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展馆以青花瓷为视觉造型,将在外围使用特殊材料,将展馆制成巨型青花瓷的样子。为了达到视觉效果,“青花瓷”的外壁使用玻璃钢制成,并进行花纹处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青花瓷的变迁对现代陶瓷艺术的表达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所以笔者从研究中国传统青花瓷发展概况、中国传统青花瓷的造型、装饰和表现手法几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青花瓷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料分五色”,精美绝伦著称的清代康熙青花瓷,胎质精良,料色幽舰,画面妙趣天成,是历代青花瓷之冠。康熙青花不仅成为清代、近代青花瓷生产的典范,对现代青花造型、绘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周剑  张玮  郑乃章 《陶瓷学报》2012,33(2):246-250
青花瓷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吸收外来的技术和文化艺术。它的发展与繁荣,正是中国与伊斯兰教地区文化与经济交流的结晶。本文从青花瓷颜色、原料产地和纹饰造型三个方面探索了青花瓷业发展的伊斯兰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料分五色",精美绝伦著称的清代康熙青花瓷,胎质精良,料色幽靓,画面妙趣天成,是历代青花瓷之冠.康熙青花不仅成为清代、近代青花瓷生产的典范,对现代青花造型、绘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花瓷的发展得益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入,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外来文化有机结合的最好例证,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跨越了种族和地区的区分,产生了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阿拉伯文化对青花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青花瓷色料、装饰、造型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论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青料、造型、纹饰、以及对款识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它在整个陶瓷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陶瓷》2018,(1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技术工艺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青花瓷元素使用领域不断延伸,从工艺、首饰、服装、创意产品逐步延伸到了室内装饰、大型建筑设计当中。现代建筑设计师通过对青花艺术的概括和提炼,从青花瓷婀娜多姿的曲线造型、青白相交的色彩与花纹,破碎而又完整的肌理质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使得陶瓷工艺与建筑设计之间摩擦出了无数的火花。笔者通过对青花瓷元素的研究,分析青花瓷的造型、图纹、质感在建筑艺术中的设计运用,探讨两者之间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相似文献   

9.
林爱芳 《佛山陶瓷》2009,19(5):35-36
粤东高陂的传统青花瓷品类繁多、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陂瓷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高陂青花瓷以其造型简洁、厚实,花纹幽静、美观,色彩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一直为人们所青睐。本文试从其历史、品类与艺术风格三方面来探讨粤东高陂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10.
元朝是中营古代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青花瓷的数量质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从元青花瓷的造型特征。装饰特征和相应的造物思想等几个方面,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青花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造型向世人昭示着它的魅力与风采。如何让国粹青花瓷的神韵、色彩和纹饰在现代服装设计甚至是现代社会中得以更好地体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12.
景德镇的元青花瓷器在明朝永宣年间发展飞速。造型独特、装饰色彩明艳、装饰纹样多变、细致的绘画技法以及独具特色的胎釉装饰都是这个时期青花瓷的特点。这个时期的青花瓷也真正步入到青花瓷的鼎盛时期。这个阶段的青花瓷多以花卉植物等纹样作为装饰表现在青花瓷上。本文主要探析永宣年间青花缠枝纹装饰的绘画技法、装饰纹样以及构图形式等。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祥翠 《陶瓷学报》2006,27(2):201-204
青花瓷首先在元代的景德镇获得划时代发展。元代,在商品经济、市民社会的发展下,雅文化开始向俗文化过渡,雅俗文化呈现合流的趋势。加之民族融合的现实,必然使景德镇的青花瓷呈现与以往不同的时代审美特性。它既不同于唐代陶瓷的雍容华贵,也有别于宋代的精巧秀丽。本文从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论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所具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元青花瓷发色苍郁,造型雄浑,将中国人审美的深沉思想用恰到好处的视觉表现了出来。通过对元青花形成的时代因素、以及当时的美学思潮对其的影响、元青花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来看青花瓷发展到今天还处于强劲不衰地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青花瓷是一种高温釉下彩绘装饰瓷,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被誉为“瓷国明珠”,一直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为世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16.
青花陶瓷风格与民族精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怀松  邹燕 《中国陶瓷》2007,43(4):61-62
元代,景德镇白地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功后,陶瓷绘画进入崭新的时代,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景德镇也由此成为中国的瓷都。元青花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青可爱,造型雄浑,图案装饰雅俗共赏。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特色,它契合了我们民族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朱峰  邵婕 《江苏陶瓷》2009,42(1):16-18
民间产青花瓷在我国分布广泛、产地众多,历史上的民窑多,无法考证。本文就现代民间青花瓷的产地与艺术特色方面作出了一些分析,分为“用途广泛,设色符合中国人的色彩喜好”、“产地分散,选材多变”、“造型与描画的艺术特色各随区域流派”、“与官窑产青花瓷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四个角度,旨在说明传统制瓷工艺在民间保存完好,更具有原生态特色与实用价值的这一典型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青花瓷是高温釉下彩瓷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一直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为世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19.
程聪 《陶瓷研究》2010,(2):65-66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名瓷之首,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在清康熙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画所形成的深浅、浓淡、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装饰具备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正青花瓷起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明代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雍乾三朝发展到了顶峰。青花瓷花色清新明丽、造型古朴多样、精细粗犷并存、白中泛青极具中国传统墨画的神韵。青花瓷又叫青花,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喜爱。分水,也叫分水皴,根据画面的不同题材,分出不同层次的浓淡效果,其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一、青花的历史发展青花瓷现今发现最早的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元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其色浓美。元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