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均相磺化反应制备线型磺化聚苯乙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非均相磺化反应方法,在少量分散剂作用下,制备了不同磺化度的线型磺化聚苯乙烯(SPS),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磺化度,研究PS/H2SO4固液比、反应温度、时间、分散剂用量对产物磺化度的影响及SPS水溶液的粘度行为。结果表明:可在较短时间(<150min)、较低温度(50-60℃)和较少分散剂用量下得到高磺化度(>60%)SPS,其水溶液具有典型的聚电解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尽管电纺纤维比表面积大,但其力学性能差,且缺少活性基团,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首先,用甲苯乳液增强处理电纺聚苯乙烯超细纤维膜,然后,用包埋在电纺纤维中的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聚合改性,详细研究了混合溶剂比例、交联剂用量对接枝共聚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苯乳液可有效地增强电纺纤维膜。水接触角、吸水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结果显示,阳离子单体成功接枝到了超细纤维的表面。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均相磺化法,以浓硫酸和聚苯乙烯为原料,制备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用FT—IR和1^H—NMR对PSS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酸碱滴定测定了其磺化度.PSS对混凝土防渗性能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磺化度为90%的PSS在很低的掺量下(≥0.001%)其防渗和强度性能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等品的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4.
纤维复合磺化SBS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磺化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SBS)低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和表征,并以S-SBS为基体,与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玻璃纤维毡复合,制备出复合S-SBS膜。并研究了复合S-SBS膜与S-SBS膜的拉伸强度、质子传导性、吸水率、溶胀率、离子交换当量(IEC)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纤维复合可在对膜的传导性能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膜的拉伸强度,并且膜的溶胀率明显减小,尺寸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近年得到广泛研究,但不易回收、难处理等缺点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通过合适的加工工艺将MOFs加工成型,对促进开发应用很有必要。作为一种可制备杂化微纳米纤维的简单快捷方法,静电纺丝法在制备负载功能粒子的复合膜材料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静电纺丝法将MOFs材料负载在纤维当中,将其加工成纤维膜,并探讨了在纤维膜的制备过程中MOFs掺杂量和纺丝电压两个因素对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首先采用溶剂热法,通过对苯二甲酸和锆元素的配位作用,制备出典型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UiO=University of Oslo)。然后,以聚丙烯腈(PAN)和UiO-66为基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UiO-66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N2吸脱附实验等分析测试技术,对UiO-66和PAN/UiO-66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及比表面积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和PAN/UiO-66电纺纳米纤维膜;静电纺纯PA...  相似文献   

6.
研究7磺化聚砜的制备I艺及其成膜性能.通过磺化反应,在聚砜的苯环上引入磺酸基,考察磺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磺化度的影响.制备了磺化聚砜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鲒粜表明,在45,0℃下磺化1.00 h,得到磺化度为32.8%的磺化聚砜,由其制得的磺化聚砜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磺化聚苯乙(SPS)在二氯乙烷及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在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中,SPS的荧光光谱随含量变化显示共溶性行为,在稀溶液中,分别在285nm和335nm附近出现两个发射带,它们分别对庆于单体和激基缔合物谱带,随浓度增高,激基合物发射峰出现红移现象,除了单体和激基缔合物发射峰外,在380nm处出现一个“类激基缔合物”发射峰,SPS溶液中的“类激基缔合物”荧光发射峰源于在浓溶液中生色团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纤维膜。对纤维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体外降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所制备的PLLA纤维膜具有珠串的微结构,经过体外降解后变成了多孔结构,该结构有利于细胞的吸附;PLLA/HA纤维复合膜中羟基磷灰石抑制了PLLA降解过程中的自催化作用,减缓了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PAN的压电性能,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BaTiO_3质量分数下PAN电纺纤维膜,通过实验室自制压电设备、SEM、FTIR、XRD以及介电谱仪等对电纺纤维膜压电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后的BaTiO_3可均匀地分散在PAN纳米纤维内.与PAN电纺纤维膜相比,当BaTiO_3质量分数为12.5%时PAN/BaTiO_3电纺纤维膜的输出电压提高了300%,介电常数提高了300%,而介电损耗却降低了67%;FTIR与XRD测试结果显示,BaTiO_3的加入可促进PAN从31螺旋构象向平面锯齿构象的转变,从而提高PAN的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浓硫酸作为磺化剂磺化聚醚醚酮,制备具有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醚酮质子交换膜.实验结果表明,磺化聚醚醚酮质子交换膜具有理想的质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当磺化度为86%(离子交换当量为2.48 meq/g)时,磺化聚醚醚酮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为5.5×10-3 S/cm;磺化聚醚醚酮质子交换膜的拉伸强度为45.9 MPa.  相似文献   

11.
溶剂对电纺聚苯乙烯的可纺性及"珠粒"形貌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聚苯乙烯(PS)分别溶于四氢呋喃(THF)、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3种溶剂中,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在亚微米级的纤维.用旋转黏度计测定溶液的黏度,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各种PS溶液电纺纤维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各种影响可纺性及纤维形貌的因素.结果发现:溶剂的偶极矩、沸点及所配溶液的电导率是影响静电纺丝可纺性的重要因素.以THF、DMF做溶剂时,可纺性较好,用甲苯做溶剂时可纺性较差;所得纤维中珠粒形态主要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溶液的黏度.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新型泥浆处理剂磺化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沥青磺化的最佳条件和沥青磺化物的定性、定量方法在本研制领域中首次提出了表观磺化度的概念和引发剂对表观磺化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聚乙烯(PE)进行预辐照,采用悬浮接枝聚苯乙烯(PS)制备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PE-g-PS)。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击穿场强及流变测试等对PE-g-PS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PS的FTIR谱图在1602cm-1,3026cm-1,和3060cm-1处出现明显吸收峰;PE-g-PS的1H-NMR谱图在化学位移为6.5~7.0ppm之间出现了新峰,这是苯环上H的化学位移;证明PS与PE接枝成功。与PE相比,PE-g-PS的结晶温度升高4oC,复合粘度降低,击穿场强提高4.6kv/mm。  相似文献   

14.
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对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电镜分析表明,PS微球平均粒径约为35nm,且随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PS微球易溶于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而不溶于极性溶剂中。XRD分析表明,PS微球为非晶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浓度的硝酸氧化聚苯乙烯树脂NDA-150,得到了一系列表面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俱佳的高分子吸附剂。将该类吸附剂应用于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发现: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吸附剂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同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考察吸附性能与含氧官能团的关系,发现: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与其羧基官能团含量成正相关关系。溶液平衡浓度低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溶液平衡浓度大时,别的吸附机理如络合机理也会伴随发生。吸附动力学表明:在吸附的全程范围内数据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不同几何形状辅助电极改变聚苯乙烯溶液纺丝射流的分裂行为,利用高速摄像机与扫描电镜等观察射流分裂过程以及电纺毡的形态.结果表明:辅助电极推迟了射流分裂过程,电纺毡面积明显变小且面密度大大提高,同时,超细纤维平均直径略粗、形态良好.辅助电极的管径对射流分裂行为影响显著.电场强度越大,会聚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选用β-环糊精为稳定剂,以苯乙烯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利用扫描电镜对微球进行表征,研究了微球合成过程中稳定剂用量、苯乙烯单体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地改变稳定剂用量、苯乙烯单体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可以得到不同粒径且单分散性良好的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超细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纤维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随着复合纤维中聚乳酸含量的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在增大。对所制得的纤维支架的孔隙率、拉伸性能及亲水性进行了测试。制得的纤维支架在组织工程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