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淮》2019,(8)
<正>一、工程简介西淝河左堤是淮北大堤的内隔堤,现状堤顶宽度7.0~8.0m,堤顶高程一般为27.00~28.00m,与淮河左堤饶荆段、颍左堤、涡河右堤共同构成涡西堤圈,是淮北大堤涡西堤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堤防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西淝河左堤全长56.02km,保护面积1819km~2,耕地139万亩,人口109万,系淮北地区防洪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水利部门一直按照一级堤防工程标准  相似文献   

2.
刚献国 《治淮》1997,(12):29-30
一、工程概况 淮北大堤是淮河中游防洪工程的主要堤防。地处正阳关以下淮河北岸,上起颍上茨河铺,下至泗洪下草湾,以淮河干堤为主,与颍左堤、淝左堤和涡河左右堤相接,统一构成淮北大堤涡西堤圈和涡东堤圈,总长度为948.61公里,防洪能力为54型洪水标准,它是确保淮北平原1000多万亩耕地、华东煤电能源、城镇区乡生活、铁路交通枢纽等免遭洪水灾害的关键屏障。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12日,治淮骨干工程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淮河干流整治项目,也是安徽省实施“861”行动计划的重要治淮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近21亿元。淮北大堤由淮河左堤、颍河左堤、西淝河左堤、涡河左堤、涡河右堤组成堤圈,现状堤圈总长640.8km,涉及安徽省和江苏省的17个县市,其中安徽省境内长628.34km。淮北大堤是淮河中游最为重要的堤防,是保护淮北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保护区总面积1.32万km2,耕地72.4万hm2,人口682万,保护着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交通要地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多次对…  相似文献   

4.
薛艳 《治淮》2001,(10):28-29
淮北大堤全长238公里,与颍河左堤、西淝河左堤、涡河左右堤组成涡西、涡东两大堤圈,保护着1000多万亩耕地、560多万人口、大型煤矿和电厂以及京沪、京九铁路等交通能源基地。因此,淮北大堤的防洪安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淮北大堤除险加固工程(以下简称该项目)于1983年开始实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淮北大堤在历次大水年份长时间、高水位下暴露出的险情,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在淮河1991年大水中发挥了明显效  相似文献   

5.
钟恒昌  孙业文 《治淮》2006,(8):36-37
淮北大堤是淮北平原的主要防洪屏障,等别为Ⅰ等,其堤防的级别为1级。涡河左堤为淮北大堤涡东堤圈的西堤,全长109.95km,其中蒙城闸至蒙城县青羊沟段长25.615km,建设于1954~1957年。涡河原来水深河宽,一般洪水不漫滩,素有“水不逾涡”之说。自1958年上游引黄淤灌后,大量泥沙进入涡河,致使河床淤高,过水断面减小,流速增加,造成岸坡冲刷及崩岸的原因有河势变化和地质条件两方面。由于河流弯道的存在,淤积岸向河心推进,主流贴向冲刷岸,淘刷岸脚,形成陡坎,又由于岸滩多为砂性土质,水流升降过程中,陡坎逐渐崩塌,岸滩后退变窄,危及堤防安全,并对河势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该次堤防加固设计重点针对护岸工程结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潘邦祥 《治淮》2003,(12):45-45
一、概述淮北大堤堤线长640多km,是淮北平原的防洪屏障和淮河流域最重要的防洪工程之一,为一级堤防,保护着1000多万亩耕地、800多万人口、大型煤矿、电厂及京沪、京九铁路等能源交通基地。为保证淮北大堤安全,建国后已对其进行过多次加固处理,使淮河干流防洪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淮北大堤的防洪能力为约40年一遇,在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后将达到抵御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自2000年对淮北大堤饶陆段、蚌郊段、五河城关段进行分段集中加固以来,在防堤加固工程中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水泥土截渗墙地质勘探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7.
秦运来 《治淮》2022,(10):46-47
<正>一、颍上淮河河道管理局堤防工程概况颍上淮河河道管理局负责颍上县境内淮北大堤饶陆段堤防、颍河左堤倒饶段堤防管理。淮北大堤饶陆段位于淮河中游左岸,建有干砌块石护坡,长度17.482km;护岸5处,属国家一级堤防,堤顶高程28.12~28.66m,设计水位26.05~26.50m,堤顶高程超设计防洪水位2m,防洪标准100年一遇。颍河左堤倒饶段位于颍河下游左岸,长度63.362km,建有混凝土预制块、干砌块石防护工程30处,其中护岸18处,护坡12处,抛石护岸8处,属国家一级堤防。  相似文献   

8.
王柯银 《治淮》2003,(12):41-42
一、工程概况淮北大堤五河县城关段除险加固工程位于淮河左岸,五河县城关镇境内,是淮北大堤涡东圈堤中淮河左堤的一部分,自五河分洪闸的左侧起至城关镇与长淮乡交界处的陈岭村,全长3.5km。涡东堤圈则是保护淮北平原防洪安全的重要防洪屏障,保护面积达7429km2,涉及蚌埠、怀远、五河、明光、蒙城、固镇、宿州、濉溪、灵壁、泗县10个县市。五河城关段大堤原堤顶高程绝大部分不能满足设计洪水位要求,顶宽一般为8~10m,迎水侧护坡绝大部分为草皮护坡,少部分为干砌石护坡,受水流冲刷等影响,局部坡面水土流失严重,不能抵御洪水侵蚀、浸泡,直接威胁堤…  相似文献   

9.
《治淮》1989,(3)
安徽省怀远县淮河修防所白蚁普查小组,先后两次对淮北大堤涡河右堤及城关圈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白蚁普查。去年上半年,他们发现4.22公里长的城关圈堤上有15处白蚁,尤其是作为木材交易市场的大堤段更为严重。去冬,他们又在大堤涡齐段多处发现有白蚁。  相似文献   

10.
叶松 《治淮》2016,(4):57
一、概述安徽省淮南市凤台淮河河道管理局管理凤台县、毛集实验区境内重要堤防总长123.91km,其中淮河干流Ⅰ级堤防38.85km,淮北大堤32.77km,淮河右堤黑李上段6.08km。由于历史原因,堤防堤身绝大部分为沙质粉土,抗冲能力差。近些年,通过淮北大堤淮南段除险加固和实施水土保持项目,保障了堤防安全,保证坝坡不受雨水冲蚀而破坏;同时作为生态措施,与当地环境相和谐,收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自1950年治淮以来,我们兴建和加固了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左堤以及重要城市的圈堤。这些大堤保护着5000多万亩耕地和一些重要城市、工厂、矿山、铁路,成效十分显著。然而在淮河中游岗地之间或岗地与大堤之时存在着一片低洼的河滩地。。这些土地历史上二直是一水一麦,即洪水时过水,枯水时种麦,耕作收获是有风险的。治淮初期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情况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系统现有8家河道管理单位,负责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河道管理工作,管理堤防697.404km,其中一级堤防581.310km(不含已下划的涡河原九里桥涵到阜蒙河闸段),主要为淮河左堤、颍河左堤、西淝河左堤、涡河左右堤;二级堤防116.094km,主要为茨淮新河堤防。堤防防护坡以草皮护坡为主。二、管养分离的做法1.深入摸底,扎实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3.
怀洪新河(安徽段)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茂章 《治淮》2007,(4):44-45
怀洪新河工程西起安徽省怀远县涡河左岸的何巷,东入江苏省洪泽湖溧河洼,干流全长127km^2河道土石方约1.76亿m^3,其中安徽省境内河道长95km,堤防260km,干流河道上兴建了10余座大型闸、桥和100座穿堤涵闸,怀洪新河安徽段工程总投资14.64亿元。怀洪新河的主要作用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和扩大渫潼河流域1.2万km^2内水出路,确保淮北大堤、京沪铁路和淮南、蚌埠等工矿城市的防洪安全,并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2003年怀洪新河首次分洪运用,有效地降低了淮河干流蚌埠段水位,保障了淮北大堤、蚌埠城市圈堤等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4.
邱增文 《治淮》2002,(6):27-28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干流全长430km。目前淮河系统管理的各类堤防达1740km,主要有淮北大堤圈堤、城市工矿堤、一般堤及行蓄洪堤等,有各类建筑物300余座,其中大型涵闸9座,中型涵闸17座,小型涵闸288座。这些防洪工程保护着1600万亩耕地、京沪和京九铁路、两淮煤电能源基地的安  相似文献   

15.
王业国  许晓生 《治淮》1999,(9):49-50
一、蚌埠围堤加固改造工程及标准段的规划实施 蚌埠圈堤全长12.6公里,保护面积42.9平方公里,是蚌埠城市唯一的防洪屏障。1994年8月,淮委批复同意对胜利路到交通路堤段作为应急工程进行除险加固。由于管理体制及投资渠道等因素,应急工程一直没有实施。1995年圈堤的维护管理由市建委移交给市水利局,为圈堤的全面治理理顺了关系。市水利局积极开展工作,吸取其它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经验,确定加固改造指导思想为:将围堤由原来的单一防洪功能大堤,建设成为以防洪为主,兼顾交通、绿化美化、商贸及房屋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堤。鉴于圈堤存在问题多,情况复杂,全面实施难度大,1997年3月先期实施了老铁路桥至交通路旱闸段堤防的加固改造(即标准段),以此为突破口带  相似文献   

16.
怀远县城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众多。淮北大堤保护了怀远县新、老城区的防洪安全,但由于历史形成等原因,大堤外沿淮河及涡河仍有一定数量的居民,本次规划将该部分居民迁入淮北大堤保护圈内并对外滩地景观进行规划。体现了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17.
单永连 《治淮》1998,(11):7-8
一、淮河堤防防洪工程的建设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省境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48%,省境河道长430公里。1950年开始,安徽省沿淮修筑了2370余公里各类堤防及300余座大、中、小型涵闸,其中淮北大堤和城市工矿圈堤700公里,保护耕地1000万亩。沿淮湖泊洼地开辟了4  相似文献   

18.
北江大堤是捍卫广州市防洪安全的重要堤防。1983年开始堤防加固工程。包括堤身加固培厚;堤基渗漏段的防渗处理;芦苞、西南两分洪闸及沿线穿堤建筑物的加固接长等。工程完建后,将由目前的20年一遇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该工程由广东省水电设计院负责设计,北江大堤加固工程指挥部负责施工。原计划  相似文献   

19.
李兰才 《治淮》2005,(11):28-29
淮北大堤蚌郊段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该段大堤为一级堤防工程,堤顶高程25.5~25.0m,堤顶宽8~10m,迎水坡比1:3,背水坡1:3和1:5,堤身堤基为灰黄色粉质砂壤土和轻重粉质壤土.大堤原有干砌块石护坡5230m,但护砌标准低,受行船风浪淘刷,毁坏严重,浪坎、塌陷较多.由于该段堤位于蚌埠市区,保护着广大淮北平原,须采取有效护坡措施,确保堤防安全完整.2001年底国家批准对淮北大堤蚌郊段进行全面加固,加固长度10.13km,上自蚌埠与怀远县交界处的黑牛咀,下至蚌埠市淮河公路桥(桩号9 170~19 300),迎水面护坡是该次加固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有幸参加了该工程的初步设计和建设管理,现将该工程的护坡措施及施工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淮北大堤涡河右堤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渗漏情况,对各种防渗加固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