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线支承扇形瓦推力轴承热动力润滑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线支承扇形瓦推力轴承中油膜压力、油膜厚度、能量方程和粘温方程等的无量纲表达式,研究了各种刮瓦形式和支承线的倾斜度对推力轴承的油有膜厚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可倾瓦来说,各种刮瓦形式并不能有效降低润滑油的温升,不会明显改善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推力轴承在经过长期运行后,推力瓦块支承线因受压缩将会向内倾斜,瓦块外半径处沿圆周方向上的油膜厚度显著减小,从而使润滑油温升大大提高,明显降低了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2.
轴线偏斜对多瓦径向滑动轴承热润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轴线偏斜对多瓦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热流体动力润滑性能的影响。计及轴线偏斜与瓦块自由度,推导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的油膜厚度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单自由度、双自由度2种瓦块支承的径向滑动轴承在不同偏斜程度时的最小油膜厚度、压力和三维温度分布,并分析偏斜对这2种轴承热流体动力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线偏斜对单自由度瓦径向滑动轴承有较大影响,会使单自由度瓦块的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在轴向分布不对称,导致瓦块支承处产生不平衡的力矩,而对双自由度瓦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潜水泵水润滑推力轴承润滑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推力轴承扇形瓦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柱面坐标,通过对二维雷诺方程进行离散化求解,计算得出水膜厚度、压力和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研究推力环转速、推力瓦倾角和潜水深度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最大水膜压力和推力瓦最高温度均出现在推力瓦出水口靠近外径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建立可倾瓦推力轴承中的油膜厚度方程、瞬态油膜压力方程、瞬态油膜温度方程以及求解油膜力和瓦块力矩的数学模型 ,提出基本方程的数值求解过程 ,研究可倾瓦推力轴承变转速下的瞬态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边界元法分析水润滑扇形瓦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将雷诺方程转化为类似泊松方程的形式,采用边界元法求解该方程,研制了一套C++计算程序,得到多组轴瓦参数下的水膜厚度、压力分布和相关润滑性能,可以显著降低代数方程组的阶数,从而减少计算所需时间,并可提高计算精度。研究表明瓦块张角和瓦块倾角对最小水膜厚度、最大水膜压力、摩擦功耗、压力中心位置和进水口流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将有助于合理的设计水润滑扇形瓦推力轴承的轴瓦参数。  相似文献   

6.
可倾瓦推力轴承在变载荷下的瞬态润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  秦大同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5):1326-1328
建立了可倾瓦推力轴承中的油膜厚度方程、瞬态油膜压力方程、瞬态油膜温度方程以及求解油膜力和瓦块力矩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本方程的数值求解过程,研究了可倾瓦推力轴承变载荷下的瞬态润滑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大,油膜厚度减小,油膜温升增大。在达到同样载荷时,对于较大的载荷变化率,其油膜温升反而较小。另外,随着载荷的增大,瓦块的倾角也.随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汽轮机可倾瓦轴承的油膜特性,采用Pro/E建模和ANSYS模拟,选用计算三维模型的湍流SST模型,考虑到瓦块间隙及瓦块相互之间的影响,分析并比较不同瓦数可倾瓦轴承油膜流场的变化,得到可倾瓦油膜特性规律:对于某个瓦块,每个瓦块上的油膜形成一个正压极值中心,且随着瓦块数增加,极值中心向轴瓦支点处偏移,使瓦块上形成两个压力极值。瓦块温度分布较平稳,油膜出口处温升较大;随着可倾瓦瓦块数增加,油膜压力峰值逐渐减小且瓦块之间的油膜压力峰值差减小并趋于平稳,不同轴瓦间油膜温度变化较小。润滑油温升对油膜影响较大,汽轮机运行中可倾瓦四瓦轴承比较稳定,但应严格控制润滑油温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螺旋面扇形固定瓦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建立了柱坐标下螺旋面扇形瓦油膜厚度方程,计入工质离心力,采用数值方法对比研究了螺旋面瓦与斜-平面瓦轴承润滑性能,分析了结构参数及周向、径向油膜厚度比对螺旋面瓦轴承承载能力、功耗,润滑油温升、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结构参数及运行条件下,螺旋面瓦轴承承载能力大于斜-平面瓦,温升低于斜-平面瓦;对于螺旋面瓦轴承,合理的周向、径向油膜厚度比分别为2.5、1.5。按最优油膜厚度比设计的轴承,可使其承载能力提高的同时降低功耗和温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瓦面凹槽对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性能改善的优势,在瓦块进油边设计一种圆弧槽结构,建立考虑槽结构的可倾瓦推力轴承热动力润滑模型,分析不同槽深和槽半径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瓦块进油边开槽可以改善轴承润滑性能,与不开槽相比,油膜厚度和瓦块的进油流量增加,油膜温度降低;当槽深达到一定值后,油膜温升增大;推力轴承润滑性能随着槽半径增加而变差,轴承各性能参数随槽深的增加表现出极值特性;最优开槽参数为(1.2~1.5,1),该参数下轴承最小油膜厚度比无槽轴承的增加约10%,最大油膜温度降低约3℃。  相似文献   

10.
针对考虑热弹变形的大型重载推力轴承性能预测和尺寸效应问题,对某大型重载推力轴承进行热弹流计算,研究轴承性能随极端载荷与尺寸的变化规律。介绍可倾瓦推力轴承热弹流模型的基本方程,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尺寸和比压下的轴承性能数据,讨论大型重载轴承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案例轴承瓦块最高油膜压力应远离瓦尖,靠近瓦块支点,该设计有利于压力分布均匀而提高承载力;对于大尺寸推力轴承,由于变形的影响,当载荷超过某一限制值后,轴承性能会随着载荷的稍微增加而发生剧烈变化,甚至导致烧瓦失效。为了避免该现象出现,推力轴承设计时应该进行最大许用比压校核;对于大型重载,还需进行瓦块弹性支撑或平衡梁等均载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张娟  吴超  王文 《润滑与密封》2007,32(4):76-78
针对止推油膜轴承的偏载问题,研究了微位移驱动器在止推油膜轴承中的应用。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油膜厚度、压力和温度分布,分析了止推轴承油膜厚度的变化对载荷与温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微位移驱动器,并建立了杠杆试验机测试其静态位移输出特性,证实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具有与润滑膜厚同一数量级的位移输出,可应用于止推轴承油膜间隙的主动调节,均衡瓦块间载荷并降低温升。利用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微位移驱动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止推油膜轴承,并建立了用于测试该新型轴承的止推轴承实验台。  相似文献   

12.
研究轴颈挠度和瓦块表面热弹变形对卧式水电机组径向滑动轴承静态润滑性能的影响。推导考虑轴颈挠度和轴瓦热弹变形后的油膜厚度表达式;用中心差分法结合ANSYS软件联立求解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固体热传导方程、密度方程、黏度方程和轴瓦热弹变形等,得到径向滑动轴承的热弹流润滑(TEHD)特性,并与不计入轴颈挠度及轴瓦热弹变形的油膜动压润滑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考虑轴颈挠度和轴瓦瓦面热弹变形的影响后,油膜压力、温度、厚度沿着轴承宽度中心线的对称特性消失;油膜压力峰值增大,峰值点位置由轴向中心区偏移至出口区;油膜温度峰值增大,最高温度发生在出口区;润滑区内的最小油膜厚度大幅度减小,油膜最小厚度处于出口侧边界附近;轴承润滑流量减小,损耗略有增大;轴承稳态运行时,轴颈偏位角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扇形推力轴瓦润滑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型机械装备中扇形推力轴瓦的润滑性能问题,计算了单个扇形推力轴瓦瓦面的油膜形状性能、油膜压力和油膜温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功率损失和流量等参数。对不同工况下扇形推力轴瓦润滑参数进行计算,可以实现扇形推力轴瓦润滑性能的预报,计算结果可供扇形推力轴瓦设计和润滑性能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可倾瓦滑动轴承的湍流效应和瓦块变形,基于COMSOL和MATLAB的联合仿真构建三维热弹流体动力润滑模型.模型中,考虑湍流的修正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和热传导方程的计算采用COMSOL偏微分方程物理场模块实现,瓦块变形计算采用COMSOL中热应力物理场模块实现,多物理场耦合和计算过程控制利用MATLAB实现.基于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速度对扇形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速度对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最高油膜温度、功率损失和流量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速度与扇形可倾瓦推力轴润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最小油膜厚度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随速度呈线性变化,且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油膜压力随速度的增大产生波动性变化,但最终逐渐稳定到某一具体值;随着速度的增加温度升高;瓦功耗和瓦流量随速度的增加基本上呈线性增加变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推力轴承的基本结构,利用边界层理论确定弹性金属塑料瓦(EMP瓦)油膜能量方程的进油温度边界条件,结合“三峡推力轴承方案”中EMP瓦推力轴承数据,分析考虑热边界层对进油温度影响时,EMP瓦推力轴承润滑性能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热边界层对进油温度的影响时,进油平均温度和最高油膜温度均有所升高,最大压力也有所增加,最小油膜厚度、流量及功耗都有所下降,说明热边界层对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设备中所应用的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润滑问题,采用计算机对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进行了仿真,通过软件程序计算了单个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瓦面的油膜形状分布情况、油膜压力分布规律及油膜温度分布规律、功率损耗大小、流量多少等参数。结果表明,通过该仿真程序可模拟出不同工况下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参数,进而提前实现对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特性的预测,为大型设备中所使用的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的设计、润滑和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A FEM approach to simulation of tilting-pad thrust bearing assembl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nite-element method (FEM) modelling is applied to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hydrodynamic tilting-pad thrust bearing assemblies. A 3D model of the bearing assembly that includes the bearing pad and shaft is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bearing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oil film distributions across the pads. The model is first appli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a spherically pivoted-pa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results from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on just such a bearing,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found for maximum oil film temperatur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ickness. The model is then applied to the examination of a bearing having spring-supported babbitt pad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il types on a spring-supported thrust bearing is analysed.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same spring-supported pad, this time with a resilient surface coating,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The oil gap profile in a hydrodynamic thrust bearing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earing properties, and hence the optimisation of the oil gap profile is on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bearing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properties of two hydrodynamic thrust bearings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compared under realistic load/ speed conditions. One was a typical tilting‐pad bearing and the other was an unconventional bearing with an elastic thrust plate. The latter was designed using oil gap profile optimisation and design parameter selection. Owing to the design method used, the oil gap profile was close to optimum for the assumed load/speed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minimum oil film thickness and lower temperature in the bearing with the elastic thrust plate. This improvement of properties is thought to be because of the optimised oil gap profile in the bearing.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可倾瓦推力轴承惰转过程中最小油膜厚度的预测方法,依据核主泵推力轴承的实际工作情况,基于雷诺方程的自编程序,分别进行热态和冷态下主、副轴瓦润滑性能参数的计算与数值模拟分析,提出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的理论拟合公式,并对最小膜厚的计算值和拟合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速降低,主轴瓦的最小膜厚单调减小,副轴瓦的最小膜厚先增加后减小;主、副轴瓦最小膜厚的计算值可以和拟合值较好地对应,验证了理论拟合公式的可靠性。提出的理论拟合公式可以通过额定转速下的最小膜厚计算结果预测多种工作条件下的最小油膜厚度,为主泵惰转的安全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