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铋矿的种类: 主要的铋矿有如下数种: 1.自然铋:有时系结晶形,但普通为汶形及颗粒形,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显淡红及黄点,并有生锈的,常与镍、砷、钴、铅等矿同产。2.辉铋矿(Bismuthinite Bi_2S_3):为硫化铋矿,柱形结晶,有成块或粒状的,铅灰色,有黄色之锈,溶解於硝酸,含铋量约81%。3.辉铜铋矿(Cupreous bismuth或Empl-ectite CuBiS_2):含铋量约62%,含铜量约18%。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电镀锡铋合金镀层中铋的含量.采用盐酸-硝酸混合酸(盐酸、硝酸与水的体积比1:1:8)分别对镀件上刮下来的镀层和不剥离镀层的同槽电镀铁箔样品进行消解,选择190.24 nm和223.06 nm作为铋的分析线,以基体匹配的方式消除锡和铁的干扰.测得此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回收率在95% ~105%之间.本法的测定结果与HB 20056.1-2011标准规定的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采用与镀件基体材质相同的纯金属箔进行同槽电镀后,在不剥离镀层的情况下的测定结果与刮下镀层进行测定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1、前言化学试剂硝酸铋和硝酸银的生产,通常是采用纯金属和硝酸反应而制得。我省盛产铅矿,许多电铅厂的阳极泥中银含量6—8%,铋含量在1~3%。该阳极泥通过火法还原熔炼及电解精炼,获得纯度较高的银和铋,熔炼残碴中仍含有大量的银和铋。残碴组成较为复杂,再用火法冶炼工艺较为困难,经济效益不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锡-铋合金镀层和溶液中铋含量,介绍了分析原理、试剂、仪器、分析步骤及分析结果计算。实验证明,显色体系稳定,方法简单快捷,镀层中铋的测定回收率为92%~93%,镀液中硝酸铋的测定回收率为94%~105%。此方法适用于工厂批量生产的镀层成分检验及溶液成分维护。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铋矿加工试验之目的,系以国产铋矿砂用原料,制备种种铋之化合物,以作化学药品,医药品,或其他工业上之用途。工商界通常多利用冶金方法,从铋矿砂提炼金属铋,再制成铋化合物。本试验则以铋矿砂为起点,用化学方法制备之。无机化合物之已制成者,计有铋酸钠,硝酸铋及硝酸氧铋等。铋酸钠多用于化学方面,例如分析锰时甚为重要。硝酸铋亦用于化学药品方面,且可用以制备,其他铋化合物;硝酸氧铋,则大量用于医药。本试验系以实地方法推进之,是为铋砂加工新法之尝试。  相似文献   

6.
碘化铋络离子或硫脲铋络离子比色法适用於微量的测定;对含量高的铋矿常采用氯化铋酰(BiOCl)、磷酸铋(BiPO_4)、草酸铋[Bi_2(C_2O_4)_3]等重量法或草酸盐容量法;这些方法需要进行很长的手续来分离干扰元素,尤其是对铅的分离更感麻烦。Fresenius法或Hampe法手续也都很繁冗。Schwarzenbach 氏首先提出以碘化钾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滴定。Cheng氏曾详细进行了一些试验,在pH为1.5~2.0的硝酸溶液中滴定,主要对常见的元素做了干扰试验。其後,Fritz 改用硫脲为指示剂,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但他们都是在标准溶液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没有应用於矿  相似文献   

7.
药用次硝酸铋为白色结晶粉末或为具珠光的鳞片,它是一种复合物。由于不溶于水,因而通过人体不被胃肠吸收。有保护胃肠粘膜及收敛止泻作用。目前成为制胃药主要原料之一。生产次硝酸铋的基本工艺原理:用硝酸铋置于大量的水中进行水解,取得次硝酸铋。由于水解是一种可逆反应,为使有足量的次硝酸铋沉淀,在水解的过程中,要调节适当的温度和pH值。pH值的调节采用适量的碱中和,使反应向右进行,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生产次硝酸铋的工艺过程有两个步骤:(1)硝酸铋的制备;(2)次硝酸铋的制备。一、硝酸铋的制备。介绍厦门冰醋酸厂生产硝酸铋的流程图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热合成掺镧钛酸铋粉体及其光催化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铋、四氯化钛和硝酸镧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镧掺杂量的钛酸铋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考察了样品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水热合成温度为220~280 ℃、保温时间为6 h的条件下,可得到各向异性、短轴为30 nm、长轴大于100 nm的掺镧钛酸铋粉体,且该方法所制备的掺镧钛酸铋(Bi 4-xLaxTi3O12)粉体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白钨精矿即钨酸钙矿(CaWO_4),一般含铋量极微(也有不含铋的),通常应用比色法来进行测定。文献上介绍的方法颇多,经我们反复研究改进,认为采用硫脲法最为迅速而准确,且容易掌握。一、方法提要试样以盐酸和硝酸分解后,过滤,取出部分滤液,加入硝酸、硫酸肼、氟化钠及硫脲,铋与硫脲生成可溶性的黄色络合物,约2小时可得出结果。络合物的组成为: {Bi[CS(NH_2)_2]3}~(3 ),{Bi[CS(NH_2)_2]_2}~(3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用铋酸钠定量地氧化铬的条件,使测定钢中之铬的方法简便而迅速。在硫酸或硝酸溶液中,铋酸钠氧化三价铬为六价铬: 2Cr_2(SO_4)_3+6NaBiO_3+6H_2SO_4→2H_2Cr_2O_7+3Na_2SO_4+3Bi_2(SO_4)_3+4H_2O 我们在硫酸溶液中用铋酸钠氧化铬;溶液中过量的铋酸钠直接用氯化钾(或钠)还原。已经得出结论,定量地氧化铬,主要依据溶液的酸度、温度及铋酸盐的数量和铬离子的浓度。在100毫升溶液中含有1~25毫升浓硫酸时,用铋酸钠可完全氧化铬。最适当的酸度是100毫升溶液中含硫酸10~15毫升。与锰恰恰相反,用铋酸钠定量地氧化铬,须在溶液煮沸时进行。氧化铬时所需最适当的铋酸钠量如下:含铬在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硝酸铋和活性炭催化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反应.以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硝酸铋和活性炭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1 mmol硝基苯,Bi(NO3)3·5H2O和活性炭的适宜用量分别为0.06和0.1 g.在适宜的条件下,9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被还原为芳胺的收率为78%~99%.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中取代基对反应结果有较大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其活性下降的原因是硝酸铋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铋系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钨酸铋光催化剂、氯氧化铋光催化剂、偏钒酸银/钒酸铋复合光催化剂、铋/甲酸氧铋复合光催化剂、氯氧化铋-磷钨酸铵复合光催化剂、氯氧化铋/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铁复合光催化剂、碘氧化铋/钒酸铋复合光催化剂、BiOCl_xBr_yI_(1-x-y)复合体光催化剂、磷酸银/钒酸铋复合光催化剂、二硫化锡/溴氧化铋复合光催化剂、硫化镉/氯氧化铋复合光催化剂、银-溴化银/次碳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氯氧化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制备方法。并对铋基光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MOD法制备钛酸铋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OD法,以硝酸铋、钛酸四丁脂为原料,制备了钛酸铋(Bi4Ti3O12)超细粉体.通过对比2种不同的钛酸铋前驱体合成方法,表明采用燃烧法得到的前驱体可以明显降低Bi4Ti3O12的合成温度,在550℃已能得到粒度约为100nm无团聚高纯超细钛酸铋粉体.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给出一种电镀铋的碱性镀液配方,并由正交实验得到优化方案为:硝酸铋60 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90 g/L,5-磺基水杨酸120 g/L,酒石酸钾钠60 g/L,氯化钾60 g/L.分别讨论了铋质量浓度对镀液镀速的影响以及配位剂对阴极极化的影响.检测了铋镀层的表面粗糙度、微观形貌、附着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铋镀层表面均匀、平滑,结晶细致无裂纹,附着强度好,色泽光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铋冶炼浸渣采用碳酸氢铵转化法合成三碱式硫酸铅的工艺研究,得出在硝酸浸出-硫酸沉铅工艺过程中影响铅回收率的主要因素为硝酸质量浓度.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硝酸质量分数为15%,沉铅温度为40℃,n(H2SO4):n(Pb)为1.2:1,沉铅时间为2.0 h,硝酸浸渣时间为1.5 h,硫酸质量分数为40%,n(HNO3):n(Pb)为3:1.此时,铅的回收率可达到99.25%,浸渣率为3%.  相似文献   

16.
陈少波  刘欣 《山东陶瓷》2011,34(2):13-16
以硝酸铋、钛酸丁酯和硝酸钕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钕钛酸铋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借助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钕掺杂对BT晶体的结构没有影响,但钕在BT中的溶解度有限.钕掺杂能提高BT的光催化性能,当钕掺杂量为0.35时B...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线性电位扫描伏安法(LSV)等手段研究了铋离子浓度对工业纯铝表面酸性化学镀镍的镀层形貌、镀速、磷含量以及阴极和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结果发现,铋离子是一种有效的酸性化学镀镍平滑剂,对其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NiSO4·4H2O 26.8 g/L、NaH2PO2·H2O30g/L、(NH4)2S 1 mg/L、乳酸30 g/L、H3BO3 12 g/L、pH=5.0±0.5、温度85℃、时间1h、装载量1.2 dm2/L的工艺条件,当铋离子质量浓度为2 ~3 mg/L时,可获得平整、光亮的镍镀层.  相似文献   

18.
以硫代乙酰胺和氯化铋为原料、聚乙二醇800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溶剂,采用常压回流法在187 ℃下反应6 h,制备了尺寸均匀且具有较高长径比的三硫化二铋(Bi2S3)纳米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物是正交Bi2S3晶相,其晶胞参数为:a=1.081 3 nm,b=1.125 8 nm,c=0.394 0 nm.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表明:所制备的三硫化二铋纳米棒为单晶且沿[001]晶面生长,其端面直径约80 nm,长约1 μm.对三硫化二铋纳米棒的生长机理也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反应介质、硫源及表面活性剂的不同对晶体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四氯化钛和硝酸铋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矿化剂,在220~260℃水热合成6 h,制备出发育良好的纳米级钛酸铋粉体,并对所得粉体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分散.借助XRD,SEM,TEM及FTr-IR等手段对钛酸铋的晶相组成、粒度、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钛酸铋晶粒的形状为矩形片状,宽度在30 nm左右,长度大于100 nm;未经分散的钛酸铋粉体有团聚现象,团聚体的直径可达500 nm左右,将钛酸铋粉体分散于由正硅酸乙酯、丙烯酸、无水乙醇按一定的配比配成的混合液中,然后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分散处理,可破坏粉体的团聚,具有很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聚氨酯铋中铋含量测定的络合滴定方法。该法将样品经灼烧、硝酸处理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用半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为络合剂。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