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旅深度融合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已成为文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明显趋势,而如何保护好文博行业古建筑并更好活化利用服务于公众,显得迫切且重要。基于文旅视域下,以故宫冰窖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分析与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故宫冰窖古建筑的创新保护与活化利用。探索故宫冰窖在科学划分功能区、保持古建筑原貌、“冰文化”与园林景观营造、光源的选用等主要方面的活态保护。从约束条件、衡量指标、实际效益三个不同维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冰窖活态保护利用合理有效,达到预期的保护与活用效果。故宫冰窖保护利用的具体实践可作为例证,为文博行业古建筑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运河已被列入2014年国家申遗预备名单,水利、文物部门正在组织编制保护规划。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管理目标下,未来京杭大运河的水行政、工程管理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指出了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与利用,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完善现有管理制度。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工程类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典型案例及先进经验,基于对京杭大运河水利功能可持续发挥的目标,提出了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完善及创新运河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顷过其城市,闾阎巷陌未改旧观,而宫阙无一存者,睹此兴怀,能不有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叹耶!"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到达江宁(南京),见到残破不堪的"明时故宫"大为感慨,写了这首《过金陵论》。千年兴亡,王朝更迭,曾是北京故宫蓝本的南京明故宫却只剩下些许残缺的石柱础,保存了600多年的明故宫遗址,地面建筑更是已经寥寥无几。而这些即便成为了废墟的遗址,依旧具有着极大的历史意义。当繁多的建筑遗址遇上了现代的遗产保护,如何取舍,也成为城市文明中的"方向性"抉择。  相似文献   

4.
水利文化遗产承载着底蕴丰厚的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问题,结合北京市对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出水利工作者应增强水利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介入保护与管理,以及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应该融入水文化内涵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到底差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去年底举行的"中国石家庄·正定古城文化保护高峰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介绍说,"十一五"期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达近10亿元,"十二五"期间有望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
焦竑 《中华建设》2011,(7):32-33
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被改造为供私人游乐的会所吗?这当然是不能允许的。然而,不久前,一些重点文保单位"建会所"的消息接连爆出,引发各界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故宫建福宫私人会所风波"。5月11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微博上说:"听说故宫的建福宫已被某知名企业和故宫管理方,改成一个为全球所谓顶级富豪们独享的私人会所,500席会籍面向全球限量发售。前两天一外籍导游也骄傲地告诉我,他刚为一位美国亿万富翁全家单独安排在故宫不对外的宫殿里晚宴。丢几件展品不可怕,可怕的是丢掉更宝贵的东西。"网上爆料抖出内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水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水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和水利功能价值。根据我国水文化的形式特点,对水文化遗产的类型作了初步的分类。随着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重要。通过对我国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体制机制欠缺、保护开发不科学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文化遗产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但由于对水文化遗产重视不够,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现状依旧不容乐观,影响了水利风景区的整体开发和利用.建设应当从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实施监管等方面入手,保护水文化遗产,加大对水利风景区水文化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张茵 《中华建设》2014,(3):59-61
正我们常常欣慰自己生长在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自豪我们的国家拥有如此多历史文化遗迹。可当我们与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相较,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之怕是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0.
《中华建设》2008,(6):32-33
遗产保护不考虑经济效益,是不行的。离开经济效益,保护工作难以完善。作为保护丁作者,不反对经济效益,而是应当考虑正常的经济效益,在保护的前提下谈经济效益。离开经济社会效益遗产很难保护好四年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阶段,但是结合得还不是很好。四年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得比较好,形势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的国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水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生态治水理念,对当代城市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当前,如火如荼的海绵城市建设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完善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明确了水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及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对海绵城市进行实例分析的方式,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形成原因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与水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惠共生密切关系进行了剖析,进而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部门机构与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规划体系、编制专项保护规划等规划层面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珮珩 《中华建设》2009,(11):72-73
前不久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存留风波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冯骥才撰文称:这大概可以成为今年文化界的十大事件之一。而正在进行中的北京故宫百年大修.更是方今国内古建筑保护的重大课题。从故宫中轴线三大殿开始的修复工程,将古老的文化传统激活。从精致的室内苏绣装饰到京郊琉璃渠村琉璃瓦烧制等种种民间工艺开始复苏,在媒体的报道中重回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对水利风景区进行功能分区,是保护利用水文化遗产的重要方法。文章围绕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特征,提出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开发利用区等四类功能区域划分方法,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偏居青海一隅的瞿昙寺,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名声。明朝13帝,多少宠爱在其身。在这样一个藏传佛教寺院里,有着仿明故宫的汉式建筑、壮丽的明清壁画以及精美、尊贵的稀世珍品。但是经过600多年的风云变幻,曾经红极一时、盛极一方的瞿昙寺已荣耀不再。但是因它而产生的建筑、壁画、石雕艺术,却仍是一份丰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周波 《中国水利》2013,(19):62-64
水利风景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水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水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保存现状也存在很大差异。结合水利风景区的特殊功能定位,提出了分类保护利用水文化遗产的相关方法措施,为开展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国内首个通过地方立法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的条例——《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8.
魏理  蔡明祥  彭友琴  刘巍 《人民长江》2016,47(15):114-117
以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式主要是以文化为依托,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等相关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库区生态环境、经济等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此,以三峡工程移民文化遗产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例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了三峡库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及新三峡文化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利用、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总结了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保障要素,即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资金到位、人才培养、合理开发、社区和谐等。研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在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对于促进库区文化凝聚力的构建,保证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于三峡水库安全运营及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传统农业水利开发形式多样,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体现了江河湖泊与江西省地方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地方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西省传统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国家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引领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力度,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记忆,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发展流域生态水利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保护吐鲁番文化遗产--坎儿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洁  白木 《水资源保护》2003,19(2):59-60
1 古代奇迹坎儿井坎儿井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 ,被称为地下大运河 ,是中国古代“水文化”的象征之一。新疆坎儿井历史悠久 ,早在 2 0 0 0年前的汉代就已现雏形。经专家考证 ,吐鲁番是坎儿井的故乡。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 ,是全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每年 6~ 8月日平均气温达 38℃以上 ,绝对最高气温曾达到 4 9 6℃ ,地表最高温度达 82 3℃ ,平均降雨量为 16mm/a ,蒸发量却达 30 0 0mm/a以上 ,因此水贵如油。北部天山雪水融化 ,渗入戈壁滩 ,在地下流淌 ,成为宝贵的水资源。古代吐鲁番各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