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米SiOx对微发泡乳胶材料热延伸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东辉  李星  张健 《弹性体》2002,12(3):33-35
经过对纳米SiOx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分散处理后,将其以不同的比例添加到微发泡天然乳胶材料的配方中,按常规方法硫化后,制成微发泡片材样品。参照相应测试标准测试了各组试样的热延伸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纳米SiOx经充分分散后能有效地提高微发泡天然乳胶材料的热延伸性能。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三醇处理纳米SiOx,研究了纳米SiOx在天然乳胶及PVA复合天然乳胶体系中的均匀分散技术;性能测试结果及SEM照片表明:①采用多羟基有机化合物作为表面处理剂,可以使纳米SiOx在胶膜中分散均匀.并有效防止其在体系中的聚集。②多数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高于添加常规补强剂(白炭黑或炭黑)的试样。③采用一缩二乙二醇作为纳米SiOx表面处理剂的天然乳胶膜,其拉伸强度为59.44MPa,撕裂强度为27.66N/mm,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分别比添加白炭黑的试样提高了44.6%和33.2%。  相似文献   

3.
使用合适表面处理剂,通过剪切、搅拌混合和超声波处理,制备了高浓度n—SiOx分散悬浮液;在合适的剪切强度下,将分散悬乳液按n-SiOx质量分数为2.0%均匀分散在天然乳胶中,制备了n-SiOx补强型天然乳胶膜试样。乳胶膜直角撕裂强度测试结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表明,n-SiOx粒子较好地分散在天然乳胶中,能与乳胶分子链形成较为牢固的整体结构,其剪切强度较白炭黑试样提高了52.32%;n-SiOx悬浮液浓度是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超声波分散时间、25G工作头转速和均质分散时间次之。  相似文献   

4.
以纳米SiOx为改性材料,采用浇铸工艺制备了纳米SiOx/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探讨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工艺方法以及不同的纳米SiOx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材料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分散效果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到3倍,无缺口冲击强度达11.6kJ/m^2,洛氏硬度和耐热性能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法,以5种不同的共混复合方式制备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母粒.用化学发泡法注塑成型制备PP/PP-g-MAH/MMT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探讨了不同共混复合方式对微孔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及发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共混复合方式对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发泡质量均有影响.其中先将MMT和PP-g-MAH熔融共混,再与PP熔融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微孔发泡,其力学性能最优,发泡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6.
7.
Guo Juan  张进 《塑料科技》2008,36(8):46-49
将不同含量助剂添加到聚烯烃发泡母粒中,通过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分散剂聚乙烯蜡用量为5份、成核剂TiO_2用量为7.5份、填充剂改性碳酸钙用量为7.5份时,聚烯烃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材料内部泡孔大小均一,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
对多孔纳米二氧化硅(SiO_2)和纳米硅粉(Si)进行改性,并与天然乳胶进行共混,通过接触角测量、老化试验、拉力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实验和测试手段,研究了改性混合粉体的表面性能及对天然乳胶的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烷偶联剂(DDES)对Si和SiO_2粉体进行修饰后,当M-Si∶M-SiO_2=4∶6时,加入到乳胶中,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抗老化性能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老化前的断面网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以不同含量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纳米SiO2复合材料,分析了纳米SiO2含量对微发泡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平均泡孔直径减小,泡孔密度增加,当纳米SiO2含量为4%时,复合材料的泡孔直径为16.3μm泡,孔密度达1.41×109个/cm3具,有理想的发泡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酚醛发泡材料的低强度、易掉粉等缺点无法满足轨道交通车辆风道与地板的使用要求。通过在酚醛树脂中引入热塑性微球发泡剂与短切纤维,研究了发泡剂种类、含量和发泡温度对材料影响,并测试了不同微球发泡酚醛预浸料成型的风道和地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球发泡剂粒径超过30μm或低于20μm,发泡倍率小,二次发泡少,可考虑地板产品的使用;平均粒子直径20~30μm,在酚醛树脂体系下,最佳发泡温度135~145℃的发泡剂,发泡倍率大,稳泡性能好,适合地板和风道产品的生产,质量分数为8%~10%时,综合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1.
井玉  吴明生 《橡胶工业》2019,66(6):0440-0444
采用凝固剂浸渍法制备天然胶乳硫化胶膜,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胶乳预硫化程度随硫黄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胶膜硫化后的交联程度随硫黄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硫黄用量为1.25份时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随硫黄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硫黄用量为1份时达到最大值,而拉断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当硫黄用量为1份时达到最佳致密性。  相似文献   

12.
凝固方法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不同凝固方法对天然橡胶性能和炭黑/天然橡胶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氯化钙凝固制得的天然橡胶达到5号标准橡胶的质量,其力学性能比用醋酸凝固所制得的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13.
促进剂ZBEC对天然胶乳胶膜的硫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BE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C)以及氧化锌(ZnO)和硫化温度对天然胶乳配合胶膜的硫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促进剂ZBEC、ZDC、ZnO用量的增加和硫化温度的提高,天然胶乳配合胶膜的硫化速度显著提高,且与ZDC相比,ZBEC略快。当ZBEC用量从0.5份增加到1.5份时,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ZDC用量从0.5份增加到1.5份时,定伸应力、拉伸强度随之增大,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硫化温度的提高,以ZBEC为促进剂的硫化体系及以ZDC为促进剂的硫化体系的硫化胶膜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及撕裂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
沥滤对天然胶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滤是天然胶乳浸渍制品一种非常有用且重要的工艺。沥滤可降低胶膜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改善胶膜的物理性能,降低胶膜中蛋白质含量和亚硝胺含量,从而提高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天然胶乳手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天然胶乳检查手套、外科手套、织物浸渍防护手套、家用手套、工业手套的用途、规格、特点和表面形式,指出因天然胶乳手套存在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不足,促进了合成胶乳手套和人造胶乳手套的发展。丁腈胶乳检查手套因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成为天然胶乳检查手套的主要竞争者;低蛋白无粉天然胶乳外科手套、氯丁胶乳外科手套和聚异戊二烯胶乳外科手套成为对天然胶乳过敏症医护人员的选择;在非医疗领域,合成胶乳手套和人造胶乳手套适用于特殊领域的防护需求。  相似文献   

16.
天然橡胶胶乳与天然纤维共同发泡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天然橡胶胶乳为发泡体,大然纤维为骨架材料,研制一种复合材料的工艺。该材料软硬适中,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用热重法-微商热重法(TG-DTG)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不同交联程度和不同硫化工艺条件和过氧化物硫化胶乳(PPVL)胶膜的热氧稳定性。结果表明,PPVL胶膜的热氧稳定性与交联程度有关。交联程度较低(溶胶指数较高)时,起始降解温度较高;交联程度较高(溶胀指数较低)时,起始降解温度较低。不同硫化工艺对PPVL胶膜的热氧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起始降解温度和DTG峰温度与起始放热温度和第一放热峰温度之间有呈反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低蛋白天然胶乳的发展、制备方法、热降解性能和应用,并对低蛋白胶乳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和低蛋白硫化胶乳胶膜的力学性能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木质素用量对乳液共沉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共沉方法制备天然橡胶/木质素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和炭黑胶料的性能以及木质素用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木质素的胶料,随着木质素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逐渐上升,炭黑胶料的最低转矩(ML)增大,最高转矩(MH)下降,正硫化时间(tc90)延长,焦烧时间(ts1)缩短,炭黑分散性变差,胶料的加工安全性、耐磨性及耐老化性变差,硫化胶的定伸应力降低。当木质素用量在20份以内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iO2),然后通过乳液聚合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再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的天然胶乳,通过胶乳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结果显示,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上了PMMA,二氧化硅在橡胶基体中分散良好,粒径在60~100nm之间,得到的胶膜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