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浩  颜家保 《广东化工》2008,35(5):21-24
在实验室用WH-2脱氮剂脱除RFCC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考察了剂油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静置时间对碱性氮化物脱除和精制后油品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剂油比、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而剂油比和反应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要强于反应温度的影响。WH-2脱氮剂对RFCC柴油表现出优良的碱性氮脱除及脱色能力。20℃下,当剂油比为1︰400、反应时间10 min,静置8~10 min,RFCC柴油中的碱性氮脱除率高达97.5%,油品透光率由精制前的3.8%提高到36.4%。通过简单的分离手段,从酸渣中回收到了大部分脱氮剂主剂,可作为脱氮剂成分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用乙酸-w(乙醇)=95%络合萃取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物,考察了剂油体积比、乙酸加入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辐射压力等工艺条件对碱性氮化物脱除率和柴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油体积比1.0、乙酸与95%乙醇体积比0.05、辐射压力0.5 MPa、恒压辐射时间10 min、微波功率375 W最佳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化物脱除率82.4%,柴油回收率90.1%,较无微波辐射的条件下,碱性氮化物脱除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联用技术建立了催化柴油中氮化物类型分布的分析方法,考察了色谱条件对各种氮化物分离的影响,对柴油中60多种氮化物进行了定性、归类。以N,N-二甲基苯胺、4-甲基喹啉、2,4-二甲基喹啉、吲哚、1-甲基吲哚、2,3-二甲基吲哚、2,3,3-三甲基吲哚作为标准样品,考察了各种含氮化合物在氮化学发光检测器上的响应,证实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可用于不同来源和不同加工工艺的柴油馏分中各种氮化物类型及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柴油用FCC催化剂吸附精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一种精制催化裂化柴油的新方法--催化剂吸附精制法。重点考察了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对氮化物、硫化物及有色物质的脱除作用,以期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我公司柴油硫分中硫化物的成分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给生产工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供重要参数和依据,弥补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本人采用了毛细管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广度检测器,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对我公司生产的柴油硫分中的化合物的组成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柴油的后续脱硫提供参考依据,确保产品的合格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过氧化氢-甲酸为氧化剂对催化裂化(FCC)柴油进行微波辐射氧化脱硫,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了微波辐射压力、辐射功率、恒压时间、萃取剂与油的体积比以及复合剂油的体积比对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辐射压力0.4 MPa,恒压时间6 min,辐射功率412.5 W,复合溶剂用量为柴油用量的0.08倍,萃取剂油体积比1.5。在此条件下,硫的质量分数由5538.2μg/g降至825.2μg/g,回收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仪(GC-AED)对沙林(GB)、梭曼(GD)、维埃克斯(VX)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气相色谱的最佳分离条件;运用GC-AED特有的化合物无关校正曲线法(CIC法),建立了GB、GD、VX CIC定量测定方法,计算出了各种方法的相对误差,总结了CIC法的误差规律;并利用建立的方法对实际染毒土壤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测定,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李金瑞  张聪  闫锋 《当代化工》2014,(3):340-343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磷钨酸为催化剂,四乙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糠醛为萃取剂,采用催化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硫氮脱除反应,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50 mL焦化柴油为基础,在H2O2体积为7 mL、磷钨酸用量为0.28 g/L、四乙基溴化铵质量为0.10 g、反应温度60℃、氧化反应70 min、25 mL糠醛萃取三次的最优工艺条件下,柴油中硫质量分数由647μg/g降至62.58μg/g,脱硫率达90.33%;而氮质量分数由775.26μg/g降至29.85μg/g,脱氮率高达96.15%。氧化溶液与萃取剂回收后经处理均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
纯糠醛萃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纯糠醛为溶剂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考察了剂油比,抽提次数,抽提温度,抽提时间,静置时间对脱碱氮的影响;并且考察了相同操作条件下糠醛对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碱氮脱除率可达到90%以上,脱硫率可以达到85%以上;抽提在室温下进行,lOmin之内抽提可以完成,溶剂可以回收。  相似文献   

10.
采用AlCl3/甲醇作络合萃取剂,考察了其对FCC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AlCl3/甲醇作络合萃取剂,可有效脱除FCC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同时柴油的外观色度也得到了改善.甲醇与甲酸组成的复合溶剂可明显提高碱氮的脱除率和柴油收率,同时减少了络合剂的用量.在剂油比为1.0,甲酸与甲醇体积比为1:4,AlCl3用量为1.0 g/L时,反应3 min,静置15 min,柴油的脱氮率达96.6%,收率可达97.0%.  相似文献   

11.
柴油中碱性氮化物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S复合溶剂脱除催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以改善催化柴油的质量和储存安定性;考察了精制溶剂组成、剂油比、精制温度、反应时间及静置时间对脱碱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甲醇):V(二甲基亚砜):V(聚丙烯酰胺):V(NaOH溶液)=2:1:0.5:6.5,复配的复合溶剂作为络合溶剂、络合时间3min、剂油比0.02、络合温度为室温时效果最佳,精制后的柴油,色度由25下降为14,碱氮脱除率达到92.30%。精制后的催柴油品颜色和氧化安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加氢预处理过的蜡油(HTCGO)作为催化裂化(FCC)原料,考察了FCC汽油中硫含量的差异,以及各类型硫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不同原料油的FCC汽油中硫含量从1.98到63.07μg·g-1不等;同时,类型硫基本以噻吩类硫为主,占汽油中硫含量的58%以上,其它类型硫分布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与FCC原料的性质有关,蜡油的加氢预处理工艺直接影响了FCC汽油中硫的含量及其类型硫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碱洗涤-溶剂萃取的方法对兰州窑街的页岩油中的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产物经GC—MS进行了测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碱性氮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含氮化合物共检出87个。其中碱性氮化合物共有64个,主要分为吡啶、喹啉、苯胺3类。非碱性含氮化合物23个,主要分为吡咯、吲哚、咔唑3类。根据碱性氮的组成性质,分别考察了剂油比、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剂油比为3%、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10min,脱氮效果最好,页岩油中碱氮脱除率可达到82.1%。  相似文献   

14.
孙章  董恩广  李亮  宋剑 《辽宁化工》2008,37(3):168-171
FCC柴油精制实验采用生物脱硫的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精制脱硫.培养方法是在30 ℃和pH值为7.0~7.6范围内改变生物培养基和培养土壤的比例(500、300、150、100)进行好氧和厌氧培养.主要目的是寻找脱硫生物生长生存的最佳环境.结果表明厌氧培养效果优于好氧培养.  相似文献   

15.
溶剂蒸馏气相色谱-质谱法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挥发性物质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对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将菜籽油和乙酸乙酯(V/V=2:1)混合溶解后蒸馏出溶剂,同时将蒸馏出来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富集,然后加热并用N2吹扫蒸馏液浓缩得到待测液,最后用GC/MS分析检测待测液成分。结果检测到挥发性成分46种,通过NIST 2006标准谱库检索、Wiley数据库和文献比较确定挥发性成分28种,分别是酮类、醛类、烷烃类、烯烃类以及其他少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用二氧化碳酸性水溶液洗涤焦化柴油,使油中的碱氮化合物溶于水,从而将碱氮从焦化柴油中分离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大庆焦化柴油经此种方法洗涤后,可脱除碱氮约60%。此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目前可以作为加氢精制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7.
FCC汽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脱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模型硫化物噻吩与异戊烯的烷基化反应为探针,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原料中二烯烃杂质对三氯化铝固载改性的磺酸树脂催化剂AlCl3 CT175烷基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110℃、反应压力低于3.0 MPa条件下,原料中的二烯烃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这与二烯烃在催化剂表面发生聚合反应结焦有关. 当反应压力高于3.0 MPa时,AlCl3 CT175催化剂催化模型硫化物噻吩与异戊烯的烷基化反应不仅具有很高的活性,噻吩硫化物均接近于完全转化,而且具有较理想的活性稳定性. 以噻吩的甲基取代衍生物相对集中的FCC汽油60~150℃馏分段为原料,在110℃, 3.0 MPa,质量空速2.33 h 1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该馏分段中的噻吩类硫化物与烯烃在AlCl3 CT175催化剂上烷基化反应硫转移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占总硫98.27%的硫化物参与了烷基化硫转移反应,且该馏分段中的二烯烃含量也得到有效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陈洪雁  潘高峰  刘艳杰  杨靖华 《辽宁化工》2011,40(11):1124-1126
探讨了用Lewis酸为络合剂除掉富集在页岩油中含氮化合物的最佳条件,考察了不同Lewis酸的脱氮效果;同时考察了Lewis酸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未经蒸馏分离的页岩油四氯化钛为主要成分的络合剂脱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姚文涛 《辽宁化工》2009,38(7):461-463
在使用多产柴油催化剂的基础上,从优化反应操作条件和拓宽柴油馏程两方面人手增产柴油。低反应温度、高回炼比的操作方案有助于得到较高的柴油收率和柴汽比。同时,引进了MGD工艺,在提高柴汽比的同时,汽油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溶剂脱氮-低压缓和加氢精制重油催化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方法采用溶剂脱氮-低压缓和加氢精制组合工艺,在脱除重油催化柴油硫、氮等杂质,提高催化柴油安定性和油品质量的同时,可直接生产符合GB252-94一等品柴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