并简要叙述了新一代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用于烯烃聚合的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发展我国聚烯烃催化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一种载带后过渡金属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已经生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置于载体上,该配合物通常含有反应性官能团,而该载体含有辅助性的反应性官能团。还描述了新聚合催化剂组分,该组分含有后过渡金属与中性三齿配位体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TQ314.242200607178烯烃高效催化剂及聚合与共聚合的研究〔刊〕/伍青,林尚安(中山大学高分子所)∥高分子通报.-2005,(4).-35~41概述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烯烃配位聚合室在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烯烃聚合与共聚合方面部分研究工作。重点叙述了催化剂的设计、过渡金属配合物配体结构及聚合条件对乙烯、丙烯、1-丁烯、丁二烯、苯乙烯等烯烃单体聚合及共聚合活性以及聚合产物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图4表6参70(许德联摘)TQ316.65200607179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改善聚丙烯表面的亲水性〔刊〕/王香梅,张菁…(东华大学)∥高分子材…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催化剂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高明智  李红明 《石油化工》2007,36(6):535-546
综述了用于丙烯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在给电子体技术及催化剂制备工艺等方面,茂金属催化剂在制备丙烯均聚物、丙烯共聚物及特殊聚丙烯等方面,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在丙烯活性聚合、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及水介质聚合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讨论了聚丙烯催化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烯烃聚合用的非茂单中心催化剂(包括非茂体系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特点、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情况。采用非茂单中心催化剂生产的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综合了采用Z-N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优点,而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烯烃聚合工艺是关于一类新型结构的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负载化工艺,以及其在烯烃聚合和共聚合过程中的应用,特别是用于乙烯的均聚或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合,属于催化剂的负载化和有机聚合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多孔载体经活化处理后洗涤、过滤、干燥和抽干,然后直接负载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活化处理包括热活化和/或化学活化,以及化学处理过程。采用本负载化工艺所制备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为干的可流动的固体粉末,可用于C2-C10的烯烃或苯乙烯,特别是乙烯,或含有功能性基团有机单体进行淤浆或气相均聚或共聚合,在低的铝氧烷用量条件下获得熔点高和粒子形态良好的均聚或共聚产品。  相似文献   

13.
赵旭涛  朱博超 《石油化工》2005,34(Z1):534-536
研究了利用一种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和一种二亚胺铁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得的复配型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一台聚合釜,通过两个温度段的乙烯淤浆聚合,无需加入其它α-烯烃,即可获得中密度聚乙烯树脂,为现有聚乙烯生产装置开发新牌号及提高产品档次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聚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烯烃聚合单活性中心非茂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烯烃聚合用单活性中心非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 2 3种由前、后过渡金属组成的配位化合物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15.
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照催化剂中心金属的类型,综述了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和催化体系的特点。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分为3类:前过渡金属钛和锆催化剂;后过渡金属钯和镍催化剂;铬、钴、钒和稀土金属等催化剂。在介绍了文献工作的基础上,对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镍配合物催化降冰片烯聚合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阐述了这类镍催化剂的简易合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催化条件变化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生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体的一种新工艺,此工艺包括在聚合条件下将一种烯烃和/或一种烯烃与至少一种或多种其它烯烃与一种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和四氢呋喃接触,此催化剂包含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金属助催化剂化合物并且四氢呋喃的用量应能足以减少聚合介质中的静电荷。还公开了在一种烯烃聚合介质中减少静电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要叙述了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类型和性能特点,并对新一代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型的单活性中心水杨醛亚胺过渡金属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结构、合成方法和性能等做了较详尽的评述。这种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合成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用于烯烃聚合的新型单活性中心水杨醛亚胺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合成方法和性能等。这种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合成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特点,并从不同配体结构对聚乙烯分子链结构及聚合活性的影响角度出发,综述了近些年来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乙烯聚合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