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胜 《中国水利》2002,(10):90-92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关系到整个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生态的维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调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提出了长江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的原则,针对区域特点,提出上中下游的水资源配置重点,并对流域水资源配置中的三峡工程的调度、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中下游沿岸取水管理等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省际河流水事纠纷及对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不断加快、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的相对滞后,导至省际边界河流因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水资源管理、水灾害处理、水环境保护等所导致的水事纠纷有增无减.以长江流域为例,对现有的省际河流冲突类型、特征、诱发因子、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剖析,提出流域一体化管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引入市场经济机制、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指导水事纠纷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马建华  雷静 《中国水利》2011,(23):115-117
《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是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管理及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该规划在充分调研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理清了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思路,并深刻认识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从而提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雷静  肖昌虎  张琳 《人民长江》2011,42(18):15-17
未来20a,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将迅速发展,其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意义重大。阐述了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形势,根据长江流域内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同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思路。从跨流域水量配置、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配置、主要用水行业水量配置、供水水源配置、城乡及区域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未来20 a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5.
肖昌虎  吴三潮  雷静 《人民长江》2013,44(10):66-68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比较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且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开发潜力较大。在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现状和规划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提出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布局。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流域和各区域配置格局,到2030年,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达28%,既能满足流域内供水需求,又可为全国范围水资源配置提供必要水源。  相似文献   

6.
探讨适合长江流域特点的水量分配研究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  杨永德 《人民长江》2007,38(8):88-90
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存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频繁、城市需水增长快、供求矛盾加剧、水污染加重、用水效率低下等水资源问题.三峡水库的建设运用,外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打破了长江原有的水平衡.保证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调配对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了解流域本身的水资源特点和问题,研究河流生态用水,分析不同功能、不同区域的水量分配额度,提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量分配方案,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维护河流健康发展的需求和根本.对适合长江流域特点的水量分配研究框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陈昌才  朱青  洪倩  王万 《人民长江》2011,42(18):34-37
安徽省长江流域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禀赋条件较好,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将面临新的挑战。在对流域水资源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供需态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资源配置原则和优化配置方案。至2030年,安徽省长江流域配置城镇生活及生产用水量104.8亿m3,城乡用水结构由基准年的42.5%,57.5%调整为54.7%和45.3%。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华 《人民长江》2010,41(12):1-6
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至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及水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强化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影响、逐步实现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统一调度和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等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流域具有长江流域上游区域典型、特殊的生态背景。在敏感度指标体系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敏感度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辨识了金沙江流域范围内重要陆生生境及生态环境敏感区、重要水生生境及水生态环境敏感区等生态背景情况,在调查分析和统计计算的基础上,将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进行了敏感度的计算和研究,找出流域主要的生态敏感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域主要生态敏感度因素和敏感类型,结合各敏感因素的制约性,分析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将宏观评价和具体指标分析结合起来,为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选择和规划提供宏观指导和支撑。不仅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其他河流开展类似的研究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新才 《人民长江》2011,42(18):6-1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以及涉水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使原有河流的水资源时空分布逐渐发生变化,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从保障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安全的要求出发,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明确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工作思路。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体系、取水许可管理体系、流域节水体系、水资源监控体系,以及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体系等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