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雄 《山西建筑》2007,33(2):78-79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有粘结非预应力钢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现有设计规范或建议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对其中的一些系数等加以比较,以探求一个尽可能符合实际的通用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材料的抗拉,抗压,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然后结合某工业厂房吊车梁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正截面和斜截面疲劳验算分析,证明了采用部分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吊车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裂缝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20根矩形截面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其中2根为对比梁)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的已有成果,提出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相对应的一套裂缝宽度控制计算公式.通过把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叠合梁及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叠合梁的计算方法衔接起来,形成了统一的计算体系.经试验结果验证,这些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与抗裂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晓健 《中外建筑》2009,(6):202-20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当结构带裂缝时,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都会受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践,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发展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寻求合理、可行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措施来予以控制,减小危害。  相似文献   

5.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转化为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状态,求解非预应力筋的应力,然后采用现有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来求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RPC吊车梁正截面静载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为了研究其构件的受弯性能,制作了二根吊车梁进行静载试验,通过分析其受力至破坏的整个过程,得到了吊车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最不利截面应变沿高度的分布图,建立了考虑受拉区拉应力贡献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开裂前可以按弹性方法计算,将受压区简化为三角形,受拉区简化为梯形.在计算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时,纵筋率越高,梁的开裂弯矩提高越大,其T形截面的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γm可近似取为2.1.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贡献,受拉区应力图等效系数k可近似取为0.34.  相似文献   

7.
王东  陈晓宝 《四川建筑》2007,27(6):125-127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当结构带裂缝工作时,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都会受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裂缝形成、发展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寻求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法与措施来予以控制,减小危害。  相似文献   

8.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及抗裂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对比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裂缝控制规定的基础上,提出裂缝控制应与环境条件,荷载状态及非预应力普通钢筋的配置等主要因素相联系,并根据不同规范的计算结果,提出了改进抗裂设计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工程概况 深圳市长城花园由三栋塔楼、三层裙房及三层地下室组成。建筑高度100m,建筑面积96000m~2,受层高限制功能需要,地下室及裙房均采用预应力梁板,其中地下室局部设有5根预应力梁为5跨连续框架梁,每跨13m,总长65m,未设伸缩缝,梁截面尺寸800×800,其中高800包括现浇板厚250mm,梁间距8.5m,砼强度等级C45,梁板砼采用输入泵一次浇捣。施工期为五月份,室外温度32℃。砼凝结七天后拆梁侧模,14天拆梁底模,预应力筋未张拉,拆底模时砼试块强度48.6MPa,达到设计强度100%,边拆钢管支撑边顶方木。 2、裂缝情况及产生裂缝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结构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既不经济又不美观,还影响使用功能。本文介绍跨度为28m 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梁的设计过程,并通过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方案在抗裂性、跨中挠度和 经济性等方面的比较,充分显示它在大跨度结构中十分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33根矩形截面直线配筋和2根T形截面配置曲线预应力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的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成果。试验表明,在无粘结预应力砼梁中配置普通有粘结筋对梁在开裂后的裂缝分布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根据预应力筋与周围砼无粘结而可互相滑动的特点,提出了将预应力筋对砼的预压力作为截面上的纵向压力,求解与弯矩共同作用下普通有粘结筋的应力(?),而后引用普通钢筋砼构件裂缝宽度的公式计算普通钢筋(?)水平处的裂缝宽度和近似计算预应力筋(?)。水平处的裂缝宽度。用本文33根矩形截面梁的裂缝宽度试验数据及文献[2]的数据对所建议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校核,符合程度较好。此外用本文报告的2根6m跨长配置曲线预应力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T形梁进行了补充验证,得出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值略大于试验值而偏于保守。最后对最大裂缝宽度允许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文忠  郑弦  王英 《建筑结构》2005,35(7):67-71
合理考虑两跨连续梁在加载过程中受力模式的变化和无粘结筋的应力增量对支座控制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贡献,选择合理的结构“失效”标志,就可应用相关设计规程所给刚度计算公式按等刚度法计算结构的变形,求得无粘结筋在外载下的伸长,从而确定无粘结筋极限应力。据此,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探讨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两跨适筋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随普通钢筋配筋指标βs和预应力筋配筋指标βp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与现有试验结果相吻合的两跨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使用性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刚度和裂缝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体外索对构件刚度和控制裂缝的贡献较相同数量的有粘结筋小的特点,参照相关文献,提出体外索等效折减系数为0.20,从而实现体外预应力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刚度和裂缝计算公式的统一。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刚度和裂缝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PC)梁剪切斜裂缝倾角的大小,各国规范建议公式差异较大,尚没有明确的理论模型。基于贝叶斯理论,引入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高效采样方法,根据选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斜裂缝倾角计算公式作为贝叶斯先验模型; 通过收集到的45组剪切斜裂缝数据,考虑了箍筋配筋率、箍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剪跨比和有效预应力参数,建立了修正的斜裂缝倾角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先验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比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68和0.26,后验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比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98和0.25,预测值更加接近试验值; 基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实测斜裂缝倾角验证计算模型,先验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比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57和0.19,后验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比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81和0.21,后验模型的预测值更接近试验值,能够更加准确预测PC梁斜裂缝倾角。  相似文献   

15.
《四川建材》2017,(2):60-62
建立了基于增量变形的适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正常使用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的变化情况。本文的方法能够模拟混凝土梁开裂引起的结构刚度变化情况,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跨高比、预应力筋线形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与现有理论计算方法及试验结论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增量变形的数值方法略大于理论计算结果,并准确反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与关键截面变形值接近直线关系这一结构机理,说明利用基于增量变形的数值方法可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进行较合理而精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杨忠山 《城市建筑》2012,(17):109+114
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技术和应着重关注的问题进行介绍,对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弊病进行分析,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促进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得以大幅简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设计制作了5根不同粗骨料替换率的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梁,并采用两点加载对其进行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梁破坏形态、承载力、裂缝宽度及跨中挠度等力学性能。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相协调的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及刚度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对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裂缝宽度、跨中挠度影响不大;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比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大,但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对应力增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效忠  江爱民  廖小辉 《浙江建筑》2009,26(8):31-34,40
结合实际简支T梁试验,利用大型空间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简支T梁三维模型,引入混凝土多参数强度准则和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结构进行受力的全过程仿真分析,对梁体的裂缝开展.刚度退化等受力性能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验证.探索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为今后对同类结构的裂缝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受弯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确定砼受压区高度以计算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受弯承载力的新方法。根据对国内外59根试验梁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破坏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_p与综合配筋指标q_0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ξ_p的简便计算公式。根据这一公式,还可导出无粘结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这些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粘结预应力(包括体内无粘结和体外无粘结)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逐步广泛起来,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主要困难在于构件的截面强度和构件整体变形耦合;另外,结构采用无粘结配筋后,其可能的失效截面增多,从而影响到构件的整体可靠度。论文利用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极值理论,分析了无粘结配筋对梁式构件可靠度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考虑无粘结预应力筋截面积沿长度方向的分布特性而引起的可靠指标的降低比较明显,可靠指标随着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数目的增大而减小。工程设计实践中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安全贮备比有粘结预应力的计算结果提高15%有一定的合理性。分析还表明,严格控制预应力筋质量,减小预应力筋截面积的变异系数,能有效改善因采用无粘结配筋而引起的可靠指标降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