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煤炭消费结构对中国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及各省的历史煤炭消费结构特征,以燃煤污染物排放占比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为衡量指标,研究2001-2012年电力耗煤和非电力耗煤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非电力耗煤对污染物排放的贡献率以及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大于电力耗煤,烟粉尘的燃煤排放差距尤为明显。因此,提出调整煤炭消费结构,控制非电力耗煤占比等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实现煤炭的合理消费与大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孙欣 《中国煤炭》2000,26(3):53-55
随着气体污染物排放限制越来越严格和对飞灰处理的规定越来越高 ,燃煤电厂的仪器仪表和控制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燃煤电厂一般都装备较简单的控制系统 ,但为了满足严格的污染物排放规定 ,燃煤电站需要装备更精确、更先进的仪器仪表和控制系统。  本文着重讨论燃煤电厂燃烧过程中所用的监测装置和控制方法。为此 ,将燃烧过程分成了下面几部分 :   (1 )粉煤供给系统 ;   (2 )锅炉 /燃烧器系统 ;   (3 )煤质 ;(4 )燃烧污染物排放。1 粉煤供给系统  将煤从粉磨机送到燃烧器的运输系统可分为三类 :直接的、半直接的和间接的。大…  相似文献   

3.
煤炭不同利用方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炭利用是中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煤炭在民用燃煤、工业锅炉、火电领域作为燃料,在煤化工领域的利用则作为原料。根据学者对中国以上领域煤炭利用污染物排放的研究,比较了不同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我们得到:降低民用散煤利用,改用型煤或低污染物排放燃料以减低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工业锅炉除尘和电力脱硝以降低颗粒物和NO_X的排放;在煤焦化行业,全面推广脱硫除尘技术;现代煤化工CO_2排放强度大,应关注其捕获利用,但其污染物排放均优于其他利用领域。根据不同产品的污染排放系数和煤耗,我们比较了不同应用领域的煤炭污染物排放强度:煤炭作为燃料,其碳几乎完全转化为CO_2,但作为原料部分碳转移到产品中,同时,作为原料时其他污染物排放也远低于作为燃料的排放。煤NO_X、SO_2和颗粒物排放因子分别在火电、工业锅炉和民用燃煤和焦化行业最高,我们应相应地在这些领域加强其脱硝、脱硫和除尘工程。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太阳能光热系统与大型燃煤机组的集成方式的基础上,以660MW等级燃煤电厂为例,对于不同光热发电技术及其与燃煤机组不同结合方式进行了论证分析,并以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产生高温蒸汽替代机组1号高加来加热机组给水的集成方案设计及对系统的热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集成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集成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低负荷工况下,也能够提高给水温度,更好实现锅炉宽负荷脱硝,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技术原理,对蓄热氧化供热系统的掺混系统、蓄热氧化装置、热水加热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供热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采用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供热系统替代燃煤锅炉为煤矿供热,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燃煤热风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太原东山煤矿坑口电站原设计除尘器因达不到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改造,使用SMLXW-37.5 X型湿式脱硫除尘器,将燃煤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治理达标排放,为企业持续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齐庆杰  郝宇  刘建忠  吴宪  周俊虎  岑可法 《煤》2008,17(2):12-14,37
通过大样本测试与统计,得到了我国煤中氟含量的分布特征;通过典型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流化床锅炉的煤、飞灰、底灰样品的采样测定,提出了煤中氟在燃烧产物中的总量分配模式,得到我国不同炉型燃煤氟排放基本特征;比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初步得到了我国燃煤氟化物排放限值和超标煤种的比例。结果表明:比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对氟化物排放限值的规定,我国煤在各种燃烧设备的燃烧过程中,大部分煤种的氟含量是超标的,若在燃烧过程中不采取相应措施,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氟污染。  相似文献   

8.
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CO2、SOx、NOx、重金属等污染物,显著影响了大气环境。传统的电厂烟气处理技术包括烟尘控制、烟气脱硫和脱硝等,存在工艺设备复杂、能耗高、处理成本高及二次污染重等问题,制约其应用。相比于传统燃煤电厂烟气减排技术,微藻固碳减排技术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绿色环保等优势。通过微藻固碳减排技术处理烟气时,微藻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烟气中的CO2,同时吸收NOx和SOx作为生长所需的氮源及硫源,并能够吸收烟气中的汞、硒、砷、镉、铅等重金属离子,获得的微藻生物质可进一步转化制取生物柴油、乙醇、甲烷等生物燃料及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深入分析CO2、NOx、SOx等典型燃煤烟气污染物在微藻培养体系中的溶解、传输与转化机理及路径,系统探讨烟气污染物的微藻减排机理及其对微藻生长的影响规律。并根据烟气成分、光生物反应器结构形式、气液传质特性等对微藻生长、固碳减排的影响规律,综述了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曝气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强化微藻生长及烟气污染物脱除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基于燃煤电厂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的微藻烟气固碳减排及生物质采收集成系统,为燃煤电厂烟气的绿色减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厂污染物超净排放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国家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近期提出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对燃煤电厂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推广燃煤机组超净排放技术改造是煤电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标准、技术路线以及实施现状。现有燃煤电厂经不同的污染物超净排放技术改造后,SO2、NOx、烟尘排放浓度达到甚至低于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SO2<35 mg/m3、NOx<50 mg/m3、烟尘<5 mg/m3)。推广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将为煤电的绿色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利用ECH废水生产无水氯化钙系统中燃煤热风炉及蒸发系统改造进行了分析,技术改造后的装置更适应生产的需要,在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同时,SO2的排放降低了96%,NOx的排放降低了90%,烟尘的排放降低了93%,废气的排放降低了75%,固废达到了零排放。  相似文献   

11.
浅谈洁净煤技术在煤电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洁净煤发电技术的主要流程及其优缺点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对我国这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洁净煤发电技术的发电效率大大高于常规机组,并且污染物的排放大大降低,这些将是今后火力发电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燃煤电厂典型环保工程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结构决定我国电力供应将长期依赖燃煤火力发电,因此,燃煤电厂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满足我国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为综合评价火电厂典型环保工程的环境与经济性能,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实际运行参数和技术要求建立各指标权重矩阵,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出火电厂典型污染物控制单元(FGD脱硫、SCR脱硝、静电除尘)的环境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结果能够体现测评电厂现有污染物控制单元的环境性能与经济性能的优劣,并且能够指出各污染物控制单元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对测评电厂节能减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阳煤二矿桑掌乏风瓦斯氧化发电工程引进国际先进的蓄热高温氧化技术将超低浓度瓦斯氧化处理,通过氧化余热回收用于供热和发电,冬季替代桑掌风井燃煤热风炉,实现清洁供暖。项目工程设计结合国家现有的设计规范、规程及相关专利技术,对乏风瓦斯氧化发电总体工艺流程、乏风瓦斯掺混系统及主要设备选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工程从2019年6月4日并网试运行,乏风瓦斯甲烷摧毁效率达到99.92%,乏风利用率达到40%,低浓度抽采瓦斯100%利用,实现了抽采瓦斯零排放。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系统运行的各项环保排放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项目氮、硫、尘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煤》2010,19(1):6-8
根据电厂燃煤供应系统结构特点及功能要求,设计并应用了锅炉燃煤分仓计量系统。实践证明,系统性能完善,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真正实现了分仓计量。  相似文献   

15.
某电厂尿素水解制氨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试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对尿素水解制氨系统的工艺设计、影响因素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描述;对锅炉SCR系统稀释风加热方式的工艺选择、炉侧精准喷氨的设计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脱硝性能检测结果证明,尿素水解制氨可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中广泛应用,替代脱硝氨站,消除燃煤电厂重大危...  相似文献   

16.
用燃油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已成为目前的热点,它的出现可减少城市污染并为暖通行业使用热源提供了又一可行的产品。因此,燃油锅炉设备的设置在其工艺及辅助功能上别具特点需在设计中加以注意。文中从油系统设计等四个方面对小型燃油锅炉房设计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燃煤锅炉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包括评价燃煤锅炉可靠性设计的主要特征量以及易损件和耐用件可靠度的计算方法,零件和子系统可用度的计算方法,锅炉系统可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勇 《煤炭工程》2020,52(11):11-15
丁集煤矿可利用的低浓度瓦斯气源多、流量大、输送距离长,为实现气源均匀混配后安全输送至蓄热氧化发电机组,解决瓦斯掺混系统调节精度低、管网工艺复杂、安全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算法的瓦斯掺混系统。系统采用二次掺混工艺,流体分流设计,PLC集中控制,三级安全保障,确保了系统高效、精准和安全地工作。通过丁集煤矿瓦斯发电厂现场实施应用,系统可将瓦斯浓度降低至爆炸极限范围以下,掺混浓度均匀,安全性较高。该系统的开发,实现了低浓度瓦斯的高效利用,促进了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柴油发电机组联轴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柴油发电机组联轴器的设计类型和选用要点,着重阐述了金属叠片联轴器的设计方法和关键点。指出我国的柴油机在改进设计的前提下,金属叠片联轴器将是我国柴油发电机组联轴器的设计主流。  相似文献   

20.
在强力输送带横向断裂预报系统基础上,对部分硬件电路优化设计,碘化铯光电二极管为光电转化器件,CD4051为多路模拟开关,74LS163计数器为地址发生器,根据需要置成相应的计数器,产生相应的地址,从而实现了光电二极管一维阵列信号采集的非标准制式,使强力输送带横向断裂预报系统能检测不同带宽的输送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