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SDVS)能让指定的接收方确认消息发送方的身份, 但不能向第三方证明发送方的身份, 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中有广泛应用. 在DBDH问题和Gap BDH问题困难的前提下, 利用双线性对, 构造了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并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 分析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方案具有签名者身份的隐私性、不可传递性以及对签名验证的不可委托性. 该方案使用双线性对, 不需要证书, 可简化密钥管理; 其通信和计算效率高, 实现简单, 可用于计算能力受限的设备.  相似文献   

2.
徐丹慧  亢保元 《计算机科学》2016,43(4):50-52, 57
在一般的数字签名中,拥有签名者公钥的任何人都可以验证该签名的有效性;而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是由签名者指定一个验证者,在签名验证阶段,只有这个指定验证者可以验证该签名的有效性,其他人都不能验证该签名。这是因为在签名的验证阶段必须用到指定验证者的私钥。基于这个性质,强指定验证者签名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网上投标、电子选举中。基于双线性对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并基于GBDH困难问题假设,采用密码学上安全性分析的方法,证明了该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和选择身份攻击下是不可伪造的。最后,分析了方案的计算成本,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强指定验证者签名能够解决不向第3方证明发送方身份的前提下,仅指定的接收方可验证消息发送方身份的问题。基于计算双线性Diffe-Hellman假定,利用双线性对,提出了一种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该方案具有不可伪造性、签名者身份的隐私性和不可传递性。在团购、政府招标、艺术品拍卖等典型电子商务应用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聪  闫德勤 《计算机工程》2012,38(17):139-141
针对目前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可授权及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对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证明以及效率分析。性能分析结果证明,与已有方案相比,该方案满足不可传递性、不可伪造性及不可授权性,双线性对运算和模乘运算相应减少,签名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指定验证者签名可以实现签名者选择所期望的验证者验证签名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控制数字签名任意传播的目的,基于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多签名者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新方案中多个签名者将隐藏的私钥以及进行哈希的消息发送给签名收集者,使得签名收集者无法利用签名者的私钥任意伪造签名,也不能对任意的消息进行签名,由签名收集者进行的多签名者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缩短了签名时间和签名长度,并且减小了单个签名者权利过大的可能性。该签名体制可以用于多人联名上书的情况。新方案在BDH问题和DLP问题的困难性假设下,在基于身份的多签名者强指定验证者签名的不可伪造性和不可转发性概念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指定验证者签名权可授权的问题,基于双线性对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不可授权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采用密码学上安全性分析的方法,结果证明了新方案在保持了强指定验证者各种安全特性的条件下,其效率高于已有方案,更适合于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强指定验证者签名只允许指定的验证者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它可应用于招标和发放软件许可证等场合.首先利用Boy-en提出的基于格的签名方案构造了一个基于格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然后在标准模型下基于小整数解(Small integer solu-tion,SIS)问题证明了该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是存在性不可伪造的.迄今人们提出的基于格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都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而随机预言模型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因此文中提出的基于格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基于身份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的漏洞,指出任何人只要获取一个签名就可以验证以后所有的签名,并提出一个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该方案结合了单向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中的发送者前向安全性和已知密钥安全性等特点。与已知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更强的安全性,且签名和验证算法更高效。  相似文献   

9.
广义指定多个验证者签名允许签名持有者指定多个签名验证者,有序多重签名则可满足多个签名者以严格的次序进行签名的要求。根据上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广义指定多个验证者有序多重签名方案,采用类短签名的形式构造签名,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效率,可抵抗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攻击。  相似文献   

10.
在有些应用中,原始签名者希望只有指定的验证者才可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基于双线性对密码体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新方案不仅实现了签名的指定验证性质,而且限制只有指定验证者才可以恢复消息。讨论结果表明,新方案在减少计算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安全的签名的指定验证者恢复消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切尼提出了一种带有信号恢复的签名方案,但是米切尔和尤尼称这种方案仅仅是一种鉴别编码方案而并非签名方案.在理解米切尔和尤尼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信号恢复特征的新签名方案;在詹科比森提出的指定检验者的签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防发送方抵赖的指定检验者的签名方案,并为该方案给出了协议.  相似文献   

12.
何俊杰  孙芳  祁传达 《计算机工程》2012,38(15):119-122
对俞建英等人提出的具有消息恢复功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第2期)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在该方案中指定验证者可以冒充代理签名者对任意消息伪造代理盲签名,且代理签名者和指定验证者合谋可以追踪消息拥有者。为此,提出一种可以抵抗指定验证者的伪造攻击和链接攻击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案具有强不可伪造性、不可否认性、不可链接性和保密性等安全性质。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 Chen, [K. Chen, Signature with message recovery, Electronics Letters, 34(20) (1998) 1934], proposed a signature with message recovery. But Mitchell and Yeun [C. J. Mitchell and C. Y. Yeun, Comment - signature with message recovery, Electronics Letters, 35(3) (1999) 217] observed that Chen's scheme is only an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scheme and not a signature scheme as claimed.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ew signature scheme in the sense of Mitchell and Yeun and with message recovery feature. The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is introduced by Jakobsson et al. [M. Jakobsson, K. Sako, R. Impagliazzo, Designated verifier proof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Proc. of Eurocrypt’96, LNCS 1070 (1996) pp. 143–154]. We propose a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with non-repudiation of origin. We also give a protocol for a convertible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with non-repudiation of origin. Both of these schemes are based on our proposed signature scheme with message recovery.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消息恢复的指定接收者的盲签名方案,并对方案的安全性和效率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方案不仅能满足消息恢复盲签名所要求的性质,而且只有指定的接收者才能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具有不可追踪性,即签名者无法将盲签名的行为与去盲后得到的真实文件签名联系起来。新方案实现了电子商务中的盲性和不可链接性且具有增强信息保密性的作用,其效率也优于已有方案。  相似文献   

15.
A strong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makes it possible for a signer to convince a designated verifier that she has signed a messag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designated verifier cannot transfer the signature to a third party, and no third party can even verify the validity of a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We show that anyone who intercepts one signature can verify subsequent signatures in Zhang-Mao ID-based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and Lal-Verma ID-based designated verifier proxy signature scheme. We propose a new and efficient ID-based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that is strong and unforgeable. As a direct corollary, we also get a new efficient ID-based designated verifier proxy signature scheme.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identity-based strong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nlike ordinary digital signatures, a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makes it possible for a signer to convince a designated verifier that she has signed a messag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designated verifier cannot transfer the signature to a third party. In a strong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no third party can even verify the validity of a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ince the designated verifier’s private key is required in the verifying phase. First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odel of identity-based strong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 bilinear pairings by combining identity-based cryptosystem with the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and then, provides one concrete strong identity-based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which has short size of signature, low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al cost. We provide security proofs for our scheme.  相似文献   

17.
具有消息恢复的指定验证者的代理签名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具有消息恢复的指定验证者的代理签名方案.由于指定的验证者可以恢复消息并验证签名,与其他代理签名方案相比,减少了传输消息本身所需要的费用.  相似文献   

18.
具有消息恢复的共享验证代理签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具有消息恢复的共享验证代理签名方案。在该方案中,把签名的验证权让[n]个验证人分享,使得指定验证组中的[t]个或更多验证人合作能从签名中恢复消息并能验证签名的有效性。该方案满足代理签名方案的安全要求,传送签名时无需传送消息,和其他代理签名方案相比,降低了通信开销;同时也降低了验证人欺骗的风险,万一遇到验证人欺骗,该方案能准确地检查出哪一个验证人在欺骗。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无证书的广义指定多个验证者的签名体制,将指定单个验证者签名方案扩展到了指定多个验证者的签名方案。该方案满足所有无证书体制下指定验证者签名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它的不可伪造性依赖于BDH假设,并且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能够抵抗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